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非遺講故事丨鏨銅雕刻:千錘萬鏨凝匠心
右手緊握小錘,左手捏住鏨刀,一敲一挪、一重一輕,伴隨著“叮叮”的敲擊聲,鏨刀一筆一筆劃過銅板,留下道道細密的凹痕,一隻栩栩如生的小鳥躍然銅板之上。
“雕刻動物時尤其要注意細節,要盡可能還原它真實的皮毛紋路、動作幅度,這樣才能有逼真的效果。”在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黃俊軍正在給公司的匠人們傳授鏨銅雕刻的技巧。從小生長在這座因銅聞名的城市,黃俊軍從事鏨銅雕刻至今已有36年。
黃俊軍正在進行鏨銅雕刻工作。新華社記者萬象 攝
鏨銅雕刻是指利用銅的延展性,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用鏨刀在銅器物上刻劃出各類圖案。貴溪鏨銅雕刻技藝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2021年,貴溪鏨銅雕刻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據黃俊軍介紹,完成一件銅鏨刻工藝作品,需用150多種不同的鏨刀和勾、落、串、點、臺、壓、採、絲等10多種方法,通過在銅器上不同力度、角度的敲擊,創作出深淺不一、紋路各異的圖案,最終讓扁平冰冷的銅板變得柔軟生動,成為精美逼真的作品。
黃俊軍自幼與銅為伴。從上小學開始,黃俊軍就經常“泡”在爺爺的銅匠作坊裏,為爺爺製作銅器打下手。他從小就默默立下志向,不能讓如此精緻的技藝失傳。高中畢業後,黃俊軍向民間老藝人學習銅鏨刻技藝,後從事國外工藝品代加工工作。
從需要照著圖紙反覆思考鏨刻技法到輕車熟路駕馭各種繁複紋飾,從初出茅廬的學徒變成獨當一面的技術總監,不少客戶慕名而來,專門訂購他的作品。隨著訂單量持續增加,黃俊軍開始思考,如何將現代元素融入傳統手工藝品,滿足當代消費者的需求。
黃俊軍總結多年經驗,探索出“前期制胚採用現代鍛壓技術,後期鏨刻工藝保留傳統人工”的生産工藝。
“這樣一來,現代工業與傳統技藝相結合,生産出來的産品既傳承了純手工古典金屬裝飾藝術的時代風格,又體現了規整、標準的現代工業美學。”黃俊軍表示,技術改良後,製作一個銅胚的時間從近兩天壓縮到30分鐘。如今,團隊已開發生産出茶器、文器、家居裝飾等三大系列400多個品種的銅鏨刻工藝品,年均銷售額達6000萬元。
為讓鏨銅雕刻技藝發揚光大,黃俊軍一直注重培養新生代技藝人才,目前已結出豐碩成果。他培養的200多名匠人中有28人獲中級工藝美術師職稱,還有2名江西省“能工巧匠”、5名鷹潭工藝美術大師、2名鷹潭銅都工匠。
銅板之上,鏨刀之下,黃俊軍與一批批鏨刻匠人在上萬次敲擊中,創作著唯美大氣的作品,也展現出精雕細琢的濃濃匠心。“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參與到鏨銅雕刻中來,讓這門古老技藝不斷煥發出時代光輝。”黃俊軍説。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聽非遺講故事丨鏨銅雕刻:千錘萬鏨凝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