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數字經濟築路者
8月30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品質發展中央媒體調研團”,走進位於深圳南山區的中興通訊。如今的中興通訊,不僅是一家通信公司,也是重要的算力提供商、數字經濟的築路者。
將兩成多營收投入科研創新
1985年成立,1997年上市,中興通訊是我國通信史上的標誌性企業。這家低調的公司總是多幹少説,科技創新實力不顯山不露水。然而,長久沉澱的科技底蘊,讓其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始終保有戰略定力,表現愈發出色。
今年上半年,雖然面臨著外部環境帶來的諸多挑戰,但中興通訊在數字經濟與AI浪潮的雙重利好推動下,整體經營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營收、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等主要指標均取得同比增長,實現了超600億元營收、54.7億元凈利潤,且市值最高時一度超過2100億元。這一成績的背後,離不開中興通訊扎紮實實的科研創新投入。
記者了解到,中興通訊的研發投入,連續多年位居A股上市公司前列,佔比從2018年的13%逐步提升到2022年的17%。今年上半年,其研發投入達127.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21.1%。
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全球專利申請量達8.65萬餘件,歷年全球累計授權專利約4.4萬件,位列全球專利佈局第一陣營;此外,公司還在人才、組織和激勵機制等方面持續投入,以確保創新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並從通信技術(CT)領域,逐步拓展到伺服器及存儲、數字化轉型應用等網際網路技術(IT)領域,以全面構建ICT核心能力。
從通信巨頭到算力大戶
8月18日在銀川舉行的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中興通訊圍繞“算力底層創新”“算力樞紐”“算力動脈”“算力應用”4大板塊,呈現其算力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實踐,全面展示與分享其全棧算力解決方案及算力浪潮下的趨勢洞見。
中興通訊副總裁陳志萍認為,算力不應局限于單一領域,而是一個複雜的、融合創新的系統性工程。中興通訊將算力分為“感、通、算、智、控”5大板塊。其中,“感”代表資訊的獲取,“通”是通訊資訊的傳送,“算”指資訊處理的速度,“智”則是對資訊的分析和了解程度,“控”是分析完成後如何進行調度的能力。從算力發展的角度分析,行業數字化的演進就是在這些要素上不斷消除短板、持續提效迭代。
去年,中興通訊推出數字星雲平臺,可以將每個自動化點的經驗拆分成要素,使不同行業在遇到類似場景時能快速找到適用的解決方案,以提高生産效率、降低技術門檻。數字星雲平臺不僅可以實現靈活的資源調度和管理,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進行快速響應和調整。目前它已經在礦山、鋼鐵冶金、智慧製造、數字城市、交通等諸多行業中成功落地。
依託“5G+數字星雲”架構,中興通訊聚焦工業製造、冶金鋼鐵、礦山等15個重點行業, 打造了數百個行業數字化標桿項目,並榮獲包括2023 GSMA全球移動大獎、聯合國WSIS冠軍獎、工信部“綻放杯”全國一等獎及標桿賽金獎等在內的多項榮譽。
算得快、算得準、算得省——新一代400GE/800GE數據中心交換機、Real 400G方案、NEO雲卡、uSmartNet自智網路解決方案……近年來各種算力創新成果,緊鑼密鼓地推出。
不僅如此,中興通訊的新型數據中心還引入了間接蒸發、極致液冷、AI管控等先進技術,實現了更綠色、更低碳的數據中心建設。
與國家政策和産業趨勢同頻共振
陳志萍介紹説,中興通訊近幾年有一個重要的轉向,就是從原來聚焦通信網路,轉而開闢伺服器、數字能源、5G行業應用、汽車電子、家庭終端等第二曲線業務。今年上半年,第二曲線成為整體業績提升的重要動能。
算網融合、智慧泛在、自智網路、數字星雲……一系列關鍵詞讓中興通訊加速賦能自身和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從晶片、器件、材料、演算法和架構等底層核心技術上,公司力圖實現新突破,推動底層核心技術的持續突破,加快從CT領域拓展至IT領域,從全連接公司向算力公司轉型。
根據外部諮詢機構最新報告顯示,中興通訊的伺服器市場規模已進入國內前五、電信行業發貨量持續保持第一,並在金融、網際網路、電力、交通等行業廣泛應用。
中興通訊的自我定位為“數字經濟築路者”,是希望圍繞“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兩大方向,從打造新型基礎設施、強化核心技術創新、深化行業應用賦能三方面著手,聯合産業鏈合作夥伴,紮實推動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加速全社會數智化轉型升級,以實現與國家政策和産業趨勢的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為此,其研發力量已搭建了完整、自主的數字化基座,以全域的網、雲産品,自主研發的核心專用晶片、數據庫和作業系統,構築體驗極致和效率極致的數智根基。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中興通訊:數字經濟築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