> 開發區

西安國際港務區:智慧審批讓服務更高效群眾更滿意

9月7日,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政務服務中心,一些企業負責人正在電腦上進行AI製圖。

“企業辦理許可證前,需要提供設施設備店面佈局圖。”西安國際港務區社會事業和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趙媛媛介紹,“之前很多人的申請因為圖繪不好被退回,耽誤了時間。現在他們只要在電腦上按照步驟選擇營業類型,再拖拽相應設施設備圖標,就能輕鬆製圖,在5分鐘內解決問題。”

除AI製圖外,今年西安國際港務區積極探索“智慧審批”改革,通過數據共用、新技術應用等,在西安率先推出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等高頻事項隨時智慧辦、秒批秒辦,實現即時受理、即時辦結、全流程無人工干預智慧審批。

“以前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時,我們需攜帶紙質申請材料,經過受理、審批、發證等環節。現在完成簡單備案後,通過智慧審批,我們當即就可以拿到相關證件,大大縮短了辦事時間,降低了辦事成本!”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綜合辦公室主任唐家龍對現在的辦理流程十分滿意。

變“材料審批”為“數據審批”,變“人工審批”為“電腦審批”,西安國際港務區通過數據共用復用實現申請人免交免填,實現由人工核驗到系統自動核驗,大幅精減辦事材料,提升審批效率。趙媛媛介紹:“目前,我們已上線智慧審批事項15個,包括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補證、新辦、變更)、從事出版物出租業務備案、城鎮建築物門牌號碼申請、生活飲用水供水單位衛生許可(變更、補證)等,精減辦事材料63項。”

此外,西安國際港務區持續深化“一門、一窗、一網、一次”改革,推進實施“超級綜窗”整合服務改革。

在深度融合部門業務的前提下,西安國際港務區全面升級“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受審分離政務服務模式,把部門單設的辦事窗口逐步統一整合為綜合窗口,實現無差別“一窗受理、綜合服務”,並由過去單個窗口分散受理轉變為多個窗口同時受理,推進線下“只進一扇門”。

“靈活就業、人事代理等服務事項,以前都只有一個窗口辦理。改革後,每個窗口都可以辦理業務,大大縮短了高峰期群眾排隊時間。我們還開設‘潮汐窗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等特色服務窗口,強化進駐政務大廳各類政務服務事項的管理、優化和保障,在確保‘應進必進’的基礎上,做到進而能辦、辦而高效。”趙媛媛説,“大廳內群眾辦完事後,工作人員會讓他們留下‘好差評’意見。這些舉措受到大家一致好評。”

下一步,西安國際港務區將按照營商環境突破年相關工作部署,進一步聚焦群眾和企業辦事需求,深化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推進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和能力提升,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精準化、智慧化水準,從解決實際問題的“小切口”入手,推動政務服務“大提升”,打造陸港政務服務品牌。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西安國際港務區:智慧審批讓服務更高效群眾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