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為了居民健康,她用心做好“分外事”

一張長條桌,幾份登記表,一摞“排好隊”的醫保卡……每週四上午8點,長寧區北新涇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0後家庭醫生譚春花,都會雷打不動地出現在新涇五村居民區。等待她的,是本週內有代配藥需求的幾十位社區居民。

緣起于去年疫情期間的“代配藥”服務,如今看來算是一件“分外事”,為何譚春花依然堅持著?

交出醫保卡的背後,是百姓的“心安”

“譚醫生,前幾天我去做胃鏡,發現胃裏有塊息肉,醫生給切掉了,要緊嗎?”“譚醫生,我最近剛剛做過體檢,查出有一個肺結節,你幫我看看需要做手術嗎?”“譚醫生,我最近夜裏總是睡不著,有什麼藥可以調理一下嗎?”

每週四上午與社區居民約定好的“代配藥”,在譚春花看來,更像是一次集中便民諮詢。作為新涇五村的家庭醫生,在她簽約的2300多位居民中,65歲以上老年人佔大多數。

這天,70多歲的陸阿姨又拄著拐杖排到了第一個,“譚醫生,你看看我這情況,膝關節手術還要去六院做嗎?”

“既然六院專家讓你去做,那肯定是有做的必要的,但這種手術是擇期手術,最近你女兒不是比較忙嘛,可以等她有空的時候再陪你去。”陸阿姨是譚春花的老病人了。起初,是陸阿姨的女兒去社區衛生中心找譚春花開藥,自從譚春花在小區設立了“固定點”,陸阿姨就堅持每週拄著拐杖自己來找譚春花代配藥。“我基礎疾病比較多,平時要吃十來種藥。”陸阿姨説,哪怕腿腳不方便,拄著拐杖也要過來見見譚醫生,“她不僅了解我,還有我家人的健康情況,但凡我們有問題,她都會想辦法幫我們解決,每週來看看她,我就很放心。”

團隊接力,讓居民當天就拿到所需藥品

這天記者跟隨譚春花去社區,週四一上午聊完,譚春花的面前已經摞起51張醫保卡。她用橡皮筋十個一捆,轉身放進了身後的環保袋。之前最多的一天上午,她甚至收到過150張醫保卡。

收完醫保卡已是中午時分,譚春花的任務其實才完成一半。騎上電動車,帶上這些醫保卡,她馬不停蹄地趕往新涇六村的社區服務站,在那裏和同事一起用每位居民的醫保卡掛號、開藥、繳費。隨即,這些資訊被聯網傳輸到北新涇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我們中心藥劑科的同事會對這些藥物分類打包,等我再趕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他們已經把藥分裝好了。這時,我還要把居民們的醫保卡分別放進每一個藥袋裏,並在袋子上寫上居民們的名字。等全部藥品核對打包好,再讓專人送回新涇五村居委會,並由居委會工作人員在下午進行藥品的分發和收款。”譚春花説,這樣每週一次的代配藥,少則兩三箱,多則四五箱,以至於週四中午的這頓午飯,她基本只能在整理藥品的同時,扒幾口。

因為,下午還有發熱門診的排班在等待著她。

作為一名社區全科醫生,譚春花不僅要在社區衛生中心和基層站點開展門診坐診,而且還承擔著社區家庭病床的出診任務。如今,在她最熟悉的新涇五村,已經有10余位老人在她幫助下設置了家庭病床,每隔一兩周,譚春花都會根據病人情況定期到府查房,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診療、康復等服務。

巡診家庭病床,把關愛送入患者家庭

近來眼看季節轉換,老人身體恐生變化,譚春花便熟門熟路地走進新涇五村14號樓,敲開4樓顧奶奶的家門。

“顧奶奶,我來看你了。今天中飯幾點吃的?吃了點啥?米飯有沒有二兩?”一邊細細詢問,譚春花一邊為臥床的顧奶奶測起血糖。“11.2,比兩個禮拜之前好點,但還是要控制飲食的,您一直躺著不動,沒有運動量,不能吃太多。”

測血糖、量血壓、聽心率,一套常規檢查做完,譚春花又掀開了蓋在顧奶奶腿上的毛巾毯:“顧奶奶,我看你腳還腫嘛,你之前吃了利尿劑,是有消腫效果的,關鍵平時吃飯你要注意,菜儘量不要燒得太鹹。”邊提醒顧奶奶,譚春花又翻起了她的藥箱,“我幫你看看常用藥還夠嗎?要是吃完了,讓你兒子聯繫我。”

這樣的到府查房,譚春花常常一個半天就要跑上五六家。儘管在每家停留時間不算長,但譚春花仍然會事無巨細地問清楚每個病人的近況。

走出顧奶奶家,譚春花突然有些唏噓:“像這位顧奶奶,90多歲了,我跟她非常熟悉,之前她先生也是我的患者,他們定期會到社區衛生中心找我看診,沒想到老先生去年突然病逝,留下顧奶奶一人生活。後來顧奶奶在家摔了一跤,股骨頸骨折,此後便臥床不起。考慮到老人獨自一人,又患有多種基礎疾病,我就對他兒子説,你媽媽血糖挺高的,平時需要定期監測,你幫她申請家庭病床吧,這樣我們就能及時到府掌握老人的近況了……”

騎上電動車,她又匆匆趕往下一戶居民家。譚春花説,作為一名社區“健康管家”,服務區域範圍不大,卻肩負著周邊居民一份份最真切的信任。

“我覺得家庭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關係,就該像家庭成員之間一樣親密。對於這些年長且行動不便的病人,我們不僅要幫他們把好健康之門,更要通過細緻入微的服務,守護好他們的心門。”譚春花説道。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為了居民健康,她用心做好“分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