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文化讓人驚艷
“吱嘎……”
推開安順屯堡人家石板房的雙扇大木門,兩位屯堡嬢嬢正坐在小木凳上認真搓著玉米。她倆身著青藍輝映、寬袍大袖、斜襟紐扣的服裝,額扎白色頭巾,以梅花管簪固定發髻。身旁,是堆成小山的玉米棒子。
日頭漸漸爬上山,石板房的男主人從金色稻田歸家。只見他從灶屋拿出土陶茶碗,麻利地從陶罐倒茶水至碗中,一飲而盡。
貴州《安順府志·風俗志》記載:“屯軍堡子,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隨之至黔。”數十萬江南子弟來到安順,太平時農耕,戰起時護疆。江南文化、中原文化與安順當地文化不斷交融,屯堡文化由此誕生。
悠悠600年,無數晨昏更疊。石頭城裏的屯堡文化,如同一棵不斷生長的古樹,觸其紋理,便可窺見大明遺風;觀其長勢,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拳拳之心,躍然而現。
傳承:遇見新觀眾
“咚咚咚咚…咚咚…咚…”9月7日上午10點半,隨著鑼鼓有節奏地響起,一場屯堡地戲《三國演義》在平壩天龍屯堡古鎮新演武堂上演。
屯堡地戲,或源於明代“軍儺”,是屯堡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傳統民間戲劇,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舞臺上,4名地戲表演者頭戴儺面具、身穿長衫、腰係戰裙、背插靠旗,手持刀槍,操著一口弋陽老腔邊歌邊舞。眾多提前在新演武堂等候的遊客,驚喜地拿起手機拍攝演出畫面。
來自貴陽的陳爺爺一直舉著手機錄影。“這種沉浸式體驗,讓我瞬間走進《三國演義》的那段歷史,太精彩了,錄下來好跟親朋好友分享。”話畢,陳爺爺在老伴攙扶下,開心地上臺與地戲表演者們合影留念。
10分鐘錶演結束,遊客散去。地戲表演者們在後臺摘下面具、換下服裝,閒聊起來。
“小鄧,你上周去天龍中學地戲社團上課,感覺怎麼樣?”演職人員陳李榮問。
“9月4日去上課,教室裏來了30多個學生。本地學生從小受地戲文化熏陶,對地戲有一定認識,教起來相對輕鬆。”今年30歲的區級地戲傳承人鄧艷華説。
地戲進校園,是安順市推動屯堡文化傳承的舉措之一。
2008年,安順市成立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管理處。2011年《貴州省安順屯堡遺産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從政策層面高位推動屯堡文化保護。
2017年,平壩天龍屯堡古鎮獲批為國家級研學基地,進一步推動屯堡文化研學活動的發展。“目前,古鎮提供地戲文化體驗、品嘗屯堡驛茶、觀看‘屯堡印記’沉浸式錶演等體驗業態。”多彩貴州風股份有限公司天龍屯堡演藝項目現場負責人周順説,遊客以高校師生、中小學研學團及零散遊客為主,暑期單日客流量可達1300余人。
重視研究,廣泛調研。2019年安順開展屯堡非遺田野調查;2022年5月9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屯堡考古隊完成對安順羊邊城遺址測繪,及安榨城遺址調查工作;2023年,安順市文物局、安順學院組織開展《貴州屯堡村落普查》工作……掌握“文化家底”的同時,盡可能挖掘更多屯堡文化資源。
同時,安順市有效推進各級非遺項目申報保護。截至目前,地戲、銀飾、儺面具雕刻等屯堡非遺保護項目,擁有國家級傳承人2名、省級傳承人12人、市級傳承人27人。
此外,安順市還積極組織非遺演出、舉辦多場地戲大賽。2022年12月,屯堡地戲表演者參加“東盟教育周·傳統戲劇展演”展演活動;2023年5月,安順市在貴州師範大學博物館舉辦“屯堡家國六百年·地戲文化展”。
屯堡文化站上更大舞臺、遇見更多觀眾。
發展:釋放新引力
9月7日下午2點半,走進西秀區七眼橋鎮本寨,只見一棟房屋垂花門樓精美不已。民宿內部,石頭與靈木相互呼應,一斧一琢、古樸悠然。這是2022年獲得“貴州醉美民宿·非遺體驗型”獎項的安順“屯堡院子”民宿。
“喂,您好!不好意思,民宿9月8日至9月15日的房間已全部預訂完畢,您看之後的時間可以嗎?”店長王江蘭正在接聽客人來電。
接完電話,身著“鳳陽漢裝”的王江蘭起身為大家介紹,“我們民宿由老闆祖宅改建而成,2015年開始純手工打造,2021年5月正式投用,共800平方米、14間房。”
憑藉安順清涼的氣候,以及本寨獨特的屯堡文化、民宿雅致的住宿環境,屯堡院子迅速打響名氣。6月至8月下旬,民宿入住率達100%。“今年,許多江浙滬的家長特意帶小孩來本寨短住。他們在黃果樹景區、龍宮及畢節織金洞等景點遊玩之後,專門回到本寨休息。”王江蘭説。
享受到21攝氏度的避暑遊紅利的,還有本寨其餘6家民宿。“本寨村共有民宿7家,其中村集體一家,整村民宿産業可實現年收入80萬元左右。”本寨村黨支部書記金柏益説。
本寨民宿産業順利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安順市對屯堡民宿發展的助推。
今年7月6日,安順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安順市創建民宿産業示範區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指出,大力打造屯堡民宿集群,並利用微信、抖音、國內外知名網站和網紅等,重點推廣以雲山屯為代表的屯堡文化民宿。
憑藉精緻的環境、獨特的文化,安順屯堡民宿逐漸成為一種吸引力。將遊客留下來,讓屯堡文化體驗遊變成360度的屯堡文化深度遊,或是一種屯堡文化發展破題之道。
創新:碰撞新火花
9月7日下午4點左右,日光逐漸柔和。在西秀區大西橋鎮鮑家屯大柏枝樹下,陽光零星灑到嚴博文剛剛完成的畫作上。
作為重慶人,嚴博文在蕓暉藝術培訓學校老師帶領下,第一次來鮑家屯寫生。
“今年帶了500名學生感受安順屯堡風光。這裡天氣涼爽,屯堡菜符合重慶人口味,加之石頭建築獨具特色,對學生們感受景觀的縱深感更有幫助。”帶隊老師楊新説。
這一切,被正在錄短視頻的安順本地網紅“屯堡服裝伍瓊”記錄下來。
伍瓊在抖音作品中大方展示“鳳陽漢裝”。“2011年我便做屯堡服裝生意,2019年才嘗試用抖音平臺宣傳屯堡生活及服飾。通過視頻推薦,我還發展了江浙滬一帶的顧客。”伍瓊説,目前一年能賣出屯堡服飾超過一萬套。
短視頻裏,屯堡小嬢嬢雖身著“鳳陽漢裝”,卻呈現出清新且富有時尚感的氣質,讓屯堡服飾變得活靈活現、可親可愛。屯堡文化因傳播手段的創新,頻繁活躍在人們視野裏,進而實現受眾破圈。
年輕一代在網路上忙得熱火朝天,中年一代亦有創新思路。
9月8日下午,走進位於西秀區東關新天地四區的屯堡二爺小菜館,“小十字”“顧家街”等包廂早已坐滿。
“明朝時期,屯堡軍人外出打仗,吃辣子雞可排濕氣、精神足。等將士凱旋,再上雞辣子,讓他們大快朵頤、飽餐一頓。”店主楊二爺笑盈盈地向食客講解菜品背後的故事。
屯堡飲食文化如何煥發活力,楊二爺有自己的想法。“每道屯堡家常菜的背後,都有歷史底蘊。借由屯堡二爺小菜館這一平臺,我們為每位食客講屯堡故事,並提供‘鳳陽漢裝’服飾打卡、大碗茶品嘗等體驗。”
美食是外來遊客與當地文化最直接的碰撞。“文化故事+屯堡美食”,不僅讓食客感受舌尖上的屯堡,更了解背後的文化意涵,進而增強對屯堡文化的了解與認同。
屯堡文化創新,可在創作、可在演繹。在守正的前提下,不斷將傳統與現代有效結合,讓更多人主動地了解、關注、傳播,屯堡文化定能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來源:貴州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屯堡文化讓人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