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發展調研行|讓養老更有“醫”靠——山西太原探索醫養結合實踐觀察
家住山西太原紡織苑的王爺爺因腦出血下肢癱瘓,長期臥床。對家人來説,日常的生活照料相對容易,最愁的還是就醫。
“比如老人需要每個月換一次尿管,如果上醫院的話,要給老人穿衣服,準備擔架車或者輪椅,下樓、上車,還要在醫院裏上上下下地折騰,沒三四個人不行,老人也受罪。”王爺爺的女兒王女士説。
好在,離家不遠的下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了“到府服務”。只要提前電話預約,就會有醫生和護士按點到府,為老人換好尿管。有一次夜裏尿管突然堵塞,醫生在接電話十幾分鐘後就到了,為老人及時解除了痛苦。
“照顧臥床在家的老人很辛苦,幸虧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個依靠,幫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王女士感激地説。
下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呂晉生告訴記者,中心所在轄區屬於老國企廠區,老年人口占比較高,近年來,在省市相關項目的支援下,中心積極探索開展到府醫療、家庭病床等醫養結合服務,受到群眾歡迎。
下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探索是太原市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工作的縮影。作為全國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太原市將醫養結合納入全面深化改革和重點民生事項統籌推進,鼓勵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鼓勵醫療機構積極發展養老服務、開展延伸服務,逐步形成綜合醫院老年康養模式、精神專科醫院辦養老模式、養老機構辦醫療模式、醫養聯合體協作模式、居家醫養結合模式等五种醫養結合模式。
走進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環境整潔雅致。年過八旬的董奶奶已經是第三次入院:“每次有點毛病就喜歡來這兒,順順利利、舒舒服服就把病給治了。”
醫院黨委書記董鈺柱告訴記者,近年來醫院大力發展老年醫學科,開展高品質康養服務,特別是針對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的特點,制定了老年綜合評估體系和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可以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避免其多科就診帶來的不便。
在太原市安定醫院,每位老人的房間門口都貼著草莓、香蕉、西瓜等水果標識。“老人認知退化的順序與小時候習得的順序相反,對於失智老人來講,告訴他住在‘草莓房間’比告訴他住在‘2201’更有效。”院長劉芳説。
針對社會上大部分養老機構不具備接納精神病老人條件的現狀,太原市安定醫院發揮精神專科醫院專業所長,服務和收治罹患精神障礙、阿爾茨海默症、老年性精神病等“特殊老人”,解決了不少家庭的照護難題。
太原市衛健委主任張澤介紹説,經過多年探索,目前太原市已制定多項醫養結合相關地方標準,建成醫養結合機構9所、醫養結合示範單位13所、安寧療護試點單位14所、山西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136所、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13個,超過80%的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開設了老年病科,全市醫療機構全部開設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
“我們終將面對一個‘更老’的社會。未來我們將繼續先行先試,推動醫療衛生服務與養老服務深入融合,讓養老更有‘醫’靠。”張澤説。新華社記者馬曉媛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高品質發展調研行|讓養老更有“醫”靠——山西太原探索醫養結合實踐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