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大運河,追尋元大都遺韻
江蘇揚州大運河畔,有一座2021年新建的專題性博物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這個夏天,在此舉辦的“大都:元代北京城”特展人氣旺盛,收穫了眾多觀眾好評。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覽部負責人徐小虎介紹,此次展覽是繼去年“中茲神州:絢爛的唐代洛陽城”特展之後,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河城市”系列的第二個展覽,為觀眾打開從運河角度審視城市發展的視角。展覽通過“大汗之城”“河潤大都”“九州風雅”三部分來展示元大都的締造、運河對大都的供給、大都的文化藝術等內容,匯集了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22家文博單位259件(套)元代精品文物,其中有近70件元大都遺址出土文物。
大汗之城 宏闊壯麗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元大都破土動工,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成。大都蒙語稱“汗八里”,就是“大汗之城”的意思。元世祖忽必烈營建的大都包括外城、皇城、宮城,按照《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規制建設,不僅影響了明清北京城的格局,還影響了今日北京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元代定都北京是大運河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捩點。元代大運河從杭州起一直向北到達大都的通惠河碼頭,全國的物資經由大運河匯聚於此,開啟了以北京為終點的京杭大運河時代。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這是宋末元初書畫家、文學家趙孟頫眼中的壯闊大都。
展廳入口設計成元大都和義門甕城城門的外形,進入“城門”,一組儀仗車馬俑整齊列隊,氣勢威嚴。元大都共設11座城門,西、東、南城垣各3座,北城垣2座,西城垣中間1座為平則門。展廳內有“平則門”石額拓片,雙鉤正書“平則門”三字,左側小字題“洪武六年五月日立”。原石額藏于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是北京現存最早的城門石額。明正統年間,各城門修繕完工,平則門改名阜成門並沿用至今。
展廳中央為元代宮殿復原場景,並展示了大都出土的建築構件,如漢白玉麒麟石雕構件、龍鳳石雕欄板、獅子造型的角石。
元大都建築設計受到草原文化逐水而居的影響,皇宮環列于太液池(今北海)和瓊華島(今北海白塔山)的東西兩岸,瓊華島上建有一座廣寒殿。首都博物館藏嵌螺鈿廣寒宮圖漆器殘片出土于元大都後英房遺址,上有“廣”字殘跡,一般被認為表現的是瓊華島上的廣寒殿。畫面以螺鈿鑲嵌而成,色澤變化豐富,正中一座兩層樓閣,一道雲氣自樓閣下層騰起,掠過樓頂,直衝霄漢。這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平脫薄螺鈿器物,也是目前出土的唯一元代螺鈿漆器,證明元代已出現薄螺鈿鑲嵌工藝。
元大都的建設離不開大批能工巧匠。大都設計規劃者劉秉忠、參與通惠河修建的範文虎、修治通惠河河閘的任仁發、負責營建宮城的張弘略、負責石工雕刻的楊瓊……透過這些營造者的隨葬品及墓誌銘,可以想見他們當年為建造這座宏偉都城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運河北上 匯聚奇珍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忽必烈命程文海到江南“搜訪遺逸”,他找到了南宋宗室後裔、時年32歲的趙孟頫。同年十二月,趙孟頫從湖州出發,再由杭州取道運河北上,向元大都進發。
初到大都的趙孟頫用詩句描繪他所看到的大都景象:“海上春深柳色濃,蓬萊宮闕五雲中。”詩中所寫的“海”便是積水潭,與高梁河、通惠河等共同構成元大都漕運水系。元大都是一座世界級大都市,為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政府每年從南方運輸大量物資進京。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建言開挖一條通州至大都的運河。工程竣工之後,漕船可以經通惠河入大都南城垣,沿皇城東垣外,過萬寧橋下,停泊在積水潭內。積水潭漕船雲集、舳艫蔽水,東岸和北岸則是繁華的商業區。
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趙孟頫又奉詔北上大都,途中從獨孤長老處得到五字已損本《定武蘭亭序》,一路上他時常翻看,先後題跋13段,故稱“蘭亭十三跋”。趙孟頫還臨寫此本,蘭亭十三跋和他臨寫的書跡皆被收入《快雪堂帖》。十三跋後遭焚燒,殘本現藏日本。此次展出了故宮博物院藏清拓《快雪堂帖》卷五蘭亭十三跋,並打造“運河上的趙孟頫”多媒體互動墻,以動畫展現趙孟頫接獲北上詔令、南潯北得《蘭亭序》、舟中寫跋、舟中展卷、濟州急登船、虎陂等待放閘、抵達大都7個場景。觀眾點擊展櫃上的按鈕,地圖上的點位高亮顯示,便能隨趙孟頫一起領略運河沿岸風光。
“沉船遺寶”視頻講述了山東菏澤古沉船的故事。這艘沉船發現的位置在當時的黃河北支上,那時黃河北支與會通河相接,凡從運河北上元大都或南下去往杭州方向的船隻,在徐州到濟寧段都需要經過這段河道。沉船中出水了包括瓷器在內的160余件文物,其中瓷器主要為景德鎮青花瓷、青白釉瓷器、磁州窯瓷器、龍泉窯瓷器、鈞窯瓷器等,都是元代常見的瓷器類型。
元代在景德鎮設“浮梁磁局”,對制瓷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元人尚白色和藍色,景德鎮創燒出一種卵白釉瓷器,並燒制出成熟的青花瓷。元青花存世稀少,此次展覽中展示了15件元青花瓷器,殊為難得,其中有南京博物院藏青花蓮池鴛鴦紋盤、鎮江博物館藏青花雲龍紋瓷罐等名品。菏澤沉船出水的青花魚藻紋高足碗是一件酒器,通體裝飾青花,外壁口沿下飾纏枝蓮紋,下腹飾一週變形蓮瓣紋,足體竹節突出處飾3周弦紋。內壁飾卷草紋、弦紋、魚藻紋。由於元人喜歡豪飲,當時的瓷器體形比較大。
首都博物館藏卵白釉印花“王白”銘高足杯胎體較薄,釉厚而溫潤,釉色近似鵝蛋殼的顏色,代表了元代卵白釉瓷器的最高水準。此杯內壁上部為回紋,回紋下部印有“王”“白”二字款識。卵白釉瓷器上常書“樞”“府”兩字,是元代軍事機構樞密院在景德鎮定燒的瓷器,故又稱“樞府瓷”,而“王白”印款極為罕見,屬國內首次發現的新款識。
多元文化 交流共存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豐富多彩的時代,多元文化共存,互相交流、影響。展覽第三部分呈現了來自運河沿線城市的珍貴文物,反映元代相容並包的氣象。
趙孟頫在詩文、音律、書法、繪畫等方面均頗有造詣,其“以書入畫”的理念開元代繪畫新風,對明清書畫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故宮博物院藏趙孟頫《自寫小像》為後人展示了他的風貌,右上角小楷自題“大德己亥子昂自寫小像”,作者時年46歲。竹林坡石間清溪橫流,一文士著烏巾白衫,持杖臨水而立。畫面設色典雅,筆意工穩,兼具清新、古拙。
與趙孟頫齊名的鮮于樞擅長大字草書。故宮博物院藏行草書《自書五絕詩》奇態橫生,骨力遒健,頗有唐人神韻,前半部以行書為主,後半部以草書為主,是鮮于樞的書法佳作。
元大都後英房遺址出土了宋代書法家米芾用過的紫金石硯臺,硯背面有陰刻銘文5行,字有殘缺,落款“元章”二字。米芾的《硯史》中提到過此硯。隨硯臺出土的還有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等,專家推測它們是作為古玩被元代貴族士大夫收藏。
元雜劇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西廂記》等劇作一直流傳至今。南京博物院藏磁州窯瓷枕展現了《西廂記》中長亭送別的場景,可見此劇當時非常流行。展廳中以投影的形式展示了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圖壁畫”,畫面中的人物動了起來:舞臺上,一場表演即將結束,忠都秀帶領眾演員作揖謝幕,觀眾紛紛叫好,意猶未盡,一名丑角演員即興發揮,表演一小段滑稽的口技,引得觀眾哈哈大笑。
元代南方金銀器延續了宋代風尚,造型以花朵、瓜果為主。南京博物院藏如意雲邊金盞出自江蘇蘇州呂師孟夫婦合葬墓,為四齣菱花樣式,由4個如意頭紋樣上下疊加組合而成,器心錘制出4個浮雕式小如意頭,如同花蕊,器身滿飾纏枝蓮花,精美絕倫。
蘇州博物館藏銀鏡架設計巧妙,由前、後兩個支架構成,能隨意放立折合,採用錘打、鏤雕等工藝製作出鳳凰、牡丹、團龍、玉兔、瑞雀、仙草等豐富的紋飾。
元代紡織業相當發達,富麗的織金錦深受蒙古貴族喜愛。來自中國絲綢博物館的滴珠兔紋織金錦據專家推測為一件女性大袖袍的殘片,織物主體以龜背形中四瓣小花作地,地上分佈兩行滴珠窠紋,一行內置兔紋,另一行內置花卉,這兩者是元代流行的圖案。
1368年,朱元璋麾下大將徐達率軍攻克元大都,結束了元代統治。展覽結尾展出了無錫博物院藏《吳王手諭》,這是當時的吳王朱元璋寫給左相徐達的一封親筆信,談論了張士誠部下越獄的事情。朱、張二人爭奪天下,最終朱元璋大敗張士誠,建立大明王朝,也揭開了北京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沿著大運河,追尋元大都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