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農業經濟形成與結構演化面紗揭開
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技史與科技考古係教授楊玉璋團隊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利用炭化植物遺存分析方法,結合系列樣品的高精度碳—14(AMS—14C)年代測定,對中原地區代表性史前遺址長葛石固仰韶文化時期人類農業模式進行了研究,首次明確了中原地區史前農業經濟形成的準確時間。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考古學國際雜誌《考古與人類科學》上。
仰韶文化中晚期是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關鍵階段,以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為核心的中原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這與該區域距今6000年以來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及多元結構農作物種植制度的形成密切相關。然而,由於缺乏可靠的植物考古材料和準確的年代數據,目前考古學界對於該區域仰韶時代農業經濟形成的具體時間和結構演化過程等尚不清楚。
研究顯示,石固遺址仰韶文化時期浮選土樣中發現的可鑒定炭化植物遺存以先民種植的粟、黍、水稻3種農作物以及各類田間伴生雜草種子為主,其中,又以黍、粟兩類旱地作物為主,水稻比重較低。這一結果與中原地區裴李崗文化時期先民以採集漁獵為主的模式有著顯著區別,表明以粟、黍兩類旱地作物種植為主的農業生産已經成為石固先民獲得植物性食物資源的主要方式,中原地區在距今6400年以前已經確立了農業經濟的主體地位。從炭化水稻遺存的出現情況看,水稻在距今6000年後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其絕對數量顯著下降,粟、黍在農業結構中佔據了絕對的主體地位,結合古環境研究相關成果,造成該變化的原因應與當時氣候環境的惡化有關。
該項研究首次明確了中華文明起源核心區中原地區史前農業經濟形成的準確時間以及仰韶文化時期稻粟兼作農業經濟結構的演化過程及其可能驅動因素,為重建中原地區史前人類生業模式演化、探索中原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在史前社會複雜化進程及文明起源過程的作用等提供了關鍵性材料。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史前農業經濟形成與結構演化面紗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