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妙手匠心,千年彩塑再現華彩

古剎中,一尊尊佛像歷經千年歲月,依然惟妙惟肖;石窟裏,壁畫經風沐雨,依然色彩明麗……山西彩塑技藝非遺傳承人史延春帶著修復團隊,長期奔波于山西各大古老寺院之間,以匠心抵抗時間對文物的侵蝕,用手中的工具和心中的熱忱,讓古老的彩塑雕像千年後再現華彩。

彩繪泥塑(簡稱彩塑)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雕塑藝術的重要形式之一。如果説中國古代彩塑前半生的輝煌體現于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中北魏、隋、唐的作品,那麼自唐迄清的作品中,山西彩塑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史延春與彩塑的緣分始於家學傳承。他出生於遼寧一個民間藝術世家,曾祖父是清末遼西地區的知名民間藝人,擅長寺觀彩塑、壁畫藝術。“我從小跟隨祖父和父親學習彩塑、壁畫技藝,逐步培養起了對傳統彩塑藝術的興趣。”史延春説。1998年,應山西省長治市文物主管部門邀請,史延春與父親在長治法興寺探索性地復原了一尊宋代風格的彩塑圓覺菩薩像,自此開啟了他的彩塑修復生涯。

“一些古代彩塑雕像丟失了、毀壞了,或是有部分缺失、破損,我們就會進行復原和修補。”史延春説,文物修復講究最小干預文物原狀,做到即使修補的部分被拿掉,也不會對雕像整體産生破壞。

史延春透露,每個項目的具體要求不同,但在修復前都需要做大量準備工作,包括查看各種文獻、圖片資料等。然而因年代久遠,一些雕像並沒有留下資料,如何進行修復呢?“即使沒有直接的資料,也會有很多間接參考。”史延春説。他以雲岡石窟第十號窟佛造像的重塑為例,當時第十號窟的主佛像已經毀掉,團隊便根據周邊窟的佛造像風格進行重塑。“這需要很多實地考察,了解時代背景、地域藝術風格、造像者的藝術手法等。有了全面的認識,才能開始修復。”他説。

從事彩塑藝術工作30餘年,史延春主持完成了雲岡石窟、大同華嚴寺、長治法興寺、五台山殊像寺等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彩塑修復與重塑項目。

長期與大量古代彩塑接觸,讓史延春增進了對傳統藝術的理解。在參與文物修復工作的同時,他還堅持雕塑創作,推動彩塑藝術活態傳承。他的雕塑作品不僅體現了傳統彩塑的技藝之美,還充滿詩意,具有現代性,呈現出東方美學與人文精神。前不久,史延春彩塑藝術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彩塑是東方獨有的藝術語言。”史延春説。為了傳承彩塑技藝,他一方面延續帶徒授藝的模式,另一方面積極將中國傳統雕塑教學引入高校。近年來,史延春先後受邀在南京大學、魯迅美術學院等開設傳統造像藝術課程,並擔任景德鎮陶瓷大學客座教授和碩士生導師。“要讓年輕人看到我們古人精妙的、帶有東方韻味的傳統雕塑。這是一個深入了解民族文化藝術的過程,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的一種方式。”他説。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妙手匠心,千年彩塑再現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