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自動駕駛就在你我身邊

試想一個場景:當你走在街頭,用手機呼叫來一輛計程車,車裏雖然沒有人類司機駕駛,卻能安全平穩地送你回家。如今,這樣頗具科幻感的一幕已成為現實。

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工作辦公室日前宣佈,開放智慧網聯乘用車“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企業在達到相應要求後可在示範區面向公眾提供常態化的自動駕駛付費出行服務。業內人士表示,相關措施將自動駕駛商業化發展推上新臺階。

“無人車”引發“嘗鮮”熱潮

清晨,在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一輛自動駕駛汽車穿過車流,緩緩停在自媒體人李維的面前。掃碼開門、驗證手機、匯入車流,一段“無人之旅”正式啟程。

“從地鐵站到公司,10多分鐘的路程非常平穩,給‘老司機’點個讚。”李維説,車輛行駛過程中,座椅前方螢幕會顯示車輛時速、行駛路徑、路況等資訊,途中如遇突發情況,車輛還會語音提示乘客扶穩坐好,“總體來説舒適又安心”。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持續完善,北京近年來積極推進自動駕駛服務商業化應用,並於今年3月進入“車內無人”載人示範應用階段。在規定測試區域內,乘客目前可體驗到多家企業提供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並根據需求自主選擇是否需要乘坐配備安全員的車輛。部分企業還推出大額優惠券、免費乘坐等活動,推廣“車內無人”出行模式,吸引大批用戶搶先“嘗鮮”。

“乘著‘無人車’在車流中穿梭,有一種身處科幻片中的感覺”“沒有安全員可以享受到更加私密的出行體驗”“旁邊有貨車經過時,車輛會自動避讓一點空間,很有安全感”……體驗過後,乘客們對“無人計程車”給予好評,並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感受。

據了解,多家企業目前正積極籌備申請智慧網聯乘用車商業化許可,獲取相關許可後將提供“車內無人”的出行服務。此外,重慶、武漢、上海等城市也為“無駕駛人”智慧網聯汽車發放道路測試牌照,支援全自動無人駕駛乘用車商業化運營發展。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成為現實

隨著自動駕駛走進車內“全無人”商業化運營階段,如何讓車輛的運作更加安全、穩定、高效,成為智慧網聯乘用車企業關注的問題。

相較于有人駕駛,“無人車”正式投運前需要積累海量數據和運營測試經驗以確保安全。以北京為例,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範圍內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累計里程超過2194萬公里,載人試運營測試里程累計超過1400萬公里,超過98%的乘客給予了“良好及以上”的測試體驗反饋。

“對乘客而言,沒有安全員隨車,並不意味著車輛行駛安全性降低。”智慧網聯乘用車企業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張寧介紹,車輛自動行駛過程中,安全員會進行遠端輔助,作為額外保障確保乘客和其他交通參與者安全。“獲得測試許可以來,車輛在應對十字路口、狹窄路段等複雜場景時都表現出不錯的技術水準。”

人工智慧、車聯網等領域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也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今年4月,清華大學智慧産業研究院與百度聯合發佈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技術創新白皮書2.0版,提出以車路協同技術賦能自動駕駛安全保障。百度智慧駕駛事業群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單車智慧自動駕駛的基礎上,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可以發揮道路體系系統、雲與網路的優勢,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僅能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還可以加快推進無人化運營。

“未來3年將是智慧網聯汽車商業化落地的關鍵時期,構建起智慧網聯汽車安全體系尤為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世界智慧安全大會上建議,在政府主導下搭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汽車”融合的社會生態平臺,實施“車路雲一體化”技術方案,為自動駕駛提供綜合安全保障。

“車路雲一體化”有了示範

根據中國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可分L0到L5六個等級,其中L3是一個“分水嶺”,從這個級別開始出現智慧系統控制車輛自主行駛。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及相關支援政策的出臺,“分水嶺”已然到來。

今年6月,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將啟動智慧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雲一體化”示範應用,支援L3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

“這裡面講的是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我們已經啟動了這項工作,地方也在積極響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有智慧化水準的産品會跑在路上。”辛國斌説。

當前,全國多地正積極為L3級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進行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深圳市坪山區加快推進深圳智慧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全域路口網聯化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環境園封閉測試區將於今年下半年建設完成,屆時可全面支撐智慧網聯汽車L3級、L4級産品準入測試。

有專家表示,L3級自動駕駛標準的出臺將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進一步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進程。在相關政策支援和企業加強研發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商業化應用將逐步向更高標準邁進。記者 金 晨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自動駕駛就在你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