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金點子讓非遺煥新走入尋常百姓家
一種原本瀕臨絕種的雲南古茶十里香,如今煥發出新的生機。在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學院王利民教授指導下,師生用化學方法從中自然提取出茶精油、茶香氛,製成“十里華香”淡香水。目前,王利民團隊正牽手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學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形成具有東方茶香的國潮美粧日化,蘊含茶香的面膜等洗護産品即將面世。
四年多來,王利民帶領學生讓這款非遺茶葉從雲南、從小小的茶碗中走到更廣闊的天地,而這個項目也讓更多年輕人産生了對非遺等傳統文化的興趣,如今他帶教的本科生裏就有一名葉雕非遺傳承人,還有一名博士生是撕紙非遺傳承人。隨著國潮風強勢崛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參與到非遺文化傳承和推廣的隊伍中,讓非遺文化走進大眾生活。
讓寶藏茶的香味飄到更遠的地方
王利民與十里香的初次結緣,還是在2019年暑期。彼時,他帶領大學生實踐團隊到訪昆明茶廠,這種散發著桂花香的茶葉瞬間吸引了他。
十里香茶是雲南高香型茶之一,種植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明清時曾作為貢品茶,《昆明市誌》記載“吃水要吃吳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民間也有“一杯十里香,滿屋皆飄香”等佳話流傳。2018年,十里香茶入選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但近年來,受限于傳播方式,十里香的知名度遠低於大葉種普洱茶。
了解到這一情況,王利民和學生當即將採摘的茶葉原葉、茶籽、茶花、紅茶、綠茶等原料寄回上海的實驗室。檢測發現,十里香茶葉的香氣組分要多於普通茶葉,十里香紅茶的香葉醇和芳樟醇含量明顯高於普通紅茶,十里香綠茶的香葉醇、茉莉酮等一些特徵香氣組分含量也高於普通綠茶。
“這是寶藏茶呀!”手握實驗數據,王利民和學生興奮難耐。純天然的東方茶香,能否利用化學方法自然提取,在衍生産品中還原?當天小組便開始頭腦風暴,大家一致同意研發一款茶香型香水。而後,“十里華香”淡香水問世,在校內廣受好評。除了香水,王利民還試水洗護産品,研製出“華理香”洗手液。
歷經4年不斷合作研發,如今,十里香又有了新動向。師生正提取茶精油、茶香氛,用以開發下游産品。王利民團隊成員介紹,下游産品不僅包括茶葉香水、茶籽油潤唇膏、茶多酚護手霜、茶樹精華護髮素、高山茶花面膜、氨基酸潔面皂等化粧品,還有茶粉洗滌包、茶基洗手液、茶功能牙膏等日化産品。
科學家精神鼓舞年輕一代做好非遺傳承
“很多非遺文化流傳至今都有著前輩的諸多心血,如果沒有雲南農業大學退休教授張芳賜的搶救,世間恐怕已無十里香。”王利民告訴記者,“但是,如今要繼續傳承、推廣,説到底還是離不開年輕一代。”
今年暑假,王利民特意帶學生拜訪了張芳賜。這位老人是雲南茶葉領域高等教育的創始人、茶樹品種資源的發掘者與呵護者、昆明十里香茶的保護和研究者……“可以説,提起昆明傳統名茶,便不得不提張芳賜。”王利民説,張芳賜拯救十里香的故事,不僅僅是科學家精神最好的體現,更體現了老一輩學者對中華文化的尊重。
原來,清同治年間,昆明的十里香茶園慘遭焚燒,損毀嚴重,曾被列為皇家貢品的十里香茶一度難覓芳蹤。上世紀50年代,畢業於安徽農學院茶學專業的張芳賜來雲南支援邊疆建設時,原産地只有幾棵茶樹,茶園一片荒蕪。正是張芳賜開展了對十里香茶的保種、選育研究工作。2005年,終於從8個類型中培育出成熟的十里香1號種和3號種,並於2008年在當地農業局支援幫助下,在石林建立了百畝十里香茶保護基地,十里香茶終於得到有效保護。
感動於老一輩學者的努力,華理的雲南籍大學生收集補全了許多歷史資料,還聯繫了著名連環畫家羅希賢,合作將復活十里香的故事製作成卡通連環畫。團隊希望通過特色民族包裝以及連環畫的宣傳形式,帶給消費者全新體驗。
“以前,非遺多由老一輩手藝人掌握,他們文化程度有限,缺乏拓寬非遺傳播的現代化視野和技術手段,這也很難讓非遺進入年輕人‘生活圈’。”王利民介紹,他已連續5年面向全校師生開設通識課《藝術與化學》。在這節課上,學生需要從中草藥以及各類非遺文化中汲取靈感,製作口紅、香水等實體産品。如今,他帶教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均有非遺傳承人。
培養新一代非遺傳承人,滬上高校在行動
保護非遺,從培養非遺傳承人開始。如今滬上多所高校不僅鼓勵大學生返鄉用所學助力家鄉非遺傳承,還通過帶教非遺傳承人的形式,讓年輕一代打開非遺傳承的無限可能。
潘勝紫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一名00後水族女大學生。在她的家鄉三都水族自治縣,不僅有被稱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書文字,還有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水族馬尾繡。但在上海求學時,她發現,身邊大部分人仍然對其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在學校老師鼓勵下,潘勝紫堅定地開啟了以水族非遺文化為基礎的非遺宣傳和創業之路。
今年暑期,潘勝紫在上海接受了創業培訓。她還組織了一支大學生實踐團在三都開展實地調研。調研期間,大學生們不僅幫助馬尾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宋水仙開通電商直播,還提供了線下研學和線上直播銷售相結合的新發展方案。“家鄉的優秀文化遺産應該讓更多人共用。我們正在以紀錄片拍攝等方式持續助力三都非遺的傳承和産業發展。”潘勝紫説,“只要改變非遺‘土裏土氣’的刻板印象,古老的技藝完全有可能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煥發新生。”
在東華大學,學校開設了非遺研修班,為非遺傳承人提供深造計劃。95後布依族非遺文化傳承人王良洪正是通過研修,找到了非遺傳承的新路:建立傳統紋樣數據庫,借助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吸引更多人,為全世界的設計師提供靈感。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 絲路中國
(原標題:青年金點子讓非遺煥新走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