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廣東粵劇院—— “南國紅豆”枝繁葉茂(藝近人和)

粵劇素有“南國紅豆”之美譽。近年來,廣東粵劇院堅持用藝術服務群眾,創新打造“週末睇(粵語‘看’)大戲”“名家演出周”等品牌,持續推動粵劇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讓“南國紅豆”更加枝繁葉茂。

廣東粵劇院堅持守正創新,聚焦“名人名城”,打造“一城一劇”。佛山三水的《三水女兒·紅頭巾》、東莞的《東江紫荊紅》、深圳的《風起南粵》、茂名的《譙國夫人》、韶關的《張九齡》等,塑造的角色大多是與每個城市有關的歷史文化名人。 

演員們不僅下鄉演出積極性很高,參與基層講演推廣也樂此不疲。劇院組織了講師團,2019年前每年開展“進校園”活動200多場,達到1000多課時,涵蓋了大中小學以及幼兒園。

夏日,廣東佛山,由廣東粵劇院二團帶來的“文化進萬家”摺子戲表演,將新老戲迷吸引到300餘年歷史的祖廟萬福台下。

午後,驕陽炙人,卻絲毫沒影響演員的賣力表演,更沒沖淡台下觀眾的熱情。一場急雨,演員在半遮頂的舞臺上照常演;觀眾淡定拾起包囊,躲到兩側的邊廊檐下繼續看。不一會兒,雲散雨稍歇,觀眾們又紛紛回位落座。

粵劇素有“南國紅豆”之美譽。近年來,廣東粵劇院堅持用藝術服務群眾,創新打造“週末睇(粵語‘看’)大戲”“名家演出周”等品牌,持續推動粵劇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讓“南國紅豆”更加枝繁葉茂。2023年至今,廣東粵劇院已組織惠民演出超百場。粵劇藝術“花開”北京、杭州、上海等多個城市,備受矚目。

“基層觀眾都很懂戲,對劇團劇目、藝術家們的一舉一動始終高度關注”

在茂名、湛江等粵西地區,粵劇深受當地人喜愛。一些村子邀請“春班”下鄉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

“要説我印象最深的演出,還得是今年的‘春班’重啟,正好到了我的老家,為趕上這臺大戲,我特意在村裏多待了幾天。”30歲出頭的吳羽恒是茂名化州旺嶺村人。在他繪聲繪色的講述中,今年正月十二日晚在旺嶺村所轄山宜村文化廣場上演粵劇的情景,躍然眼前。

“做大戲啦!”鑼鼓喧天,煙花綻放,離演出開場還有20分鐘,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山宜村約有400戶人家、2500口人,而現場聚了上萬人,多來自周邊村鎮,甚至是從相鄰的高州、湛江等地專程趕來。

精湛的演技、跌宕起伏的情節,令許多村民演出結束後仍不捨離去。兩位專程從廣州趕來的“00後”年輕人,是粵劇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蔣文端的“鐵桿戲迷”。兩人跟隨廣東粵劇院的足跡來到粵西,連追了5場“春班”演出,對每一場戲都如癡如醉。

“春班”演出的一幕幕,令蔣文端深受觸動。“基層觀眾都很懂戲,對劇團劇目、藝術家們的一舉一動始終高度關注。”她舉例説,這次演出,她換了位新搭檔,很快就被觀眾們注意到,開演前就有觀眾前來詢問,追問新班底如何配合得更好。

劇院每個季度都會安排“名家演出周”,每次十幾位國家一級演員一起到基層。即使是擁有30多年“春班”下鄉經驗的蔣文端,每次送戲下鄉仍不敢有絲毫懈怠。

“不光是高水準的演員、演出要‘沉下去’,劇目創作也要‘沉下去’。” 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曾小敏説,廣東粵劇院堅持守正創新,聚焦“名人名城”,打造“一城一劇”。佛山三水的《三水女兒·紅頭巾》、東莞的《東江紫荊紅》、深圳的《風起南粵》、茂名的《譙國夫人》、韶關的《張九齡》等,塑造的角色大多是與每個城市有關的歷史文化名人。

“支撐演員挨過辛苦的,是觀眾追捧的腳步、期待的目光”

祖廟是佛山知名的景點之一,悠久的歷史、獨具嶺南特色的建築和各種非遺文化展陳,每天吸引數十萬遊客,也成了佛山武術、南派醒獅及粵劇等文化技藝的重要展示地。近年來,廣東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廣東粵劇院承接起了派團定期前來演出的任務。

“這麼專業的院團免費睇,還有我喜歡的演員,肯定要追過來啦!”坐在觀眾席最前面的少年阿容,聊起戲,帶著一股老練。攀談幾句才知,他還是一名高中生。在他心中,粵劇很傳統,也很時髦,“我從小看春晚,最喜歡的節目就是戲曲,十一二歲時,看到‘進校園’的粵劇團演出,更感覺語言相通、文化親近,一聽就懂,還能跟著哼唱幾句,很快就成了戲迷。”

阿容口中“喜歡的演員”,是青年演員蘇美琪。此時,她剛演完一齣《投江》,回到後臺,脫去厚重的行頭,抓起一把扇子就扇個不停。“為讓外來遊客‘睇夠’專業水準的粵劇表演,即便是這樣的大熱天,戲服也是一件都不能打折扣的。”蘇美琪直言:“支撐演員挨過辛苦的,是觀眾追捧的腳步、期待的目光。”

觀眾席長條凳最後一排,坐著一個戴圓框眼鏡的年輕女孩。她叫毛倩南,在廣州工作了兩年多,準備回北方另謀職業,走之前特地來看看戲。“粵劇真的很有韻味,我想讓老家的同學親友都感受一下。”説著,她舉起手機錄起視頻。

“我們團以青年演員為主,我常跟大家講,進景區演出面對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其中不乏外國友人。我們的演出要給景區增色添彩,向大眾用心推介粵劇、展示嶺南文化。”廣東粵劇院二團團長黃燕説。為了讓觀眾短時間內了解演繹的故事和人物,劇團對劇目進行了適合戶外演出的特別編排,將部分原本時長超過30分鐘的戲,壓縮成10多分鐘的精華片段;戲臺左右貼心地設置了電子顯示屏,為聽不懂粵語戲詞的外地遊客實時“滾動播報”……

“戲曲傳承者要樂於擁抱新時代、善於擁抱新媒體”

“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手心向下。好,我們首先左手轉一圈……”戲過三巡,廣東粵劇院的年輕武生姚上潮走到觀眾席,只三兩句,便有七八個小朋友主動參與。在他手把手的指導下,小朋友們一人一把雙頭花槍,有模有樣地耍了起來。“這是我們武生最基本的把子功,沒想到還挺受小觀眾歡迎!”

一場兩小時的演出,互動環節有三四次,這已經成了劇團惠民演出的必備環節。“讓家長、孩子在親身參與中更深地感受粵劇的魅力,有助於提升觀劇黏性。”黃燕説,這是從“粵劇進校園”的實踐經驗移植過來的。

進校園項目啟動之初,效果並不好。大家坐在一起想辦法,從自身經歷、體會中去找答案。“我們小時候看了戲、看了電視,女孩們就套件大人的襯衫學著甩水袖,男孩們就照著樣子舞槍弄棒。於是,我們在講演中加了這些互動環節。一試,效果還挺好。”黃燕回憶。

如今,廣東粵劇院的演員們不僅下鄉演出積極性很高,參與基層講演推廣也樂此不疲。劇院組織了講師團,2019年前每年開展“進校園”活動200多場,達到1000多課時,涵蓋了大中小學以及幼兒園。

廣東粵劇院還開展了“曾小敏粵劇藝術全國巡演”,推動粵劇藝術走得更遠。從2021年3月深圳站首場演出以來,已走過近20個城市。每到一處,都吸引數千觀眾入場觀看。

去年7月,曾小敏亮相短視頻平臺的直播節目《名角DOU來了》,現場演繹粵劇《白蛇傳·情》《荔枝頌》等經典唱段,分享自己的戲曲人生及臺前幕後的故事,一下吸引觀眾超過2200萬人次。青年演員譚清怡、馬友民、曾琪珊、李思思也參與了那場直播,演繹了粵劇《譙國夫人》等劇目選段。

近年來,廣東粵劇院一直在探索粵劇更多的可能性。全國首部4K全景聲粵劇電影《白蛇傳·情》于2021年上映,深受年輕人喜愛,實現了粵劇“破圈”。“戲曲傳承者要樂於擁抱新時代、善於擁抱新媒體。”曾小敏説。2018年起,廣東粵劇院號召每位演員甚至是幕後工作人員,只要有一己之長,都要爭取開通短視頻平臺的賬號,線上傳播戲曲。

隨著自媒體日益發達,演員每一次走訪基層、每一次線上直播、每一次進校園,都被鏡頭聚焦著、關注著。廣東粵劇院的演員們深深感到:必須更加認真地對待每一場演出,不斷錘鍊職業精神,提升職業素養,才能不辜負觀眾、不辜負這個時代。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廣東粵劇院—— “南國紅豆”枝繁葉茂(藝近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