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

三部門解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不得變相設定準入障礙 深化法治民企建設

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全國工商聯等負責人介紹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有關情況。

助力民企破除隱性壁壘

不少民營企業反映,一些地方在市場準入、項目招標投標等方面設置了不合理的限制和隱性壁壘,民營企業受到了不平等待遇。

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公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介紹其在幫助民營企業破除隱性壁壘、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方面的針對性舉措。

《意見》指出,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備案、註冊、年檢、認定、認證、指定要求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定或變相設定準入障礙,清理規範行政審批、許可、備案等政務服務事項的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不得將政務服務事項轉為仲介服務事項。

同時,要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框架和政策實施機制,堅持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強化反壟斷執法,未經公平競爭不得授予經營者特許經營權,不得限定經營、購買、使用特許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定期推出市場干預行為負面清單,及時清理廢除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

李春臨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在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方面,持續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對市場準入和退出、強制産業配套或投資、工程建設、招標投標以及政府採購等領域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

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好營商環境

“僅去年一年,國家層面出臺支援中小微企業的政策就達40多項,帶動省級出臺的配套政策文件270多個,切實讓中小微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將繼續完善工作體系、政策法規體系、優質服務體系,持續優化發展環境,為中小微企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對民營企業來説,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立佳表示,為了民營企業“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將一體推進産權平等保護與優化法治環境,深化法治民企建設,推進重大涉企立法;會同公檢法司機關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推動溝通聯繫機制。同時,做實法律維權,建立健全維權服務網路,推進商會調解培育培優行動,提升依託商會化解涉企糾紛的能力。

上千中小企業獲投資基金支援

“截至6月底,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已累計設立31支子基金,子基金募資總規模近900億元,完成投資項目達到1100多個。”徐曉蘭用一組數據展示了政府投資基金帶動作用,通過投資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投資力度。

在擴大中小微企業間接融資規模方面,工信部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擴大首貸、信用貸、無還本續貸和中長期貸款規模,連續6年聯合財政部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政策。

2023年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27.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6.1%,普惠小微授信戶數同比增長13.3%,“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0.4%,比各項貸款增速高9.1個百分點。

同時,工信部促進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會同證監會推動在北京、浙江等9個區域性股權市場建成“專精特新”專板,啟動“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圍繞重點産業鏈上中小企業開展投融資對接活動。截至2023年6月底,已累計144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佔A股已上市企業的27.7%。

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做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工作,落實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持續加大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力度。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三部門解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不得變相設定準入障礙 深化法治民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