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考古熠熠生輝 奮進新程意氣風發
1923年,水洞溝舊石器時代遺址被發現,開啟了寧夏現代考古的新紀元。一百年來,寧夏考古人歷經數次科學系統考古發掘與研究,建立了寧夏地域歷史發展的考古學時空框架,豐富了寧夏的歷史文化內涵。經過幾代寧夏考古人不懈努力,一系列重要的考古發現揭示了寧夏地區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
寧夏考古——中國考古百年曆程的縮影
自1923年發現併發掘水洞溝遺址開始,寧夏考古工作已歷經百年,是中國考古百年曆程的一個縮影。水洞溝舊石器時代遺址自1923年發現並開展持續調查、發掘至今,建立了自4萬年至1萬年以來寧夏北部的人類演化序列,目前對水洞溝遺址年代、地層、文化性質及來源問題已基本清晰,水洞溝遺址在研究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這一重要課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深入研究寧夏南部地區新石器文化遺存的內涵,依託“考古中國——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項目,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位於隆德縣渝河流域的周家嘴頭遺址進行了連續的考古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穫。2017年至2021年,周家嘴頭遺址進行了連續5年的主動性考古發掘,主要包含仰韶早期、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齊家早期等時期,其中以仰韶晚期遺存最為豐富。周家嘴頭遺址的發掘對建立寧夏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有重要意義,大規模陶窯的發現證明周家嘴頭遺址是一處制陶業特徵明顯的史前聚落,陶窯的數量和密度之大在國內其他同時期遺址中較為少見,生産的陶器遠遠超出本聚落消費範圍,應該是向周圍地區供應陶器,這對研究當時社會複雜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百年來,仰韶文化的發現和研究一直延續不斷,豫西晉南關中一帶的仰韶文化分佈數量多、密度高,不乏特大型中心聚落,是華夏文明最早的誕生地,是探索中國早期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區。寧夏南部是西北地區史前考古研究的重要一環,是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區域。周家嘴頭新石器遺址的發掘是中華文明“重瓣花朵説”最好例證,是“中心”和“邊緣”對比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
姚河垣遺址位於寧夏固原市彭陽縣新集鄉姚河村北部,地處隴山(六盤山)東麓涇水上游紅河流域的山前緩坡臺垣地上,面積達92萬平方米。姚河垣遺址是目前隴東地區首次發現的西周封國都邑城址,且處於周人最西北的邊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該區域在《詩經》《史記》等記載中屬於商周時期的大原,居住有玁狁、犬戎、鬼戎、義渠戎等戎人集團。在姚河垣遺址發現有殷商、劉家、寺洼、北方、周人等文化遺物,表明西北邊疆區域人群構成的複雜性。該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對了解西周國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與西北邊陲地區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也為研究隴東地區的考古學文化編年和社會複雜化進程提供了新視角。
張家場城址位於寧夏鹽池縣西北花馬池鎮張家場村西,地處鄂爾多斯臺地、毛烏素沙地西南緣。根據以往的考古調查和墓葬發掘,結合文獻記載,推斷張家場古城為秦末北地郡所屬的昫衍縣城,西漢時期的上郡屬國都尉城,後為東漢上郡的龜茲屬國城,是秦代後期至東漢初年的邊城遺址。對認識秦漢時期邊地城址的佈局與功能、形態與規模、邊城與長城的關係、中央王朝對邊地的管理,以及關於中華文明大一統格局形成過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賀蘭山蘇峪口瓷窯址位於寧夏賀蘭山蘇峪口內,發掘的兩座瓷窯址首次揭示了一個全新的窯業類型。寧夏地區宋金時期最著名的是靈武窯,産品的胎呈灰或灰黑胎,胎質較粗,釉為化粧土白釉和黑釉。而蘇峪口窯址的産品均為不施化粧土的精細白瓷,基本不見紋飾裝飾,以造型與釉色取勝,是一個全新的窯業類型,可以稱為賀蘭窯。本窯址燒造的産品與西夏陵、賀蘭山東麓的西夏離宮遺址等出土的精細白瓷基本一致,可確定這是西夏宮廷用瓷的燒造地,具有西夏“官窯”的性質。出土的典型器物包括高圈足的碗、瓜棱深腹罐等,其胎釉特徵、器型、裝飾等與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的湖田窯相似,即初步判定年代為西夏中晚期。
寧夏在石窟寺專項調查工作中,全面掌握了我區石窟寺的基本情況、保護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編制了全區石窟寺文物名錄,全面梳理了石窟寺安全防範風險,逐步實現了安全防範全覆蓋。形成的調查工作報告,對石窟寺保護提出政策和措施建議,為構建科學有效的石窟寺保護體系提供基礎資料和依據,進一步提高了石窟寺保護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研究水準。
寧夏彭陽縣紅河流域區域系統考古調查工作自2017年開始持續至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新發現35處新石器時代遺址,42處歷史時期遺址。紅河古稱陽晉川水,隋唐時期稱洪(橫)川河,後演變為今名,為涇河支流。通過考古調查發現該流域自史前以來文化遺存就非常豐富,有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等。另外在該區域發現有先周、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縣域內大量分佈西戎的墓葬,是戎人的傳統居住地,也是探究周戎、秦戎、周秦關係的重要區域。
為做好“一河三山”的保護和完成好深挖黃河文化內涵等任務,同時為全面深入了解羅山地區古文化遺存的面貌等學術問題,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羅山地區實施系統的考古調查工作。通過考古調查,共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點4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點39處、歷史時期遺址點16處,填補了羅山地區考古空白。羅山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發現對進一步探索寧夏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分佈、人群遷徙等問題提供了新線索,密集的新石器時代遺存的發現對研究寧夏中部地區與周鄰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關係提供了新材料。
近年來,寧夏始終保持著與國內外考古機構、專家通力合作的機制,國內外20多家專業考古機構參與寧夏的考古學研究,豐富了寧夏區域文明在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豐富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寧夏考古在中華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有哪些重要貢獻和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考古工作者積極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項目,相繼開展了靈武水洞溝遺址、青銅峽鴿子山遺址、隆德沙塘北垣舊石器時代遺址、周家嘴頭新石器時代遺址、彭陽姚河垣商周遺址、鹽池張家場漢代城址、賀蘭山蘇峪口西夏瓷窯址、固原開城安西王府元代遺址等考古發掘項目。開展了彭陽紅河流域、六盤山東麓、羅山區域系統考古調查和石窟寺專項考古調查研究項目。其中,2個項目同時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2個項目入選“中國考古新發現”、2個項目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在考古發掘研究的基礎上,建成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水洞溝遺址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立項。
持續推進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先後出版考古報告、學術論文集40余部。《西夏六號陵》榮獲2013年度全國文化遺産十佳圖書;《水洞溝:2003~2007年度考古發掘與研究報告》榮獲“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研究成果金鼎獎;《胡漢之間——“絲綢之路”與西北歷史考古》榮獲全國文博考古最佳論著。《須彌山石窟考古報告·圓光寺區》首次在考古調查工作中引入數字化技術,為石窟寺考古報告編寫樹立典範。持續加強出土文物保護,相繼組織開展同心倒墩子、王大戶青銅器修復保護項目,固原南垣M1401墓葬出土壁畫和固原城西墓地出土金屬質文物等文保修復項目,修復保護了一批珍貴文物。
在新時代寧夏考古取得的重要成就中,靈武水洞溝遺址、青銅峽鴿子山遺址、彭陽姚河垣遺址、鹽池張家場城址、賀蘭山蘇峪口瓷窯址、固原開城安西王府遺址,因其多樣的文化遺存和獨特的學術價值聞名于考古學界,對於深入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展歷程,豐富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具有重要意義。
任重道遠 研無止境
今後,寧夏考古將著重推進新石器考古、商周考古、西夏考古等重大考古課題的研究,充分闡釋寧夏地域在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和地位,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成果展示宣傳,發揮考古研究在文化遺産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加強重點考古課題研究與闡釋。圍繞“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編制重點地域及專題考古規劃和計劃。依託寧夏獨特的歷史演進軌跡和文化資源稟賦,重點開展以舊石器時代考古為代表的古人類史研究,以新石器時代考古為代表的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以商周、秦漢遺存考古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發展研究等重大考古研究項目,揭示闡釋寧夏在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過程中的歷史地位,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貢獻力量。加快考古科研成果産出,推進考古資料整理和成果出版。加大文物考古資料整理研究力度,發表考古簡報、研究論文,出版考古報告、研究專著。編寫文物考古通俗讀物,更好傳播文物考古和歷史文化知識,充分發揮文物以史育人的作用。
持續開展科技考古。加強現代科學技術在考古中的應用,鼓勵多學科多領域協同合作,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緊密合作,推動科技測年、環境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DNA研究、有機殘留物分析等科技考古分支發展。開展考古現場文物保護、資訊提取和實驗室考古技術攻關,提高對出土文物的第一時間保護能力。
加強考古能力建設。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動考古學科建設,促進考古人才培養。大力發展數字考古,提升考古資訊採集管理、綜合分析和研究應用水準。開展出土文物數字化保護修復工作。實施考古檔案資料數字化建設,提升考古成果轉化利用效率。
大力發展公眾考古。推動考古現場定期向公眾開放,廣泛開展考古教育和考古體驗。舉辦考古知識公益講座,充分發揮考古的公益性和教育科普功能,推動考古成果進校園。推出考古夏令營、研學、志願者社會實踐等活動,擴大考古工作公眾參與度。整合傳統媒體、新媒體和自媒體資源,聚焦考古發掘、文物保護修復、考古和文物知識普及等主題,構建文物考古全媒體傳播模式。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經過幾代寧夏考古人不懈努力,一系列重要的考古發現揭示了寧夏地區、乃至西北地區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寧夏考古人將始終秉持嚴謹求實、艱苦奮鬥、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馬 強 王武恒)
來源:寧夏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百年考古熠熠生輝 奮進新程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