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

西寧東川工業園區: 80.6%的增速是如何拼出來的?

日前,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下稱“西寧東川工業園區”)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出爐: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6%,規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73.36%,增速居西寧市第一,為全市經濟穩增長髮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那麼,80.6%的增速是如何拼出來的?

8月10日,記者從園區管委會了解到,今年以來,園區開足馬力搶抓生産,在重點企業牽引帶動下,延續“上揚”勢頭,保持“創新”常態,工業生産持續增長,工業經濟總體呈恢復性增長態勢。

工業“壓艙石”作用凸顯

工業是經濟的“壓艙石”,工業穩則經濟穩。上半年,西寧東川工業園區的經濟表現,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規上新能源産業産值84.26億元,同比增長140.57%,佔規上總産值的82%,拉動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84個百分點,對園區貢獻率達114%;規上新材料産業産值13.36億元,佔規上總産值的13%;規上醫藥及其他産業産值4.54億元,同比增長11.81%,佔規上總産值的4%,拉動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1個百分點,對園區貢獻率為1%。

8月10日,記者走進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的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對比:2011年建成投産的二期工程年産量為3000噸,2015年建成投産的三期工程年産已經達到了10000噸。時隔8年,如今亞洲硅業的總産能已經突破9萬噸,産量和規模實現飛躍式增長,變化源自哪?記者饒有興趣地進行了一番探究。

“今年上半年,亞洲硅業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公司執行總裁尹東林表示,這首先體現在甘河兩個年産3萬噸和4萬噸多晶硅項目以行業領先的速度相繼達産,加上東川園區原有項目,3個子公司均處於滿負荷生産狀態,産值較同期增長175%,佔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的77%,拉動園區規上總産值85個百分點,對園區貢獻率達116%,成為園區規上企業增長的主力軍。

步子邁得快,步伐還得穩。企業産能和規模快速增長的背後,有著強大的技術支撐。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快者“賽跑”,成就了企業的發展與超越。

而今,亞洲硅業立足於青海省清潔能源供應優勢,以清潔能源製造綠色光伏能源産品,成為目前全國同行業中使用綠色能源比例領先的多晶硅製造企業。公司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戰略基點,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搶佔行業發展制高點。2020年,通過技改創新,N型超高效單晶電池用硅料刷新了科技創新高度。

登上産業高峰,亞洲硅業的目標更加鮮明:全力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減碳為抓手,賦科技創新之力,在綠色製造上達到新高度,大力推進智慧製造,在能耗和産品品質上全面超越國際一流競爭對手。為地方跨越發展增添更多綠色增長經濟“新引擎”,為人類提供清潔能源,為我國半導體産業崛起添磚助力。

企業創新成為鮮明標識

前瞻佈局、創新發展。近年來,青海企業不斷“登高”,企業發展能級持續提升。

數據顯示,西寧東川工業園內的諾德二期電解銅箔項目投産,産量增長47%,産值增長5.41%;黃河太陽能通過歐洲光伏展會、會議論壇等形式打開市場,産量逐年提升,産值增長31%。

8月11日,記者在行業內首屈一指的鋰電銅箔生産基地——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親密接觸”了企業的拳頭産品——6微米鋰電銅箔樣品:玫瑰金色的銅箔,紙一樣輕,蟬翼一樣薄,捏在手裏輕輕一搖,發出金屬的顫音。

談及科技創新,公司總工程師李永貞説,“作為一家生産型企業,技術是企業産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也是企業向前的動力,企業要想取得長足性的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提升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希望企業能早日成為國際知名的電解銅箔供應商。”

近年來,青海諾德在生産製造擴大規模、穩步發展的同時,逐年加大研發投入,以此提高公司生産技術水準和産品品質,著重解決電解銅箔生産加工的瓶頸問題。

從35微米、18微米、12微米,至9微米、8微米、7微米、6微米、5微米,再到4.5微米、4微米,甚至到微孔銅箔,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産業高品質發展進程中,讓技術創新發揮出無可替代的“晶片”作用。

從引進國內外設備和先進技術到自主研發,再到年産值上億元,如今,青海諾德已經成長為細分領域的行業“小巨人”,用實力書寫了自己的奇跡。

再把目光聚焦到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西寧太陽能分公司(以下簡稱“西寧太陽能分公司”)。戴上帽子、口罩,穿好潔凈服,套上防塵鞋罩,再經過風淋間360度無死角除塵,記者走進了西寧太陽能分公司生産車間——IBC電池製造車間。只見全自動化生産線一刻不停地高速運轉,一片片電池片相繼産出,運輸機器人有序地完成各工序間的傳輸……

“現在車間設備處於滿負荷運作狀態,每天可生産11萬片IBC電池片。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訂單量大幅增長並已排到2024年。我們80%的IBC産品主要用於出口,充足的海外訂單也提振了我們工作的熱情與信心。”公司IBC電池製造分廠副主任宋標向記者介紹。

提升電池轉換效率的歷程有多艱辛,中間的路有多遠,要跨越多少技術關卡,西寧太陽能分公司給出了答案。

“要提升轉換效率,關鍵要靠技術創新,需要不斷地優化改進生産工藝和品質控制技術。通過成百上千次的科學實驗,才能生産出讓客戶滿意的産品。通過我們技術研發團隊的不懈技術創新,我們新一代的N型IBC電池産品研發效率已突破了25%,達到行業先進水準。”宋標説。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據了解,西寧太陽能分公司生産的IBC電池組件産品,已遠銷瑞士、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不僅如此,還探索實踐“光伏+”、綠能替代、智慧場站、零碳園區等新業態、新模式,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全方位支撐清潔能源高品質發展。

“力度+溫度”優化園區營商環境

“力度”指的是工作機制,是精準落實政策,切實助企紓困。

“溫度”則是園區工作人員的一句話、一次入企服務。

在西寧東川工業園管委會,寬敞明亮的空間、乾淨整潔的環境讓人倍感舒適,人性化的設置,熱情週到、高效的服務,讓前來辦事的群眾紛紛點讚。

最讓人感受深切的,是這裡的服務:今年上半年,西寧東川工業園區深化服務企業內涵,提升服務企業質效,堅持企業之上、服務至上,全始全終優服務。始終堅持營商環境“一把手工程”,全面開展助企暖企春風行動,嚴格落實領導幹部聯點幫扶企業工作機制,主動靠前服務,精準落實政策,切實助企紓困。

據統計,上半年以來,西寧東川工業園管委會累計入企186次,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問題68項,受理“青海助企暖企春風行動”工作資訊化平臺問題84項,辦結率達100%,滿意度達100%;落實區級各類惠企政策資金11586.38萬元,兌現減稅降費政策資金153217萬元,幫助企業融資約9億元,指導企業申報各類省市專項資金20余批次120余個項目,爭取到位資金6203萬元,切實以“真金白銀”惠企紓困,不斷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9次,解決就業1700余人,有效解決企業用工需求。

目前,西寧東川工業園區亞洲硅業、電子材料、諾德新材料、黃河新能源、黃河太陽能、陽光能源、中利光纖、國鑫鋁業、青海鋁型材廠等一批重點企業不斷做優做大做強,已成為支撐園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與此同時,一批優秀企業家和高技能人才不斷涌現,對推動園區科技創新、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綠色高品質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接下來,園區將如何延續經濟增速“後勁”?

據介紹,下半年,西寧東川工業園區將持續發揮製造業特色,不斷拉高長板,夯實産業底盤,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助企紓困舉措,強化工業項目和企業建設要素保障,大力提振企業信心,不斷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好轉,為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賦新能、添新力。記者 宋翠茹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西寧東川工業園區: 80.6%的增速是如何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