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大模型爆火 智慧算力狂飆

“目前我國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位,近五年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長率,新增算力設施中智慧算力佔比過半,成為算力增長的新引擎。”在9月6日的2023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算力服務高品質發展論壇”上,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提到這樣一組數據。

2022年底,ChatGPT的橫空出世掀起一波席捲全球的大模型浪潮,這種強勁的需求瞬間傳導至上游,押中智慧算力的寶,“賣鏟人”英偉達賺得盆滿缽滿。而隨著AIGC、大模型等新應用、新業態不斷涌現,算力發展也將迎來更大的歷史機遇。

新一輪超級週期

“從整個産業來看,受益於智慧算力、ChatGPT新趨勢影響,AI正式開始新一輪科技的超級週期。”論壇上,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雲計算事業部副總經理丁鼎作出判斷。

他給這次AI大週期的新特點概括出“三個少見”:少見的滲透速率快、少見的高門檻以及少見的底層技術架構還可能會産生大幅波動的技術週期。

新一輪科技超級週期也給底層的算力技術帶來新一輪挑戰。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提到,過去算力增長遵循摩爾定律,每18個月性能會提升一倍,但到了智算時代,算力翻倍的時間已縮短至3-4個月。

阿裏雲智慧解決方案首席架構師鄭海超也提到,大模型帶來的算力需求為每兩年275倍的增長,當下單個晶片已不再是衡量算力的基本單位,算力基本供給形式已經變成算力集群。

算力一般分為通用算力、智慧算力和超算算力三部分,大模型浪潮下被反覆提及的GPU就是智慧算力。

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曾公開表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受限于GPU短缺和算力不足,産品的速度和可靠性都跟不上。國內市場上,英偉達中國特供版A800和H800 GPU也一度面臨“哄搶”,價格瘋漲。

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鄭海超提到,算力有很多種,即便是做人工智慧的算力,也有GPU、TPU、NPU等區別,但其中佔據絕對主力的為GPU。另一方面,人工智慧的算力分為訓練和推理兩部分,我們當下所説的缺算力,其實缺的是高端GPU。人工智慧所需的長時間訓練過程,意味著低端GPU的性能無法滿足需要,而且性價比也很低。

“千行百業的必答題”

算力常被形容為數字經濟的“水電煤”,是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設施。中國信通院發佈的《中國算力服務研究報告(2023年)》顯示,我國各省份算力服務發展指數與其數字經濟規模呈顯著正相關關係。

據測算,單位算力服務發展指數提升可帶來6400元的每人平均數字經濟産出增長,以及566.4億元數字經濟規模的增長。“算力産業已成為各國科技戰略佈局的焦點之一,有望崛起為國家數字經濟建設藍圖中的又一個超級賽道”,王保平稱。

算力應用場景也可分為通用計算場景、智算場景和超算場景。通用計算場景包括政務平臺、智慧教育、電商平臺等;超算場景包括氣象預報、地震預測、藥物研發、工程設計與計算等;而智算場景則囊括千萬級到千億級參數規模的諸多場景,其中大模型就是千億級規模參數下衍生的具體應用。

王傳東提到,未來智算場景會有非常大的突破空間,有一天真正實現人機共生時,就完全是在智算的大環境下讓人和機器或者人腦和智算同步運作。“此時,每個行業都面臨著場景轉換,所以智算中心建設已經成為千行百業的必答題。”

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副總經理婁濤也提到,目前通用算力比例約為70%。預計到2030年,智算比例將達70%,“智算增長非常快,特別是ChatGPT的出現,導致其出現爆炸式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在用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超過450個,智算中心超過20個。2012-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破解供需矛盾

算力發展未來可期,但目前仍面臨現實困境,首當其衝的就是供需矛盾。沐曦是一家國産高性能GPU初創公司,論壇上,沐曦副總裁艾俊波提到,2010-2025年,全球各種各樣的數據呈現出指數級增長,實時數據佔比會越來越多,數據種類也更加多元,晶片算力的增長已滿足不了更多應用的增長,“算力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這種供需方面的矛盾還體現在各個層面。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曾提到,好的算力網需要迎接諸多技術挑戰。第一個挑戰是連接挑戰,具體涉及連接延遲和超寬頻寬問題;第二個挑戰是調度,對於算力來講,很重要的一點是和調度關聯的能力能不能與相位對上,或者能不能在需要的時候上,不需要的時候別上。

天翼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洪波也提到調度問題。據介紹,面對我國算力分佈不均勻、供需不匹配的問題,天翼雲自研算力分發網路平臺“息壤”解決算力調度問題,並成功入選2022年國資央企超級十大工程。而在“息壤”的助力下,寧夏已上線全國首個算力交易調度平臺,助力區域算力互聯互通。

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而實施“東數西算”工程的目的,便在於實現東西算力的均衡佈局,優化算力成本,推動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

數據顯示,2022年西部國家算力樞紐新建數據中心規模超過60萬標準機架,規模同比翻一番,佔全國新建數據中心規模的45%,西部地區對東部地區數據計算需求的支撐作用越發明顯。

此外,黃洪波提到:“雖然我國算力總規模已經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但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方面,還存在一些差距。如何利用算力升級加速數字中國的發展也是我們面臨的很大挑戰。”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大模型爆火 智慧算力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