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30年30人 | 陜汽原董事長張玉浦讓西安經開區汽車産業發展一路生花”
1984年新中國成立35週年閱兵式上,32輛陜汽軍車駛過天安門廣場,完成第一次亮相。截至目前,陜汽也成為唯一6次參加大閱兵的重型軍車生産企業。
坐落于西安經開區的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陜汽控股),不僅是我國重型軍車的主要研發生産基地,也已發展成為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製造業企業。
“20年前,我駐足經開區,在心中繪就陜汽新基地壯闊藍圖。20年後,一座現代化大規模的國際一流商用車産業園赫然矗立。”陜汽控股原董事長張玉浦笑著説,皺紋在他臉頰上舒展開來。雖已年過八旬,但一雙眼睛仍深邃明亮、目光堅定,也透露著老廠長不變的信心。
曾兩次扭轉陜汽弱勢局面
他被視為汽車行業傳奇人物
“沒有張玉浦,就沒有現在的陜汽。”面對這一評價,張玉浦笑著對記者擺了擺手説:“應該説是陜汽人創造了陜汽,我只是陜汽發展歷史上短時間內的帶領者。”
張玉浦曾兩次扭轉陜汽弱勢局面。
1990年,陜汽作為一家三線軍工企業,正站在瀕臨破産的懸崖邊上。彼時的張玉浦是陜汽的第六任廠長。他認為,陜汽最大的問題是人心不穩,所以一上任,滿懷一腔熱血與責任心的他,便制定獎懲分明的工作制度,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帶動大家工作積極性的同時,也為職工樹立信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人心凝聚起來後,陜汽效率大為提高,1991年産量便達到1000輛,僅用兩年,陜汽一舉扭虧為盈,刷新了陜汽20多年的新紀錄。
然而好景不長,受當時汽車工業低迷的大環境影響,1994年至1997年陜汽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1997年,陜汽面臨裁員,時任陜西省省長程安東很關心陜汽未來發展,程安東曾對張玉浦説:“老張,你這樣頂得住嗎?”
張玉浦身為廠長,他深知自己要為幾千名職工負責,為他們解決生存問題,更要讓陜汽活下去。“讓職工去哪兒幹什麼?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些問題在張玉浦心中反覆思量。經過他的各種爭取和努力,沒有一個職工下崗,企業也沒有破産。
新基地落戶經開
不斷創下行業新紀錄
企業渡過危機之後,張玉浦認為當務之急就是要大力研發技術,保持技術自主和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才能讓陜汽保持獨立品牌。
“我要建立一個大型汽車行業規模化的産業,讓陜汽開向世界各地。”張玉浦萌生出這個想法後,當務之急就是解決廠址的問題。
對於企業來講,廠子建在哪兒對於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張玉浦回憶,當時有不少區(縣)向陜汽拋來了橄欖枝,但他還是有著自己的考量。“我們通過大量的實地考察,最終還是選擇在經開區發展,無論是平臺還是工業發展環境,在當時是最好的選擇。”2003年,西安經開區向陜汽提供2000畝土地供其建設新基地。
2004年6月 熱火朝天的新基地建設現場
“一片荒地,草有半人高。”當年站在新廠址的場景,張玉浦還歷歷在目。但彼時一個大型汽車基地藍圖已在他心中繪就,基於紮根行業多年的經驗與前瞻判斷,他大膽做出決定,“還不夠,要我説,2700畝!”
面對這一請求,因各種複雜因素,西安經開區政府及省、市各級單位統籌協調,全力支援。最終,陜汽成為第一家入駐涇渭新城的企業,“北跨”戰略提前落子。
建立2700畝新基地的這一重大決策,使得陜汽在西安經開區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中國重卡界的主流企業,並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可以説,經開區是陜汽的福地!”張玉浦感嘆。
2005年底,陜汽迎來兩件大事:新基地一期建成投産;“西安康明斯”成立。陜汽從此快速發展,當年年産量1.5萬輛,2006年3萬輛超越川汽,2007年6萬輛産量是川汽的2倍,連年翻番,陜汽創下行業新紀錄。在新基地,陜汽2007年的銷售收入也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後來又創造了連續24個月行業增速第一的驕人業績。這些成績都在經開區誕生,也助力著這片熱土的汽車産業鏈不斷發展。
2007年9月28日 陜汽集團産銷超百億慶典
順應時代發展
陜汽和經開互相成就
今年年初,總投資100億元的陜汽商用汽車創新中心及産業鏈項目落戶西安經開區,40余家相關配套企業旋即入局。
作為陜西首個産值過千億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也是西安北跨的“主力軍”,如今的經開區打造了以陜汽控股、吉利新能源汽車為“鏈主”的雙龍頭千億級汽車産業集群,預計到2025年,汽車産業將實現産值1500億元,汽車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提升至30%。
站在“北跨”發展的風口,陜汽不斷擴大産業規模,實現了汽車産業由加工製造向集研發、生産、配套服務為一體的重大轉變,也正是因為有陜汽這樣龍頭企業的帶動,西安經開區得以有實力發展成為陜西省最重要的汽車産業基地。
二十年來,陜汽在西安經開區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23年截至4月底,陜汽國內民品市場累計訂單2.7萬輛、同比增長175%,累計銷售2.3萬輛,市場份額11.8%、同比增長2.5%,份額增長率位居行業第一。
陜汽西安商用車産業園
西安經開區30年的歷程中,陜汽已與之攜手走過20年。張玉浦表示:“陜汽和經開區是共同發展,攜手並進。事實證明,當年的選擇無比正確。我相信,強強聯合之下,雙方將有力推動全省製造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的未來進軍。”(西安經開區)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