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喜看雪域高原的“綠”“藍”“暖”

格桑花開幸福來,雪域高原放光彩。由中國報業協會主辦、西藏日報社承辦的第二十七屆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年會暨“省級黨報總編輯西藏行”主題採訪活動,9月4日至9日在西藏拉薩和日喀則舉行。本報記者隨團採訪了解新時代西藏的發展變化,充分感受到雪域高原的生態之“綠”、科技之“藍”、民生之“暖”,正讓大美西藏美上加美。

高原上種樹,展現生態之美

流水潺潺,一條條徒步小道鑲嵌在山間,柳樹、松樹、楊樹、側柏等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綠色為底、藍天為幕,隔水望向遠處的布達拉宮,不禁讓人感慨“大美西藏”名不虛傳……9月4日下午,省級黨報總編輯西藏行採訪團來到拉薩市南山公園,看到這樣一幅綠色畫卷。

而在10多年前,這裡可是另一番模樣。雪域高原,給樹木生長帶來嚴峻考驗,環抱拉薩城的南北山曾經常年草木不生。

“這山上的樹,都是拉薩人一棵一棵種出來的。”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説。據了解,2012年,南山啟動試點高海拔植樹造林,截至目前共實施拉薩市山地造林環境調控技術與耐旱樹種篩選研究等工程項目8個,造林綠化面積達3521.7畝,成活率達85%以上,栽植雪松、雲杉、油松、白皮松等各類苗木100余種120萬餘株。經測算,南山造林綠化成林面積每年在涵養水源、水土保持、固碳釋氧、凈化空氣等方面綜合價值超過410萬元。

在高原想把樹種上山,可沒那麼容易!南山綠化工程建設之初,先後在不同海拔、不同立地類型的區域進行春季、雨季和秋季人工造林試驗,有針對性地試種了不同苗木來源地和不同規格的喬木、灌木20余種,成活率達到80%以上,摸索出適宜南山山體造林綠化的苗木品種、規格、栽植技術和管護措施,成功實現“樹上山”,也在全區率先實現海拔3900米以上乾旱半乾旱裸露山體人工造林零的突破。目前,拉薩市正在組織實施新一輪南北山綠化工程,工程規劃期10年,以“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為目標,預計總投資278.66億元,計劃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06.72萬畝。

4日,採訪團走進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鳥鳴叫,魚翔淺底,草木黃綠相間,湖上碧波盪漾,一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畫面躍然眼前。這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國內面積最大的城市內陸天然濕地,是拉薩這座古城的“城市之肺”。

近年來,拉薩市通過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與保護工作,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吸引數百種鳥類棲息與逗留,不少“稀客”成為“常客”,動植物種群和生物資源得到恢復和發展,保護區內的水源涵養能力得到提高,土地沙化現象也得到有效控制。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次仁旺久介紹,為有效地保護拉魯濕地獨特的高寒濕地生態系統、豐富的高寒濕地生物多樣性及其顯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早在1995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就成立“拉薩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經過20多年的持續建設,保護舉措取得明顯效果,這裡成為市民遊客的樂園,眾多野生動物的天堂。

立足資源稟賦,打造算力名片

西藏自治區地處高原,常年氣溫低,在很多人看來,這裡意味著環境艱苦、條件惡劣。然而,9月5日下午,採訪團來到西藏寧算科技集團了解到,恰恰是高原獨特環境,吸引了這家擁有西藏最大雲計算數據中心的高科技企業落戶。

“我們的數據中心靠自然通風實現降溫,這在其他地方是很難實現的。”西藏寧算科技集團創始人蔣寧把採訪團帶進機房,現場一排排存儲設備指示燈閃爍,但機房內溫度並不高。蔣寧算了一筆賬:西藏氣溫低,空氣乾燥且二氧化硫含量低,通過自然降溫,他們在西藏的大數據中心運作成本低於其他省區市,能節約15%至20%的用電。

“如果我們産生的熱量直接對外排放,必然會對這個區域的氣候産生影響。”蔣寧介紹。對此,寧算科技的解決辦法是:熱量回收用來養魚。通過回收數據中心産生的熱量,對魚池進行供暖,根據魚類生長所需的溫度進行調節。“我們正在嘗試養海魚,馬上這裡就能養出羅非魚、基圍蝦。”蔣寧介紹。除了用於綠色水産養殖,後期該項目還打算將伺服器産生的熱量進行餘熱回收之後用於住宅供暖,避免富餘的水電浪費。

西藏寧算科技可提供雲計算、雲儲存、異地雲備份、數據挖掘等應用服務,構建“雲+行業”業務生態,拓展相關行業。目前,該集團與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治區科技廳共建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西藏分中心;承建拉薩市政府大數據中心,為拉薩政務雲等提供數據服務。在“東數西算”的大背景下,西藏寧算科技利用數據中心,打造西部地區大型低成本超算中心。考慮到南亞國家市場實際,集團還將立足西藏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不斷開拓市場,為南亞各國提供完善的數據處理服務。

對於這樣一傢具有示範意義的高新技術企業,西藏自治區從資金、電價、基礎設施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援。據介紹,近年來,西藏大力完善資訊基礎設施,持續加快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應用普及,數字經濟在全區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深耕農業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9月6日,採訪團來到年楚河流域的城鎮鄉村、蔬菜大棚、企業工廠,看日喀則農業轉型升級,了解鄉村振興歷程和高品質發展成效。

白朗縣位於雅魯藏布江重要支流年楚河兩岸,是西藏重要的蔬菜生産基地。採訪團來到白朗縣日喀則珠峰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博覽園,一排排大棚整齊地“列隊”。博覽園技術指導員張德全介紹説,這裡有10多種果蔬,每種果蔬所需的溫度、濕度、土壤等環境條件不同,所以都是“一棚一品”。像創新博覽園這樣集“育苗、種植、採摘、銷售”于一體的果蔬企業,白朗縣一共有5家。除了企業外,白朗縣巴扎鄉的彭倉村也依靠蔬菜種植業走上致富路。在彭倉村,174座大棚鱗次櫛比,西瓜、番茄、黃瓜等10余種瓜果蔬菜滿園飄香。2021年,彭倉村被白朗縣列為首批鄉村振興示範點。

日喀則素有“世界青稞之鄉”美譽,江孜縣正是該市青稞的核心産區之一。近年來,江孜縣探索出一條以青稞精深加工為核心的特色産業高品質發展之路。目前,該縣青稞深加工産業集群初具規模,産品暢銷區內外,年産值達5000余萬元。

走進西藏桑旦崗青稞酒業有限公司工廠,各工序人員配合緊密,全自動生産線正有條不紊地運作。桑旦崗青稞酒業注重科技研發,與江南大學合作,以創新驅動發展,先後申請2項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軟體著作權。企業每年向群眾兌現青稞深加工項目分紅,目前正在擴大投資,計劃在傳統青稞酒外,推出青稞啤酒、功能飲料等産品。

在江孜,除了青稞,還有一樣不得不提——氆氌。從日喀則市區向東南方向出發,沿著349國道,採訪團來到江孜縣年堆鄉索蓋小康示範村。索蓋村人正是靠著氆氌這項古老技藝,憑著勤勞雙手,織就從簡單到豐富、從一成不變到多姿多彩的幸福新生活。

氆氌是藏語音譯過來的,是藏族人民用來縫製藏袍、藏帽、藏靴、床毯等所用的“布匹”,是雪域高原上最普遍、最常見,同時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紡織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在索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記者被色彩鮮艷、設計時尚的氆氌、卡墊以及“沙涓”品牌創新産品所吸引。“‘江孜協瑪氆氌編織技藝’于2009年被列為自治區級非遺保護項目。近年來,索蓋村以‘就業+培訓’為抓手,推動這項古老技藝重煥新生。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由2019年的1.54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2.32萬元,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6萬元。”江孜縣商務局局長央吉説。索蓋村是西藏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的一個縮影,村民糧食增收、收入增長;村莊乾淨整潔、設施齊全;鄉村産業發展、宜居宜業。

守護冰天雪地,帶動群眾致富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更是重要世界旅遊目的地。在這裡,高山雪地邊、草甸濕地上、山崗峽谷裏,雪豹、黑頸鶴、塔爾羊、岩羊、野鴨等珍稀物種不時現身,無不展示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面。

9月8日,採訪團來到位於日喀則地區定日縣的珠峰大本營。所有要進入珠峰大本營觀景區的遊客,在珠峰小鎮都須換乘環保大巴。定日縣珠峰景區環保車換乘中心運營負責人宋加利表示,“電動環保車投入運營後,保護了珠峰核心區環境,還有效帶動周邊群眾增收,達到環保、創收雙贏的效果。”

定日縣實時掌握珠峰大本營區域環境品質,協助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對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河流域生態環境品質調查評價監測,監測內容包括空氣、地表水、冰川積雪、土壤環境。

“守好這片凈土,我們才有飯吃!”定日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説。這裡,每年都有眾多旅遊觀光、登山探險和科學考察的遊客經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資源優勢突出。然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因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路途遙遠,當地群眾都是抱著“金山”過著窮日子。為讓群眾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定日縣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當地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定日縣充分借助獨一無二的世界級生態旅遊資源在扎西宗鄉啟動建設“珠峰小鎮”,著力打造“環珠峰生態文化旅遊圈”核心地標。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喜看雪域高原的“綠”“藍”“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