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陜西潼關縣 ​充分釋放鄉村文化內生動力

歷史上,陜西潼關是軍事重地,也是文化高地。如今,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潼關不斷推進文化建設,深耕文化沃土。

近年來,潼關縣把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培育新載體、注入新動能,讓幹部群眾“動”起來、文體資源“活”起來,走出一條文化先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潼關縣桐峪鎮上善村位於秦嶺北麓,這裡有百畝銀杏林,有特色鮮明的踩高蹺、竹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産,有4座高15米的明代城門樓,有源於北宋的打花棍健身運動……這裡也是渭南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潼關縣延安精神踐行基地。

近年來,上善村依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探索出共建共治共用的鄉村振興治理新模式,不斷做優做強“文化+”生態旅遊品牌,有效推動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獲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陜西省生態宜居示範村、詩教之鄉和國家森林鄉村等稱號。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我們充分發掘民俗文化的底蘊、精神和價值,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強有力支撐,增強鄉村文化軟實力。”潼關縣文化和旅遊局相關工作人員説。

“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體現了士大夫的愛國憂民情懷,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在民族復興的征途上……”近日,城關街道舉辦“道德講堂”,為群眾講述了張養浩與潼關的情緣。在潼關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可歌可泣的故事,關西夫子楊震“暮夜卻金”、清末陜西第一循吏焦雲龍捨棄身家性命賑濟災民的事跡,都被千古傳誦。“隨著‘厚德潼關’等六大工程的實施,潼關涌現出100多位受到各級表彰,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激勵著新時代的潼關人意氣風發、昂首前行。”潼關縣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潼關縣有“最美潼關人志願服務隊”“巾幗志願服務隊”“北斗星志願服務隊”等特色志願服務隊,常年開展傳思想、興文化、暖民心、解民憂的文明實踐活動,激發幹部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潼關天下秀,(啊)美食真正饞,(嫽)兩餅加兩湯,(哈)四海遊客讚喲……”華燈初上的潼關縣明德公園,黃河老腔藝術團在開展惠民文藝演出,唱腔中的“兩餅兩湯”就是潼關的名吃肉夾饃、燴餅和鴨片湯、鯰魚湯。

“不做中國的漢堡包,要做世界的肉夾饃”,潼關縣已建成13家33條肉夾饃餅子標準化、工業化生産線,年産速凍餅超過7億個,産值10億元,出口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南韓等國家,實體店落戶東歐國家。

黃河老腔起源於古潼關黃河岸邊,由黃河碼頭船工喊號子演變而來,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潼關2009年成立了黃河老腔藝術團,2017年成立了黃河老腔幼兒傳承團。黃河老腔從最初村民勞作時的自娛自樂轉化為融入地方基因的優秀傳統文化,助推鄉村振興,增強了潼關“文化+”發展動力。

潼關縣以文化振興賦能鄉村振興,讓非遺、綠色産品形成品牌效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産業,把旅遊要素聚集起來,催生文旅新業態。

鄉土文化是地方特有的文化,是鄉村社會健康發展的根基和保障。“快板賦能鄉村振興”,讓村民記得住鄉愁;“樂起潼關,一村一歌”,堅定家鄉本土文化自信……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一處處美麗宜居的村莊院落、一個個積極向上的新時代典型,潼關縣鄉村振興生機勃勃的新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

潼關縣按照“保護為先、利用為機、傳承為本”的原則,實施了潼關古城、十二烽火臺、古樹古村落等保護工程和非遺項目傳承工程,啟動了村史館、博物館建設,建成了3座縣級博物館、28座村史館(博物館),17個非物質文化遺産納入省、市級非遺傳承保護項目,5個鎮、村、街入選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和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示範鎮名單。

潼關縣相繼開展“記住鄉愁,一村一史”“推動文化賦能,助力鄉村振興”等活動,吸引了眾多潼關在外人士參與,激發了人才活力,文聯、曲協、影協等文藝文化團體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創辦了《潼河》等文藝專刊,並成功舉辦了三屆潼關詩詞大會,推動了詩詞散曲的繁榮發展,獲得了“陜西詩詞之鄉”“中華散曲之鄉”的稱號。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我們將依託潼關厚重的文化資源,充分釋放鄉村文化的內在魅力,更好地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領鄉村風尚向上、向善、向美,使鄉村的內生動力更加強勁。”潼關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永笛説。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陜西潼關縣 ​充分釋放鄉村文化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