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雀籠技藝: 老手藝覓得新傳人
在香港的太子花墟道附近,有一處以中式庭院設計的雀鳥花園。走入花園高低有致的樹蔭裏,首先聽到的是陣陣鳥鳴,映入眼簾的則是擺放著許多雀籠的小徑。來到盡頭,身著灰色背心的老人戴著老花鏡,正不疾不徐地為竹絲雀籠刷漆。
夏天的香港潮濕悶熱,這位老人依然氣定神閒,不受干擾。老人名叫陳樂財,今年81歲,人稱“財叔”。他13歲開始跟隨舅舅學習製作雀籠,師從制籠名家,從此與雀鳥結下半生之緣。
“我讀書的時候就很喜歡做手工,雀籠也是最具有藝術感的手工藝品之一。”談到為何入行,陳樂財娓娓道來。
陳樂財坦言,雖然當時年齡小,但是看到精美的雀籠挂在高處,感覺心裏癢癢的。“當時我蹦出一個念頭:如果有一天製作雀籠的師傅退休了怎麼辦?誰來繼承這門手藝?想到這裡,我堅定地選擇了學習製作雀籠。”陳樂財笑著説。
為了謀生,陳樂財嘗試過其他行業,但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到製作雀籠的行業中。他説,最愛的還是製作雀籠,無論做哪行,始終放不下。
雀籠是竹器和木工的結合,依靠的是竹、刀、漆和“一雙手”,雀籠師傅更要做到“手中有竹,心中有數”,才能為雀鳥締造新天地。
製作一個普通的雀籠最少要用48支竹絲,每一根竹絲都要經過精雕細琢,做到均勻對稱。其後,再將竹子用煤油燈加溫,形成適合造籠的弧度,之後逐條穿過雀籠底部籠圈上的小洞。籠底、籠腳的花紋則需要找專業的師傅雕刻,實現“籠上生花”。因此,完成一個周正、紮實、通透的雀籠,少則幾個月,多則數年。
陳樂財曾為自己的愛鳥花費近兩年時間製作雀籠,談起這款雀籠時他笑意盈盈。“這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陳樂財説,一般的雀籠只有一層,但考慮到它喜歡跳躍的習性,所以在設計時增加了一層“小閣樓”,讓它生活的空間更大。
近年來,惜雀之人在茶樓已難得一見,雀籠製造工藝也逐漸式微。進入耄耋之年的陳樂財,依然堅持每天營業,現在仍有不少熟客、舊雀友找他修理雀籠,他的工作重心也從製作雀籠變成維修雀籠。
竹絲破爛或者是掉漆,每個損壞的雀籠各不相同。在修復過程中,陳樂財首先研究造籠師傅的手藝,自己再模倣其工藝後進行修復。修復過程中,他可以看到不同師傅的制籠風格,學習同行的優點。“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風格修繕,那麼雀籠將失去美感。”陳樂財説。
2014年,雀籠製作技藝被納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的“傳統手工藝”類別。奇巧的雀籠製作技藝,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慕名來學習。陳樂財説,做籠需要耐心和定力,自己學到很多技巧,如果後繼無人,這門手藝就會消失,只要有人願意堅持學習,他一定傾囊相授。
近幾年,陳樂財陸續收了8位徒弟,他們來自設計、金融、舞蹈等不同專業,經過正式的拜師儀式後開始學習。每週四、週六的下午,他們來到陳樂財的店舖,學習雀籠製作。
從事舞蹈工作的徒弟何嘉露表示,雀籠在以前的香港電影裏經常見到,現在有機會可以學習制籠,非常難得。
“身邊很多人都覺得雀籠是父輩甚至是爺爺輩才會感興趣的東西,不理解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製作。”何嘉露説,真正開始學習之後,切實體會每一道工序,看到一個雀籠從無到有,這種成就感是無法言説的。
設計師郭達麟也是陳樂財的徒弟之一。他偶然接觸雀籠製作後,意識到自己需要進一步探索這門技藝背後的美妙。他從頭開始學起,從如何選擇合適的配飾與雀籠相應,再進階到磨刀、拉絲等技巧。
對於這幾位徒弟來説,除了要克服技術上的困難,還有“心理關”。何嘉露坦言,他們都有自己的主業,在學習時保持全神貫注的狀態並不容易。對此,陳樂財在收徒前會讓他們先觀察製作流程一段時間,確認他們是否有恒心與耐心堅持學習,之後再學習技巧。“一旦形成這種耐心,在學習的時候會覺得身心愉悅,好像在做‘頭腦瑜伽’。”何嘉露説。
在特區政府“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的幫助下,郭達麟將香港養雀文化、雀籠製作工藝等領域的研究出版成書,並在今年的香港書展上展出。他説,希望更多人能夠通過這本書重拾對雀籠製作工藝和文化的關注。
上一代傾心相授,下一代有心接力,讓陳樂財對於雀籠製作工藝的未來有了信心。“每天有很多愛好相同的朋友找我聊天,交流心得,徒弟們也很用心學習,非常捨不得放棄,這門手藝我會繼續堅持‘守護’下去。”陳樂財説。
(記者謝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香港雀籠技藝: 老手藝覓得新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