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壯族天琴 跨越時空的天籟之音

天琴是壯族古老的彈撥樂器,是駱越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民間稱之為“鼎叮”,因與壯族古老民俗活動“天”有關,故得名天琴,主要流傳于廣西西南部的龍州、憑祥、寧明和東興等地。2021年,壯族天琴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天琴據説産生於秦漢時期。相傳古時候,左江流域一連三年大旱災,河流乾枯,田地乾涸……住在今龍州縣金龍鎮潛龍洞的“將千金”三天三夜祈求蒼天降雨,“天”為“將千金”的精神所感動。第三天晚,昏迷中的“將千金”得到老天翁給其送來葫蘆、桃棓和兩根長鬍子。“將千金”醒來便按老天翁的提示做成了“鼎叮”,彈著它求天降雨,神奇的是蒼天果然降雨……此後,“鼎叮”便成為壯族先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演奏器樂。“‘將千金’求雨”産生天琴的神話,與遠古神話《羿射九日》相似,蘊涵的是古老先民在大難來臨之際不畏懼、不退縮、不逃避,勇於向自然災害挑戰和抗爭的不屈不撓的精神。

天琴形制有固定式和拆裝式兩種,由琴桿、琴頭、琴軸、琴筒、琴面、琴碼和琴弦組成。琴桿長約112釐米、寬5釐米,背面為半圓柱型,弦面為平。琴頭雕刻著龍頭或鳳頭等圖案。琴頭下的軸槽設兩個弦軸,琴桿下端插入葫蘆。琴碼為梯形,可木質也可竹制。琴筒用葫蘆下半部製作,切面粘以青銅木薄板作筒面,在琴桿插入琴筒處兩側分別開七孔梅花狀散音孔。民間傳統天琴選用葫蘆、桃木、桑木、青桐木等為製作材料,基於人們認為瓠、桃、桑、桐具有驅邪等意蘊。

天琴為二弦琴,內弦與外弦為四度或五度定弦。民間定弦並無固定的標準音高,音域可達兩個半八度以上,但通常多使用中低音區的一個八度,即人聲吟唱所用的音域範圍。天琴有著較豐富的表現力,常用單音、雙音、打音、長音、頓音和滑音等演奏技巧,尤其用中音和低音演奏兩個對比聲部時效果更佳。可以表現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擅長演奏歡快和抒情的曲調。彈奏姿勢主要有站立彈奏和盤坐彈奏兩種。彈奏方式可獨奏、合奏或伴奏。獨奏時稱為“彈天”,彈奏的是兩個聲部。伴奏山歌時稱為“唱天”,演唱的山歌聲與天琴伴奏聲可構成二聲部或三聲部。單個為獨唱者伴奏或個人自彈自唱時稱為“獨天”,邊彈邊唱邊跳的叫“跳天”。天琴音色圓潤明亮,音韻豐富,音域寬廣。低音區粗壯厚實,中音區甜美圓潤,高音區尖細緊張。隨著雙音、打音、頓音、滑音等彈奏技巧的變化,低音弦顯出強勁有力,高音弦歡快活潑,節奏簡潔明快、輕盈跳躍,彈奏出天籟之音,蘊含神秘氣息,極富古壯民族的韻味。

早期的天琴主要用於民間的傳統儀式活動,是一種具有法器性質的樂器,成為人們溝通天地、神靈的橋梁,傳遞人們的美好祈求和願望,使人們的心靈獲得慰藉。天琴在民間傳統儀式中主要有《跑馬曲》《放雁》等3個調式。唱詞主要是流傳在民間的唱詞總匯《塘佛》唱本,其採用傣音古壯字與漢字混合記錄,這在中國少數民族古籍中獨樹一幟,因此被學界譽為“天書”。

“天書”是壯族天琴文化的內核,內隱著壯族先民多元的祈福信仰儀式,積澱著壯族先民豐富的民俗文化信仰,保留著壯族原生態文化的淳樸和純真,折射著壯族先民獨特的理性思辨、心理結構和生命觀念與倫理道德等精神哲理,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少數民族精神的融合體現。

1985年,范西姆、梁紹武等民族音樂家到龍州縣金龍鎮作民間樂器調查時發現“鼎叮”在民間的“做天”儀式,將其以天琴之名編入《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樂器》《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之中。2003年8月,范西姆、梁紹武等民族音樂家應龍州縣政府的邀請再到龍州,為挖掘天琴文化、打造天琴品牌進行深入調研,合作創作了《唱天謠》,並指導當地樂器製作人秦華北對傳統天琴進行改良,使民間作為簡單伴奏的“鼎叮”變成了能作彈奏樂曲的現代天琴。同年11月,新組建的龍州天琴女子彈唱組合帶著天琴登上了第五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舞臺,獨特的琴聲、動聽的旋律與別樣的山歌聲巧妙融合,猶如天籟之音從深谷飄然而至,使天琴一炮打響,一夜間走進大眾視野,海內外多家媒體對龍州天琴女子彈唱組合進行全方位報道,激發了學術界與藝術界對天琴的熱情。

龍州天琴女子彈唱組合應多個高校和舞臺節目的邀請,她們帶著天琴上京城、走南北、赴港澳、出國門,先後到區內外多所高等院校作天琴藝術表演,遠赴奧地利、泰國、越南等國家演出,參加多個電視節目和藝術比賽並獲獎。2007年,龍州縣被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天琴藝術之鄉”。

龍州天琴文化聲名鵲起,區內外各類學校和文藝團體掀起了學天琴、演天琴的熱潮,龍州縣新華小學、民族中學率先開辦了天琴興趣班,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等高校也開設了天琴藝術選修課。龍州的“天琴郎”李恩平成立天琴郎藝術傳媒有限公司。一批天琴興趣班、天琴演藝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天琴終於由偏僻的山村走進了繁華的都市,由社會走進了學校,揭開神秘面紗走向廣闊舞臺。

然而,文化的産業化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探索性的過程。天琴文化在産業化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文化一樣經歷了順應、整合、建構3個階段,努力實現創新、再造、再生産。今年,壯族天琴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端午特別節目,由廣西藝術學院天琴樂隊帶來的天琴彈奏《月光情緣》,讓這一壯族文化瑰寶在傳統節日中重新綻放光彩。接下來,我們的天琴如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想,需要深挖天琴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神特質,把準現代社會發展和現代年輕人對文化的更高需求,繼續整合與天琴文化相關的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建構新的傳承模式、發展模式。淺略認為,或許可以在藝術創作、傳承團體、文旅融合、市場需求、學術研究等方面,努力為天琴文化的發展尋覓更新更廣的出路。

藝術創作方面,包括天琴形制、彈唱曲、唱詞等。如今,天琴已實現了形制的改良創新與再生産。諸如秦華北把天琴創新為高音天琴、中音天琴、低音天琴與電聲天琴4個品種。電聲天琴的成功製作,融入搖滾樂隊彈唱,順應當代舞臺表演需求,可迎合現代青少年的口味。天琴彈唱曲需要將傳統儀式彈唱曲和符合舞臺彈唱曲創新融合發展。民間傳統儀式彈唱曲深沉優美,歡快活潑。《唱天謠》的曲子便是范西姆吸收傳統儀式彈唱曲原生態元素創作出來的。可根據現代潮流元素和青少年的審美需求,吸收民間傳統優秀的音樂元素,保留天琴原汁原味的底蘊,以“傳統底蘊+創新改編”創作適合當代年輕人口味的天琴彈唱作品。

傳承團體方面,社會傳承重在藝術團體與學校傳承。如今,區內成立了多個天琴藝術演藝團體,如龍州縣天琴藝術團已變為天琴藝術傳承中心,還有美女村天琴藝術表演隊、天琴夢團隊等。一些中小學與高等院校也開辦了興趣班或組建團隊。今後,仍需借著非遺文化進校園的東風,把天琴藝術融入藝術培養的高水準,並進一步提升傳承團體的藝術水準。

文旅融合方面,文旅興盛為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帶來生機活力。左江流域積澱著豐富的民俗文旅資源,諸如同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壯族儂峒節,有著獨特的民族風味和豐富的民俗活動,也與天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天琴可以成為其中重要載體,融入各種特色節慶中,多元化展示壯族天琴藝術的魅力。

市場需求方面,舞臺展演是天琴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天琴藝術演藝團體常有坐等演出任務的情況,缺乏走出去尋找演出機會的主動性。據了解,天琴郎藝術傳媒有限公司培訓了500多名學員,主動與有關單位或企業聯繫,承接天琴演出服務,試水市場初見成效。然而,放眼全區,仍需要形成品牌的天琴演藝團體,才能真正走得出國門,登得上更高端、更廣闊的舞臺。

學術研究方面,文化研究成果對文化的傳播同樣不可小覷。與鄰國越南相比,我們的天琴文化研究論文略勝一籌,但研究專著或文集遠比他們少。學術界研究的內容主要有天琴的歷史淵源、形制製作、民間功能、文化變遷、傳承保護、非遺申報等,忽略了對天琴民間唱本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所折射的民族精神的研究,仍需深挖天琴文化的內核,為天琴品牌打造增厚人文底蘊。諸如天琴唱本《塘佛》,仍需學術界、音樂界進行深層次研究,讓天琴唱詞蘊涵的文化精髓能融入現代音樂的創作之中。

研究壯族天琴文化藝術,需要“取之精華,棄之糟粕”,挖掘汲取其蘊涵的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弘揚其所折射的寶貴民族文化精神。這對了解壯族文化內涵、弘揚壯族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來源:廣西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壯族天琴 跨越時空的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