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保護點“活”起來 成都雙流楊家祠堂“城市記憶微網志物館”開館
昨日,成都雙流西航港街道主辦的楊家祠堂“城市記憶微網志物館”開館,現場還舉辦了“古今傳承·陶器江安”展陳活動。楊家祠堂始建於民國時期,佔地面積100 余平方米。走進祠堂,穿鬥式磚木結構十分搶眼,尤其是單檐懸山式屋頂,上鋪小青瓦,房屋正脊、垂脊均用燒制的花格磚裝飾,脊兩端有脊獸。木雕門窗具有川西民居的特點,主要雕刻有歷史人物、鳥雀、瑞獸、花卉等圖案,內容豐富,雕工精細。
活動現場,參觀的居民絡繹不絕。祠堂左邊展列的是用玻璃箱保護起來的傳統古陶器,右邊則是新近創作的現代陶器工藝品。
非物質文化遺産—江安土窯燒制技藝傳承人馮大波説:“我們結合了以前的日用陶和現在的藝術陶,通過微雕技藝,創作微型陶器,同時結合現在的雕塑技藝做大型的器具,將參觀性和實用性結合在一起,製作實用器皿,讓非遺技藝傳承到所有的民眾,做到人人體驗、人人傳承。”
“把藏在社區市民手中的歷史文化資源整理展示出來,讓廣大市民增進獲得感,這是讓文物活起來的最佳方式,街道花小錢辦大事,辦市民喜歡的大事,政府盡心,讓市民盡興,何樂而不為呢?”參觀現場,一位資深的玩友這樣評價。
“這對西航港街道在非遺文化的歷史傳承,以及進一步挖掘西航港街道的歷史文化都得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西航港街道文化服務中心主任李利表示,楊家祠堂作為西航港街道的文物保護點,街道利用這個空間打造了“城市記憶微網志物館”,收集各社區匯集的老物件及非遺作品進行展示。
下一步,楊家祠堂“城市記憶微網志物館”將與西航港街道蓮花社區“川齒記憶”博物館結合起來,推出文旅研學線路。街道還將推出數字化影藝廳、青瓦巷戲院等沉浸式演藝新場景,做優“幸福宜居城”基本功能,形成“以德潤心、以文化人”的發展願景。(王凡、實習生鄧蕓)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讓文物保護點“活”起來 成都雙流楊家祠堂“城市記憶微網志物館”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