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濯水古鎮——戲腔悠悠唱古今
“濯河水呀清又清,老街石板梆梆硬,濯水生意好得很,廊橋老街人挨人……”在重慶黔江濯水古鎮,每天都會聽見或高昂鏗鏘或婉轉悠揚的戲曲唱腔,伴著或輕緩或急重的鑼鼓聲與現場觀眾的拍手叫好聲從老街盡頭傳來,那是古鎮正在上演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濯水後河戲。
“濯水後河戲是湖北漢劇、湖南南戲、江蘇昆山腔、川劇與我們本地土家族、苗族文化交融、創新後形成的地方劇種,有150多年的歷史了。”年逾古稀的後河戲傳承人土家族老人樊宣洪介紹,阿蓬江是烏江的支流,俗稱後河,而濯水鎮就坐落在阿蓬江邊,所以人們就將這流傳下來的劇種稱為後河戲。
“聽蓬江水音、遊濯水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後河古戲”是很多遊人來濯水古鎮的遊玩四部曲。捧著蓋碗茶閒坐在戲台下,看一台獨具腔調的濯水後河戲,讓很多遊客感到回味悠長。
濯水後河戲是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發展而成的獨特藝術語言和音樂形式,既高雅動聽又通俗易懂。經歷了百餘年的傳承發展與融合創新,濯水後河戲如今已成為濯水古鎮對外交流的重要文化符號,被列入重慶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一台後河戲,也反映了武陵山深處的土家族、苗族人民與外界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
濯水鎮以土家族、苗族聚居為主,是巴楚文化與中原文化交融之地,距今已有千年曆史。這裡地處巴楚要衝,唐末宋初開始發展成為重要的商貿集鎮,各民族文化在此交流交融。南宋時期酉陽建州,依託碼頭和古道的要塞地位,濯水鎮更是興盛一時。三大古鹽道在此交匯,這裡是中原地區進入武陵山地區的第一站、第一關。明清時期,又有一大批外地移民遷入。晚清時期,濯水古鎮商賈如雲、店肆林立,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商人紛至遝來,三大會館相繼設立。這裡也是徽墨在西南地區的主要生産基地,濯水徽墨成為土家族、苗族與漢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體現。
商貿的流通帶動了濯水本地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從清同治八年(1869年)一個名叫“玉字班”的湖南戲班到濯水演出“二度梅”“天水關”開始,再到民國時期湖北南戲“蓮字班”“鄧管班”和“南戲班”駐紮三大會館演出,濯水鎮的古戲曲文化長盛不衰。不同民族的語言、文化與思想在此交匯碰撞,為濯水後河戲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素材和不竭源泉。
從最初濯水後河戲班編排的“武臺會兄”“黃河擺渡”“油鼎封侯”等原始劇目,到後來濯水後河戲劇團創作的“穆柯寨”“樊梨花”“賀龍在濯水”“春到阿蓬江”“家庭小戲”“分家”等一大批新劇目,濯水後河戲題材豐富,有的反映古往今來的英雄人物,有的描繪濯水鎮上人民的日常生活,深受當地群眾和往來遊客喜愛。
“街道雖窄天地寬,店面不大裝乾坤……”這是新編後河戲劇目“天理良心——濯水人”中的唱詞。戲臺上,樊宣洪老人在深情演繹古老的戲腔;戲台下,天南海北的遊客盡情享受著這份獨特而又多元的文化大餐。(張 力 黨連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重慶黔江濯水古鎮——戲腔悠悠唱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