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騰訊“出牌”大模型

不再低調,騰訊大方展示大模型産品。9月7日,騰訊大模型混元在2023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正式對外亮相。在現場,騰訊高管演示了混元大模型功能,羅列了已經接入混雲大模型的騰訊雲、騰訊廣告、騰訊遊戲等50個業務和産品。自大模型風起,騰訊的態度始終是不著急慢慢來,這讓當天的高調展示像是劇情反轉。巧合的是,螞蟻集團將在9月8日發佈自己的大模型産品,科技巨頭的大模型PK才剛剛開始,騰訊要走的大模型+産業之路是同行們的默契之選。

秀肌肉

在騰訊雲每年最重要的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神秘的騰訊混元大模型終於來了。“混元,正式面向産業亮相。”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CEO湯道生在9月7日宣佈,“騰訊混元大模型擁有超千億參數規模,預訓練語料超2萬億tokens。目前,混元已經與騰訊的産品進行了廣泛的對接和整合,在騰訊雲、騰訊廣告、騰訊會議、騰訊文檔、微信搜一搜等多個業務線應用。”

以騰訊會議+混元大模型為例,用戶只需要簡單的自然語言指令,就能完成會議資訊提取、內容分析等複雜任務,會後還能生成智慧總結紀要。據實測,在指令理解、會中問答、會議摘要、會議待辦項等多個方面,混元大模型均獲得較高的用戶採納率。

其實,業內人士並不是今天才聽到混元大模型這個名字、了解它的功能,但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混元是第一次當主角。為了展示,騰訊集團副總裁蔣傑花了大量時間,在現場演示混元在降低幻覺現象、生成超長文本等方面的能力。

據蔣傑介紹,針對大模型容易“胡言亂語”的問題,騰訊優化了預訓練演算法及策略,讓混元大模型的幻覺相比主流開源大模型降低了30%-50%;通過強化學習的方法,讓模型學會識別陷阱問題;通過位置編碼優化,提高了超長文的處理效果和性能;提出思維鏈的新策略,讓大模型能夠像人一樣結合實際的應用場景進行推理和決策。具體到功能,混元大模型可以進行內容創作、邏輯推理等。

北京商報記者查詢國家網信辦官網發現,騰訊混元助手大模型出現在第二批境內深度合成服務演算法備案清單中,清單上還包括騰訊雲智慧數智人演算法、騰訊雲AI繪畫演算法、騰訊雲多行業客服場景大模型等。

不著急

和科技圈同行相比,騰訊對大模型更加謹慎。3月16日,百度大模型産品文心一言啟動邀請制內測。當月,360智腦大模型1.0版本亮相。4月初阿裏雲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開始邀請用戶測試體驗,5月科大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緊隨其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100多個大模型。

從節奏上看,騰訊的動作不算迅速。8月初,騰訊混元大模型進入公司內應用測試階段。收到內部郵件要求的騰訊員工,可以通過網頁或者小程式體驗混元大模型。據了解,混元大模型支援文字輸入、語音輸入,可以生成小紅書種草文案、短視頻腳本、社群行銷文字、朋友圈文案等,支援賽博朋克、像素插畫、馬賽克等風格的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繪畫生成。

對於節奏,騰訊有自己的想法。在5月的財報會議上,馬化騰將AI類比發明電的工業革命,“對於工業革命來講,早一個月把電燈泡拿出來,在長的時間跨度上來看是不那麼重要的。關鍵還是要把底層的演算法、算力和數據扎紮實實做好”。

騰訊後知後覺的風格也不止體現在大模型風口,在元宇宙爆火時只提全真網際網路,雲計算群雄並起時不慌不忙。

到當下的大模型競賽中,騰訊雲6月中旬推出MaaS(模型即服務)已經是最有代表性事件。這個方案能為客戶提供模型預訓練、模型精調、智慧應用開發等行業大模型解決方案。企業可以根據騰訊雲TI平臺內置的大模型,加入企業自己的數據,生成專屬模型,或根據自己的業務規模,選擇不同參數、不同規格的模型服務。當時,騰訊雲的行業精選模型商店提供覆蓋10個行業超50個解決方案。

有默契

這組數據在9月7日有了更新版。湯道生披露:目前騰訊雲行業大模型精選商店既提供混元大模型,還上架了20多種行業開源通用大模型,以及覆蓋金融、文旅、零售等20多個領域的行業大模型。

9月7日,騰訊再次強調,混元大模型將作為騰訊雲MaaS(大模型即服務)服務的底座,客戶可以直接通過API(應用程式編程介面)調用混元,也可以將混元作為基底模型,為不同産業場景構建專屬應用。

根據最新財報,2023年二季度代表騰訊to B業務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營收同比增長15%至486億元,佔總營收的32%。這一板塊中企業服務營收有所改善,實現低雙位數同比增長,得益於視頻號直播帶貨交易産生的營收以及雲服務的輕微增長。

不管通過雲計算、AI還是數字經濟的市場規模看未來,to B賽道都離天花板尚遠。

騰訊集團副總裁、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COO、騰訊雲總裁邱躍鵬表示:“雲是大模型的最佳載體,大模型將開創下一代雲服務的全新形態。”“基於産業場景”是騰訊反覆強調的方向,也是其他同行的目標。僅這一週時間,召開大模型相關發佈會的百度、百川智慧都不掩飾自己的to B野心。

“傳統産業數字化過程中有痛點想提效,科技企業有解決方案要營收,大廠的優勢在於更容易給樣本,原來的雲計算客戶就是潛在客戶,創業公司的壓力會比較大”,比達分析師李錦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但在百川智慧聯合創始人茹立雲看來,“大廠和創業公司都在做通用領域的大模型,未來很多垂直領域跟行業數據或者場景會出來很多大模型,這是非常有機會的點。大模型應用生態剛剛起步,無論是to B還是to C未來都有廣袤的機會留給創業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2023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召開的同時,螞蟻的2023 Inclusion·外灘大會也隔空啟動。北京商報記者從螞蟻相關人士處了解到,螞蟻集團將於9月8日發佈自己的大模型産品。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騰訊“出牌”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