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為資本市場帶來哪些改變(銳財經)
2020年8月24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至今已滿3週年。3年來,創業板功能更完備,創新成長特色更鮮明,支援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做優做強,産品譜係持續豐富,吸引了大量中長期資金佈局。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註冊制改革3年來,創業板培育壯大了一批聚焦主業、堅守創新、業績優良的優質企業,為資本市場建設和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動能。
市場格局持續優化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以來,深圳證券交易所突出把選擇權交給市場這一本質,堅持以資訊披露為核心,大幅優化發行上市條件,推動審核標準、程式、內容、過程、結果全部公開,推動發行上市全過程規範、透明、可預期,為市場帶來許多積極變化。
看融資端,新興領域表現亮眼。深交所數據顯示,3年來,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新上市公司中近九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超五成為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值得注意的是,70余家註冊制新上市公司研發投入3年複合增長率超30%,超310家新上市公司研發投入3年複合增長率達10%以上。
看投資端,長線資金不斷聚集。截至2023年8月23日,機構投資者在創業板的交易佔比由註冊制改革前的16.52%上升至34.59%,私募基金交易佔比上升10.34個百分點至16.13%;外資上升6.11個百分點至8.02%,其中深股通上升3.15個百分點;公募基金上升0.57個百分點至4.52%;保險、年金、社保等長線資金上升0.58個百分點至1.52%。
“我們優化完善了‘三創四新’(即創新、創造、創意;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量化標準。一方面,強調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從創新性和成長性等維度制定研發投入複合增長率、研發投入金額、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等評價指標。另一方面,強調相容性和靈活性,對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設置不同的標準,更好服務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説,註冊制改革讓創業板吸引並服務了更多科技創新企業,全方位優化了市場格局。
企業活力加速迸發
註冊制改革讓創業板的“創新”特色更加彰顯。據深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革後的創業板堅守“三創”與“四新”的板塊定位,把支援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成為高水準創新動能策源地。
首次公開募股(IPO)助力企業拓展新業務。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毛弋説,企業將創業板上市募集來的資金用於建設升級“燈塔”工廠,同時打造新能源頭挂列車、進化傳統燃油頭挂一體解決方案的創新創業平臺。“在創業板的支援下,中集車輛在新能源專用車領域不斷探索開拓。今年上半年,我們已向北美客戶交付了首批新能源冷藏半挂樣車。”她説。
再融資及並購重組為企業帶來發展“加速度”。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華波説,公司在註冊制下登陸創業板後,研發能力及持續穩定交付産品能力均不斷提升。特別是創業板再融資功能讓企業主業發展進一步加速。“今年以來,公司已經公佈了再融資預案,實施了兩起並購重組,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蔡華波説。
中信證券全球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主任馬堯認為,過去3年,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塑造了更加包容高效的創新支援市場體系,為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踐表明,創業板為諸多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全新的發展通道、增添了寶貴的發展活力,深化了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援。
培育實體經濟新動能
截至2023年8月23日,按證監會行業分類統計,創業板公司涵蓋了56個行業。其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排名靠前。
藍盾光電研製生産空氣品質監測等系列儀器設備,技術水準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廣立微的晶圓允收測試設備打破了國外寡頭壟斷……3年時間裏,創業板支援並服務了一批擁有關鍵技術和創新能力的優質企業,為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積極的變化直接體現在企業經營業績上。深交所數據顯示,2022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5953.55億元,平均每家實現27.42億元,同比增長20.06%,合計實現凈利潤2534億元,平均每家實現1.93億元,同比增長10.88%。2020年至2022年,創業板公司研發強度(即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比值)超過5%的公司數量和佔比均持續上升,創業板公司現金分紅總額持續增多,股東分享到更多企業發展的紅利。
“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以來,審核標準更加透明、審核流程更加明確、審核溝通更加高效,企業上市的可預期性大幅提升,增強了A股市場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成完善的重要一環。”中金公司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王曙光説。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創業板為資本市場帶來哪些改變(銳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