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只為滿足住院患者所需所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傾聽人民呼聲。”

如何讓住院患者在遭受病痛的脆弱時分,擁有一份源於診療品質的安全感,一份源於診療服務的舒適感,一份源於診療流程的便捷感,是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開展以來,醫療機構不斷進行自我檢視的重點內容。

多而全、細而精的綜合住院服務究竟什麼樣?在醫療機構的有益探索中,這一畫面正被逐漸勾勒出來。

“患者體驗可能完全不同”

術後急性疼痛是住院手術患者最為常見、最先體會到的不適症狀。若急性疼痛發生初期沒有及時干預,有可能進展為慢性疼痛。研究表明,小至腹股溝疝修補術,大到體外迴圈等大手術,均可發生慢性疼痛,持續疼痛可達半年甚至數十年。

隨著臨床對術後疼痛的認知逐步加深,對術後疼痛的干預已不只是藥物治療,還需要外科、麻醉科、護理及患者本身之間的協作管理,正所謂“系統的問題還需協作幹”。這與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所提出的“積極探索建立疼痛管理新模式”相契合。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病區,患者老于手扶輸液架在樓道內溜達。輸液架上,懸挂著自控鎮痛泵,感覺疼痛難忍時,老于就會按壓鎮痛泵上的黃色按鈕,加一次藥。

“相較于持續給藥泵,自控鎮痛泵的主要優勢在於,患者可根據疼痛程度自主給藥,不需等待處方下達和藥物準備。”該院麻醉科主任馮藝告訴記者,患者親自參與疼痛治療後,鎮痛滿意度顯著提高。

麻醉科護士王甜看見老于,快步上前,做起了疼痛評估。“疼痛強度由弱到強,按0到10打分,您給我個分數。”“2分吧,今天不怎麼疼了。”老于回答,並提出想撤除鎮痛泵。

對老于這樣攜帶鎮痛裝置的患者,每日至少要進行1次隨訪,這被麻醉科護士們稱為“巡泵”。“主要有3個任務:核對,評估,反饋。”麻醉科護士長何苗解釋,“巡泵”護士要核對鎮痛裝置的工作狀態,評估患者的疼痛強度、生命體徵、治療相關副作用等;當評分≥4分、患者要求疼痛治療時,“巡泵”護士要及時把資訊反饋給麻醉醫生。

鎮痛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阻止疼痛傳入腦內,讓患者儘量感知不到疼痛。而減少疼痛的發生,考驗著外科醫生的水準。

“術後急性疼痛的産生,其根本原因是手術創傷。手術精細化、微創化一直是院內考核的重要內容。”乳腺外科程琳主任醫師説,一方面,以小切口替代大切口,將顯著降低疼痛程度。比如,傳統開胸手術需要擴張肋骨,以便外科醫生直視病灶;而胸腔鏡手術的熟練應用,大大減少了對肋間神經的牽拉和壓迫,患者疼痛程度自然減輕許多。另一方面,對相鄰重要神經的保護越到位,患者術後的痛感就越輕微。比如,乳腺手術要避免肋間臂神經、臂叢神經等相關神經損傷,儘量使切口方向與皮神經走向平行等,這對減少術後疼痛具有關鍵作用。

近年來,程琳有個很明顯的感受是,外科醫生與麻醉醫生的配合更為緊密了。“過去,外科醫生與麻醉醫生僅在術中協作;而現在,外科醫生與麻醉醫生、護士共同制訂圍手術期疼痛管理策略。麻醉醫生需要了解外科醫生手術操作情況,考慮鎮痛技術對術後康復的影響,最終制訂最佳鎮痛方案。”程琳指出。

老于之所以在術後次日就能下床活動,正是得益於多學科多模式的鎮痛管理。“按照要求,術後當日,患者要能下床活動;下不了床,要麼就是疼痛,要麼就是因藥物治療而産生了諸如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如果遇到此類情況,必須調整鎮痛方案。”何苗介紹,醫院現以鎮痛效果確切、全身副作用輕微的神經阻滯作為基礎鎮痛方式,必要時聯合應用藥物治療。鎮痛方案的調整,使患者術後相關副作用的發生率由30%降至8%以下。

為評價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的實施情況,醫院更加注重開展鎮痛滿意度調查。

“總體滿意度在95%左右。”馮藝分析結果發現,疼痛評分與鎮痛滿意度並不完全相關。“有些患者的疼痛評分是6~8分,但鎮痛滿意度仍在95%以上;有些患者的疼痛評分僅為2分,而鎮痛滿意度卻低於90%。”馮藝認為,這一結果説明,除軀體感受外,患者的心理感受同樣重要。比如,患者非常在意呼叫護士後是否被及時應答,以及醫務人員對疼痛不適的關注程度等。

“我們有過計算,從患者按響呼叫鈴,到護士通知手術醫生,再到呼叫麻醉醫生,最後麻醉醫生就位,整個過程要花費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的時間。”對此,馮藝提出新的設想,“下一步,我們計劃搭建遠端監測終端,用以監測患者按壓鎮痛泵啟動鍵的次數。比如,1小時內按壓了3次,就意味著患者痛感明顯。這一資訊傳遞至終端後,在患者下次按響呼叫鈴前,我們就派護士到患者床旁,這樣一來,患者體驗可能完全不同。”

“此次住院,感受最好”

“此次住院是為了接受化療。辦理完住院手續,主管醫生就給安排檢查、化療,護士全程關注;第二天,就出院了。此次住院,感受最好。”近日,在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日間診療中心接受化療的患者老嚴表示。

日間診療,即醫院通過服務流程和管理模式再造,使傳統需要住院多日的治療或手術縮短至24小時內完成。近年來,作為一種新型醫療模式,日間診療在大型醫院迅速推開,顛覆了“住院少則三五天,多則半個月”的固有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型醫院“一床難求”的窘境。

“目前,醫院可開展的日間化療病種有肺惡性腫瘤、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結直腸惡性腫瘤、乳腺惡性腫瘤等15種;日間手術有疝修補術、乳腺腫塊切除、取除骨折內固定裝置、結直腸息肉切除等30余種。”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張浩軍告訴記者,日間診療病種一樣可享受醫保報銷政策;與此同時,住院起付線降低,有效節約了醫療資源,提高了床位週轉率。未來,部分三級、四級手術也將納入其中。

住院時間縮短,住院服務會不會打折扣?這是不少患者的擔憂。懷著同樣的疑問,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自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多地醫院科學調度與利用院內資源,使門診、病房、日間手術室各環節緊密銜接,並聯合多科室開通綠色通道,使各項術前檢驗、檢查快速出具結果,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更週全的服務。

6月12日早8時剛過,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外科日間病區,因膽囊結石引發急性膽囊炎的洪先生正辦理入院手續。前一天,洪先生到醫院門診就診。醫生告知他符合日間手術納入標準,並給開了預約住院證。隨後,洪先生做了術前檢查和評估。

10時,洪先生被送入手術室;10時30分,手術開始;11時,手術結束……回到病房,洪先生經清醒狀態評估、術後噁心嘔吐評估、疼痛評估後,被告知狀態良好。之後,醫務人員邊講解邊鼓勵,指導他嘗試進食和下床活動。

下午2時30分,洪先生已活動自如,經再次評估後達到出院標準。“回家當晚,我按照醫囑口服止痛藥,睡得挺安穩;術後兩天,我就返工了;術後第7天,拆除紗布。”洪先生告訴記者,出院前,有醫務人員指導康復;出院後,有專員定期電話隨訪。

除診療效率外,患者最關注的是診療安全。

在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日間手術已涵蓋36個專業249個病種758種手術術式,佔全院擇期手術的52.54%。數字的背後,是醫院對日間手術病種、術式、手術醫師資質的嚴格把控。

鄭州市日間手術管理質控中心副主任委員、鄭州中心醫院日間醫療管理辦公室主任展翔介紹,該院成立專職部門,持續完善患者評估、手術風險應急預案、標準化服務流程SOP等標準;並從管理、醫療、院感、護理、麻醉5個專業抽取相關專家,對目錄病種、手術實施、醫療品質安全、流程節點、圍術期管理等重要環節進行質控,使圍手術期診療路徑更清晰、操作標準更統一,避免因醫務人員個人治療經驗和方法的不同而導致結果的差異。

“下一步,計劃拓展更多病種和術式,結合醫保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給予日間手術的政策支援,有效控費,嚴格把控在院時長,爭取實現住院總時長小于12小時的目標。”展翔説。

“滿意度自然就上去了”

細微之處見真章。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治療環節,卻能帶動患者感受的整體提升。

“既往普遍認為營養治療只是輔助治療,對臨床結局作用甚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臨床營養科姚穎主任醫師指出,“近年來,臨床營養科所參與的特定病種及疑難危重症和大手術年會診量,已由2018年的1000余人次增長至2022年的5000余人次;通過與器官移植研究所、胃腸外科、膽胰外科、腎內科、呼吸內科等10余個科室開展多學科診療,越來越多的患者在營養干預中加速康復。”

姚穎最近一次的深刻體會,來源於參與一名腎移植術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的經歷。“患者當時渾身乏力、嘔吐劇烈,稍加活動就胸悶氣短,心肌梗死後又出現了急性腎損傷,雙腿腫得厲害,體重驟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無法在控制液量的前提下確保基本能量的攝入,很可能導致移植腎功能喪失……”姚穎回憶,關鍵時刻,臨床營養科及時介入,經營養風險篩查、評估後,決定通過營養五階梯療法進行治療。

“臨床營養科準備了重量配比精確到克的腎病型腸內營養製劑,同時予以補充性腸外營養治療,依據腸道耐受情況及時調整腸內營養方案,在保證能量攝入的同時減少液體攝入,並通過實時監測肝腎功能、血清前白蛋白、血糖、血脂等指標變化,動態調整患者機體所需的各類營養物質。”姚穎説。

3個月後,該患者的移植腎功能趨於穩定,各項指標得到了明顯改善。“從吃不下到有胃口,從動不了到能走路,從大喘粗氣到呼吸平穩……變化太明顯了。如果沒有及時而有效的營養治療,我的身體情況絕不如現在,移植腎很可能也保不住了!”這名患者表示。

“營養治療介入後,患者並發癥少了,病症輕了,住院時間短了,醫療成本也降低了,滿意度自然就上去了。”姚穎感慨,有時,一些容易忽略的細枝末節,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關鍵作用。

從業多年的神經內科護士長黃海珊對此深有同感,“過去,無論是患者、護士,多是關注疾病治療本身。而現在,從滿意度調查結果來看,僅進行軀體護理已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也不利於疾病康復。醫護人員更看重服務細節上的品質提升,患者更期待得到兼顧身心健康的整體護理”。

多數住院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鬱等,如何發現並識別患者的不良情緒?“心情溫度計”的運用是第一步。“它相當於一個心理評估系統,為護士進行心理護理提供決策參考。”黃海珊打開一台平板電腦邊演示邊解釋,“綠、黃、橙、紫分別代表心理狀況良好、輕度情緒困擾、中度情緒困擾、重度情緒困擾4個評估等級。通過對患者睡眠情況以及緊張、自卑、易怒、憂鬱等情緒進行評估,我們採取不同的干預措施。”

在該院神經內科一病區病房,66歲的患者黃阿姨此前一聽到“磁共振”幾個字,要麼吼叫,要麼蜷縮在一角,十分抗拒此檢查。

“黃阿姨因腦出血入院。入院時,‘心情溫度計’提示,她存在中度情緒困擾。護理團隊密切關注,最終發現她是患上了幽閉恐懼症,形似太空艙的磁共振設備正是誘因。”黃海珊説,“若不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黃阿姨的情緒反常很可能干擾醫生的病情診斷。”經心理調適,黃阿姨在進行磁共振檢查前再未出現緊張、胸悶、心悸、恐懼等不適。

雙頰瘦削,顴骨撐著一層薄皮,這是前不久經“心情溫度計”評估為中度情緒困擾的22歲厭食症患者玉兒(化名)留給黃海珊的第一印象。“當時,玉兒體重僅有28公斤。雖然吞咽功能正常,但由於長期過度追求‘以瘦為美’,她總認為自己比所有人都胖,覺得自己在生理上無法吞咽。”黃海珊説。

在玉兒住院的1個月裏,不提“減肥”“胖”“圓”等字眼是黃海珊和護理團隊共有的默契。在黃海珊看來,“護理厭食症患者,不能苛責與刺激,而要客觀告知其真實病情,通過充分溝通找到心理癥結”。

如今,玉兒的體重提高至31公斤,食欲逐漸恢復。“住院期間,護士姐姐的寬慰是一劑良藥,她們的話,總能説進我心裏。”玉兒説。

來源:健康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只為滿足住院患者所需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