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泉州:讓“福船”在新時代揚帆遠航

作為中國重要的沿海城市,泉州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唐宋時期,泉州曾是絲綢之路的集散地,貿易活動繁榮,文化交流頻繁,德濟門遺址、“福船”、絲路主題百米長卷……都在講述著古泉州的絲路故事。

如今,泉州正在以全新面貌書寫著“海絲”名城波瀾壯闊的新篇章。

德濟門遺址 見證“海絲”起點

位於泉州市鯉城區天后路上的德濟門遺址,建成于南宋時期,門址在元代1352年進行了拓建,明代增建甕城,清代重修加固,沿用至上世紀中期。8月13日下午,在泉州市鯉城區文旅局工作人員帶領下,“絲路花開 大道同行”大型融媒體採訪行活動南線採訪團記者來此探訪。

“這裡是泉州古城的南門,宋元時期來往泉州經商的商人,都要途經此地,因此這裡是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見證。”泉州市鯉城區文旅局工作人員黃燁,邊説邊指著遺址內石頭上的條條痕跡,雖然距今已700多年,仍能看到當年馬車經過時留下的車轍。

德濟門遺址瀕臨晉江,當年海外舶來貨和國內外銷産品大多通過此門出入泉州城,是泉州城南的重要通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德濟門附近大部分城垣被拆。1948年德濟門城樓毀於大火。2001年經考古發掘,德濟門遺址被完全披露出來。如今遺址發掘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由大小不一的花崗岩石條、廢舊石建築構件砌築而成,是我國目前沿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的石構古城門遺址。它印證了宋元時期泉州海外貿易的興盛,較完整地保存了11世紀泉州南城拓建、發展、演變的歷史印跡,具有重要考古和文物價值。

百米長卷繪“海絲”

在長9米有餘、寬2米多的巨幅畫卷上,1388個人物栩栩如生,他們中有搬運貨物的碼頭工人,有兌換貨幣的外來商客,還有沿街叫賣的本地商販。正如這幅畫的名字《世界商埠》,宋元時期泉州港口商貿繁榮的景象,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畫卷之上。

泉州市賽雄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靜華説,這套長卷共分10個主題14幅畫作,通過“唐卡”這種藝術形式,再現宋元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海洋和平貿易”“多元文化和平共處”這一遺産的歷史價值,展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時代主題。

“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我們共有三大團隊,僅歷史專家團隊就有十幾位,他們通過查閱歷史文獻,把史實做成文本大綱和細綱,一起來完成一套文字腳本。”吳靜華説,完成之後,再把歷史腳本移交到藝術專家團隊,他們根據史實資料去創作、設計各種圖案,這些圖案將作為底稿供唐卡畫師使用。《泉州海絲唐卡百米長卷》中的每幅畫作,從查閱歷史文獻到繪畫完成,花費了兩年半時間。

吳靜華指著身後名為《世界商埠》的畫作向記者介紹,這幅畫是反映當時泉州各國商人貿易往來的繁榮景象,裏面共有1388個人物,堪稱泉州版《清明上河圖》。畫中的市舶司相當於今天的海關,官員們在此迎來送往各國商人;身穿波斯服飾的人在交易香料;外來客商挑選本地瓷器……吳靜華説,圖上的每一個場景,都能反映出宋元時期各國商人齊聚到此的繁榮景象。

一艘“福船”串起泉州海洋商貿史

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貿易空前繁盛,有記載的實現通商貿易國家達100多個,一艘艘滿載貨物的船舶,成為泉州連接世界及東西方文明交流的載體。隨著時代變遷,不少船舶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如今它們的模型展出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以另一種方式講述著一個個“老故事”。

説起泉州海外交通史,就不得不提“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工具,中國古代遠洋木帆船的優秀代表。

如今,一艘1:1復原的明代福船,靜靜漂浮在泉州市泉港區的錦繡湖上,這艘福船長30米,深2.15米,構造獨特,“黑舶五青案”的船型,是“水密隔艙”福船典型代表。全船首尾依次排列頭禁、假肚、五肚等,船上則設置“十二生肖”,暗示標記于整船的不同位置,喻稱為鼠橋、牛欄等。

這艘福船的主人林配宗説,這艘福船是他2020年個人出資400多萬元,按1:1比例複製的明代福船。他造這艘船的最初目的,就是想向更多人展示大型福船的壯觀,傳承造船技術,讓大家直觀感受福船文化魅力。如今,這艘船作為景觀船,已成為泉港的新名片,讓更多人了解福船文化。 記者 白圩瓏 

來源:三秦都市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泉州:讓“福船”在新時代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