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B型肝炎病毒傳播有了新途徑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公共衛生重大傳染病,如何切斷B型肝炎病毒傳播一直是國際公共衛生熱點難題。日前,由安徽省婦幼保健院黃晨艷團隊研究的《乙型肝炎病毒唾液傳播途徑切斷及關鍵技術研究應用》項目,獲得安徽省2022年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研究成果發現,從傳染病源頭血液、乳汁、唾液、臍血等途徑能有效切斷B型肝炎病毒傳播。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約20億人曾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億人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該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且感染者年齡越小,患肝硬化、肝癌風險越高。
黃晨艷團隊從傳染病源頭關鍵時期圍産期B型肝炎産婦血液、乳汁、唾液、臍血等傳播途徑展開對照研究,自2008年9月至 2018年12月,篩選出住院B型肝炎産婦695對母嬰,在知情同意原則下自願參加研究,研究選擇分為母乳餵養組與人工餵養組(奶粉餵養,咀嚼喂食,口對口喂食等)。
項目原創性研究出B型肝炎患者唾液、乳汁標本標準化採集,唾液、乳汁標本檢驗方法及診斷標準,採用了三種不同品牌的廠家生産試劑盒對照量化檢測B型肝炎病毒實驗方法,運用國際先進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B型肝炎病毒DNA載量,生化檢測等項目。
研究發現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血液、乳汁、唾液是B型肝炎病毒傳播重要途徑,研究成果提出,拒絕咀嚼喂食和口對口餵養;提倡聚餐每人使用兩套食具,一套自用,另一套作為公筷公勺使用,利於切斷傳染病B型肝炎病毒的傳播。
據悉,該項目為我國填補了母嬰血液、乳汁、唾液、臍血等聯合標本研究B型肝炎病毒標誌物檢測領域的空白,為杜絕母嬰口對口喂食、咀嚼喂食等找到循證醫學B型肝炎病毒傳播的科學依據,增加了阻斷B型肝炎病毒傳播的新途徑如唾液、乳汁等。此外,項目成果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研究成果先後應用在安徽省疾病控制中心及河南省各級婦幼保健院等十多家單位,能夠有效切斷B型肝炎病毒傳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阻斷B型肝炎病毒傳播有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