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共觀博物中國 《華山論劍大講堂》第一季收官

為煥活文物之美,堅定文化自信,華山論劍西鳳酒推出大型文化欄目《華山論劍大講堂》第一季《博物中國》,欄目以中國精神為指引,以中華文化為主脈,以國寶級文物為切入口,緊扣社會熱點與痛點,探尋文物內涵與時代發展背後的內在交聯,一經播出就掀起了各圈層文化愛好者的廣泛關注。截止目前,跨平臺總曝光量破億,最大化釋放和共用品牌勢能。

名家加盟 解構文化空間

本季欄目邀請8位文博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嘉賓加盟,打破嚴肅學術的敘事口吻,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細數歷史風雲,穿插趣味故事,通過他們豐富的知識儲備,全方位解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權威觀點強勢吸睛。

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老師郭繼承談到秦國的發家史、奮鬥史,感嘆于秦人不屈不撓的開拓精神,聯繫到當今實際,口出金句:“今天的年輕人,創業也好,苦難也好,沒有人希望非得要苦難。但是苦難它是現實,苦難如果轉變成我們人生的營養,就像秦國的成長史、發家史一樣,這是一生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陜西師範大學教授王雙懷與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陳根遠談到名碑《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時,為觀眾娓娓道來“蕭翼賺蘭亭”的故事;著名文化學者肖雲儒結合自己三次行走絲路的經歷,用多個旅途見聞串聯起對絲路的理解,他講述親身參與位於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交界處“陜西村”的婚俗、民俗見聞,感嘆于西行途中,“沙漠之舟”駱駝面對清晨第一縷陽光的禮讚;聯合國藝術家庫成員、中國絲綢藝術設計師範燕燕在“東方美學”主題下,講述了她在絲巾創作時“涮筆水”的故事,用“妙手偶得”的顏色,展現女皇極其複雜的一生。

此外,還有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副研究館員王竑,半坡博物館副館長、陜西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王鋒鈞,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廣部部長田繼偉,用嚴謹的專業態度、淵博的知識覆蓋面,為觀眾奉獻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文博知識體驗。

 

圖片1

文博敘事 捕捉中國味道

“從廢品收購站撿回的何尊,從此有了‘中國’”

“字如其人的書法藝術,是中國文脈星河中最燦爛的星星”

“絲綢之路是地球的‘鑽石鏈’”

“唐人好色,是會用色、想用色、追逐色”……

圖片2

欄目以國寶級文物為載體,設置高關注議題,覆蓋精準圈層。首期《鎔古鑄今 中國精神》以“國之重器”青銅為載體,探討其蘊含的中國智慧與中國精神;第二期《石墨鐫華 千年文脈》以享譽全球的名碑名刻為主線,串聯起中國書法的千年演變,賡續文脈傳承;2023年,在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中國—中亞峰會”舉辦之際,順勢推出《萬里通途 絲路交融》,跨越兩千多年,展開張騫鑿空之旅與現代“一帶一路”往來的友好對話;收官之際,圍繞中國傳統用色藝術,推出《意韻之境 東方美學》,傳遞東方美學的意境與氣韻,展現大國氣度與文化自信。欄目通過文化賦能,持續探索“文物+品牌”的敘事邏輯,敏銳捕捉中國味道。

 

多元傳播 傳遞核心價值

本季欄目創新傳播方式,在進行IP塑造、內容曝光過程中,展現出三大創新之處。其一,進行話題“趣味”分解,碎片化社交傳播,以互動性、多元化、整合力佔領私域流量,引發情感共鳴;其二,“鳳凰視頻+騰訊視頻”專業視頻平臺雙向聯動,同時面向大眾開放評論、彈幕,激發個性化思考與討論,使大眾“參與”到欄目傳播中來,精準滲透各個圈層,實現用戶的同頻共振;其三,構建全方位撒網式傳播矩陣,佔領用戶視覺制高點,打通“地域與行業”雙通道,實現鳳凰網全國地方站及中省市媒體、垂直類媒體的聯動推廣,吸引多元關注力,全面展現華語表達群像。

截至目前,欄目全平臺視頻播放量突破2000萬,創下首季曝光量破億的佳績,引燃全球華人文化自豪感,彰顯文化態度,形成巨大聲量和影響力,為品牌聚力賦能。

情感共振 展現文化自信

欄目在智慧化、社交化媒介環境下,以物及人,以古説今,解讀千百年壯闊激蕩的歷史,喚醒集體文化記憶,觸發民族情感認同。在欄目製作和呈現過程中,還使用了敘事白描的創作手法凸顯人情味,滿足了觀眾的審美傾向和情感共鳴。

欄目做出了兩組反差:嚴肅的文物歷史與有趣的故事反差、學術性專家與輕鬆靈活語言風格的反差,並且通過簡潔的文字敘述,運用白描的藝術手法,讓文物變得有血有肉,讓歷史在大眾視野中跳躍起來,充滿了人文主義,有效地利用了智媒時代媒介技術的演進,讓中國故事和東方美學更好地走向世界,實現“文化認知”到“國家認知”的轉化。

這一季,《博物中國》通過細膩的敘事視角踐行“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活起來”的歷史使命。在文化賦能下,欄目“講文化又不止講文化”,直接觸達時代核心命題,持續探索“文化——品牌——時代”的敘事邏輯,引導社會主流價值觀,傳播中華文化,彰顯中國精神。

《華山論劍大講堂》第二季《從秦嶺走來》,將於近期推出,敬請關注。(彭昌堤)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