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考古學家文德安的中國情緣

再回中國山東日照兩城鎮遺址,田野的氣息撲面而來,文德安(AnneUnderhill)倍感親切。

這位耶魯大學教授對中國考古的付出,山東考古人銘記在心。最近,在慶祝山東大學考古專業創建50週年大會上,文德安獲頒“山東大學名譽教授”聘書。日照市博物館特意收集了20多年來她在日照的工作照片,集結成冊,修復好20年前的影像資料《文德安在日照》,一併贈予“老朋友”文德安。

在文德安的溝通和組織下,自1995年開始,由山東大學、耶魯大學和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組成的中美聯合考古隊,在山東日照地區開展了連續13年的考古調查工作,並於1998年至2001年對兩城鎮遺址進行了3次合作發掘。凝視著影像中當年還不到40歲的自己,如今已滿頭銀發的文德安熱淚盈眶。

文德安想起了1980年夏天,那時她還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學生。得知文德安即將開始學習中國考古,她的第一位中文老師便試著在中文裏找到與AnneUnderhill發音相近的字,為她取了個中文名字——“文德安”。

40多年來,文德安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大學、哈佛大學等高校學習中國考古,曾任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人類學部主任、伊利諾伊州立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文德安教授先後數十次來華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中英文的形式發表,在考古人類學、中國考古等專業領域産生了很大影響。2002年,她獲得由中國國家文物局頒發的“田野考古獎”。她不遺餘力參與中國文物保護,促進海外中國文物回流,成為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

行者無疆

“龍山文化”與“聚落考古”

一位美國學者,為什麼會在20世紀80年代選擇中國的龍山文化作為研究方向?

“因為我特別喜歡數千年前的文明,我們無法通過文獻了解那時人們的生活。”文德安解釋,“龍山時代的社會出現了很重要的變化,城市開始發展,人們能製作非常精美的陶器,技術水準很高,還出現了貿易。”她期待越過時光去探索背後的複雜成因。

1991年,國家文物局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使中國考古學界與國外的合作有了明確規範。1994年,文德安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華北地區龍山文化陶器生産模式的變遷》,第一次來到山東大學,那時中美考古方面的合作還很少。自1995年開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山東大學與耶魯大學、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在魯東南地區合作開展區域系統考古調查和兩城鎮遺址的考古發掘。

回憶起那段持續多年的合作,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榮聘教授欒豐實評價:“它總結出一套適合中國特點的聚落考古工作方法,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形成過程的討論提供了重要的區域視角和解釋模式。”

在文德安眼裏,中國的聚落考古已取得顯著進展。“過去幾年裏,在山東和中國其他地區對大型遺址的區域調查和發掘,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她認為,這些成果提供了很多關於聚落考古的新見解。而焦家遺址等地的發掘,則為聚落內部結構歷時性變化提供了新資訊。新的測繪技術對揭示聚落組織變化非常有效。

文德安希望,未來的項目能夠通過區域調查和發掘相對較小的遺址來了解各地聚落的情況。“了解生活在大型聚落中的人們與附近小型聚落的互動,對於了解古代社會將非常有意義。例如,我們需要了解各種聚落從事的生産活動是什麼樣的,在一個地區的不同聚落之間是否存在石器、陶器、食物和原材料的交換。”她認為,只有通過分析相對豐富的考古背景資訊和清晰的文化遺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些遺址和區域在自身基礎上發生的生産和交換。這對於揭示各地區經濟、社會和政治組織的差異非常重要。

2016年,《兩城鎮1998-2001年發掘報告》出版。但山東大學與耶魯大學在考古領域的合作並未止步於此,多項合作持續開展至今。

其中一項合作是通過岩相學等方法來繼續研究兩城鎮遺址的陶器分析,以及石器相關研究。文德安説:“我們在2021年發表了一篇重點關注兩城鎮城市化進程的長篇英文文章。2022年,我們在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英文專著,更新了我們的中文著作中關於1995至2007年區域調查的資訊。”

另一項合作是發展古地磁測年的方法,團隊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了一篇展示初期成果的文章。

學者無涯

“文明探源”與“考古中國”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的研究成果,實證了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多年來,文德安持續關注相關研究成果,她謙虛地説:“對於這些龐大系統的工程,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文德安了解到,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早期的許多重要遺址,甚至包括一些很早之前就已被發現的遺址,都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的支援下進行了系統研究。她認為這些新的研究建立在之前開創性研究的基礎上。

“‘中華文明起源’是一個廣泛的話題,考古學家可以關注不同的子話題。”文德安以她在山東日照地區的合作研究為例,進一步解釋説,“過去幾年裏,我一直在思考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不同地區的城市化進程,當人們決定居住在城市時,他們認為這樣有什麼好處?從一個遺址和大的區域來看,手工藝品的生産、流通和消費如何隨時間而變化?古人建造護城河、管理水源以及建造不同類型的房屋和圍墻的工程技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製作各種陶器和石器的技藝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的理解中,‘考古中國’項目涵蓋了中國不同時期重要遺址的發掘研究,這其中包括了一些以前沒有調查過的地理區域。”文德安認為,考古可以為我們提供有關中國各個地區過去生活方式的寶貴資訊,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文化遺産,進而認識“何以中國”。

“來自中國的考古資訊,對於世界考古學家研究諸如農業起源、人們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技術變化如何影響工藝生産以及城市空間結構差異等主題至關重要。”文德安感到很幸運,能有那麼多的機會在中國了解更多關於考古學的知識,並且一直在努力通過教學和英文出版物分享她所學到的知識。

師者無華

“師風傳承”與“應變開新”

春秋迭易,在文德安的學術生涯中,始終難忘老師們的點撥教誨。為人師者之後,她也謹記傳承他們的治學之道,不忘獎掖後學。

在加拿大讀研初期,文德安對中國考古知之甚少且中文水準有限,她的導師並未因此將她拒之門外,而是悉心傳授中國考古等知識。她説:“成為一名教授後,我也希望能夠幫助那些對中國考古感興趣的學生,即使他們之前沒有任何背景。”

1987年,文德安來到北京大學進修,師從嚴文明教授。在嚴先生的指導和幫助下,全面學習中國考古學,也因此跟山東結下了不解之緣。“嚴教授幫助我了解龍山文化陶器研究的基本原理,激勵我更好地學習聚落考古。”離開北大後,文德安在攻讀博士和早期學術生涯中,每次往返中美都要來看望先生,“向嚴老師彙報”。

在文德安執教的耶魯大學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中,她致力於幫助學生了解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對於專攻中國相關研究的學生,她在必要時會支援他們進行語言培訓,以使他們掌握比她更好的中文水準,從而更容易獲得研究項目支援。

文德安在耶魯大學培養的研究中國的學生有多樣興趣,她努力在他們自己選擇的求學道路上給予幫助,就像老師們為她所做的那樣。她笑道:“我發現年齡增長的一個好處,就是有機會觀察學生在考古領域逐漸學有所成的過程。”

“我曾有幸作為訪問博士後,與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在哈佛大學短暫地相遇。張先生當時在哈佛大學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了《中國考古學》課程。他始終對每個學生的學術研究目標保持包容,即使在他健康惡化的時候也沒有改變,這樣的經歷讓我難忘。”憶及張光直先生,文德安始終心懷感激。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學貫中西的張光直就開始推動中美合作考古項目。她一直在踐行先生夙願。

幾十年來,文德安既是中美合作考古的參與者,也是中國考古應變開新的見證者。

“我還清楚記得當年在日照地區的合作調查和發掘項目中,我們項目組所有人都對新開發出來的數位相機應用感到非常興奮!使用全站儀繪製兩城鎮這種大型遺址地圖非常緩慢,我們必須依靠攜帶型無線電互相聯繫。”與當年相比,文德安感慨于如今新測繪技術的進步,這些新方法比以前使用的方法更快更有效。

除了新測繪技術外,對不同種類文物成分分析及其功能的研究方法也得到持續發展。文德安説:“中國很多機構及院校建立了出色的新實驗室,配備了處理各種材料分析的設備。”

“每次訪問中國,我遇到的考古學者不論是教授還是學生,都擁有極強的奉獻精神。在研究古代社會時,他們不僅努力、熱情,也展現出很高的專業性。”文德安説。

文德安注意到,在過去的10年裏,中國考古學者撰寫的有關英文出版物數量顯著增加,這令人非常振奮,對英語讀者來説,了解中國的考古發現非常重要。她欣慰于考古學家之間的國際交流更加頻繁,從而推動了技術、方法、理論等方面的有益探討,例如,中國研究玉石生産的考古學家可以向中美洲等地的專家借鑒經驗。

使者無界

“文化交流”與“文物回流”

“考古研究的目的不僅在於探究過去,而且在於理解現在。”文德安在持續推動中美合作考古的同時,逐漸成為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她曾被國務院授予2008年度“國家友誼獎”,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文化友好使者”稱號,被日照市人民政府授予“日照市榮譽市民”稱號。

“在工作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了解當代中國的重要性。很幸運,我有機會觀察中國的變化,了解這樣的變化能幫助我比較好地理解現在的中國,同時也更好地理解古代的中國。”作為一名考古學家、教授,文德安意識到她需要幫助學生不僅理解古代的中國,而且理解現在的中國。

“根據我的觀察,許多美國人對中國的考古發現有濃厚的興趣。他們積極參觀博物館,包括那些從中國借來的展品,也有不少人努力前往中國的遺址和博物館參觀。”文德安的家人很喜歡聽她分享在中國的經歷和新發現的考古成果,她説:“幾年前,我在中國考察期間,一位親人專程來中國探訪我,非常享受這段經歷。”

“世界需要我們兩國之間更多的溝通和了解。”文德安的親身經歷證明,通過合作進行調查、發掘和分析古代遺跡的研究實踐,中美兩國學者都能從中受益。

她説:“在兩城鎮的區域調查和發掘過程中,我也喜歡與當地居民交談,包括那些協助我們發掘的人。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遺産的看法,對我很有幫助。”

多年來,文德安一直呼籲保護中國的文化遺産,促進文物回流。

文明無界,察古知今。中華文明有一種洞穿歷史、直抵人心的力量,這種力量持久而深沉,它經由考古研究闡釋洞悉人類來路、燭照未知前路;它的光芒照進當代,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它吸引著一位位像文德安這樣的學者傾盡畢生,孜孜以求。

結束在中國持續近1個月的考察調研工作,文德安啟程返美。面對送行的“中國老朋友”,她揮手道別,高聲約定:“明年再見!”(李元梅 樊 榕 宋浦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考古學家文德安的中國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