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約路碑”到“左公柳”
“大破賊于喀什噶爾……分兵追賊至明約路瑪克,生擒賊首于小虎、馬元、金相印父子並偽主牙虎柏諸子孫……所有在事諸將,具勒名碑陰,以昭後人……”這是名為“明約路碑”的碑文。它曾立於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一個叫明約路(意為千路交會處)的地方,現存于新疆博物館。在“新疆歷史文物展”清代展區裏,可以見到它的3D列印玻璃鋼複製品。
在今年專門修訂的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中,新增了關於清代“邊疆危機”的內容,在“收復新疆”部分中詳述了“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命劉錦棠入疆,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等過程。同時,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也將左宗棠收復新疆納入“愛國官兵的反侵略鬥爭”章節。
“明約路碑”就是教材所述歷史的實物見證。這座高1.35米、寬0.77米、厚0.14米的石碑經風蝕水侵,近兩百字的碑文已有部分難以辨識,但主體內容的意思很清晰。這塊碑刻反映了1877年清軍收復喀什噶爾(今喀什市),在明約路大敗阿古柏侵略勢力及收復南疆各城的情況。
1877年,左宗棠部將劉錦棠率軍收復喀什噶爾後,在明約路大敗阿古柏侵略勢力,俘獲了匪首于小虎、馬元、金相印父子以及阿古柏的妻妾子女等,並繳獲了大炮、槍械及馬匹,至此徹底擊潰了阿古柏侵略勢力。為了表彰“在事諸將”收復失地的功績,劉錦棠立“明約路碑”以昭後人,碑刻的背面還記錄了參戰將領的姓名、官銜、籍貫。
1865年初,阿古柏入侵新疆地區,各族民眾持續進行與侵略者的堅決鬥爭。1876年,左宗棠命劉錦棠率軍入疆,各族軍民有力配合了收復新疆的行動,清軍所到之處,民眾夾道歡迎。在《左宗棠全集·奏稿六》中記載,清軍到達阿克蘇時,“城內十數萬人皆守城以待官軍”。就這樣,到1878年,清軍成功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的領土。
在收復新疆的過程中,清政府自1877年起就與沙俄多次交涉收回伊犁事宜,最終在1881年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收回了被沙俄侵佔的伊犁。
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風景區的水塔山上,有一處名為“一炮成功”的紀念地。1876年8月,劉錦棠率領清軍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六道灣山樑上架起大炮,向迪化城內開炮,打得阿古柏部潰不成軍,四散逃竄,接著清軍收復了迪化。隨後,當地民眾在架炮的地方修建了炮臺,命名為“一炮成功”以紀念。如今在炮臺附近矗立著一座左宗棠的全身塑像,它在山頂遠眺著烏魯木齊的城區,守望著百姓的平安生活。
“參加收復新疆的清軍主力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湘軍、豫軍等。清政府在新疆各族民眾的大力支援下,驅逐了阿古柏侵略勢力,為維護祖國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新疆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孫維國説。
除了“明約路碑”,還有一塊1988年在哈密市柳樹泉農場附近發現的“左宗棠碑”,現藏于哈密市左公文化苑。這座石碑被發現時已殘缺,僅剩下半部,約0.77米高,記錄著左宗棠命廣東陸路提督張曜在哈密屯田積糧,優化運輸通道的經過。
據記載,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當時的陜甘總督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後,他就安排部屬積極籌集餉銀、調配糧草輜重。專家認為,“左宗棠碑”所記內容説明瞭左宗棠在收復新疆過程中,很重視後方保障補給和建設。
孫維國認為,“明約路碑”和“左宗棠碑”,都實證了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各族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共禦外侮,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而鬥爭的歷史史實。
在哈密,有一種古樹的名字叫“左公柳”,這是左宗棠及部屬在進入新疆路途中所栽種的柳樹。據記載,當時經過十餘年的護理,確實達到了“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連綿不斷,枝拂雲霄”。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直到今天,哈密市裏存活的“左公柳”依然枝繁葉茂。
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從“明約路碑”到“左公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