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交河故城: 講好交河故事 讓故城“活”起來

盛夏七月,吐魯番市交河故城迎來一撥又一撥國內外遊客。

穿行在交河故城城垛、街巷、佛寺、官署、作坊、民居中,遊客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這座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生土結構古代建築城市,歷經歲月滄桑,展現著獨特的魅力。

2022年7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新疆時來到交河故城,了解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等情況。他強調,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不斷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增強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在一處佛寺遺址前,吐魯番市文物局交河故城文管所所長王建東回憶起難忘的那一天。“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對我們是巨大的鼓舞。全所職工保護好交河故城、講好交河故事的幹勁更足、熱情更高。”他説。

近年來,國家、自治區和吐魯番市不斷加大對交河故城等文物文化遺産的保護力度。2006年至2021年,先後8批次撥付資金1.3億余元,對交河故城遺址進行保護修繕。

2022年,吐魯番市積極推進交河故城文物保護項目申報工作,交河故城保護修繕五期工程等3個項目立項實施,目前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交河故城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做好保護工作非常重要。”王建東説,漢唐時期,交河故城成為中原王朝經略西域的重鎮,唐代初期管轄西域的最高機構安西都護府就設於此。2014年,交河故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今年,我們還申報了交河故城保護與遺産價值展示提升工程、交河故城遺址本體及環境監測預警系統項目三期等8個項目。實施這些項目,主旨是講好交河故事,讓交河故城‘活’起來。特別是交河故城保護與遺産價值展示提升工程,實施後將使開放遊覽面積再增加7萬平方米,達到29萬平方米。”

記者在交河故城看到,各個遺址群落出現過裂隙的房屋已經做了灌漿處理;靠近河床的部分崖體,也做了樁柱錨固。

“早就想來交河故城看看。這次來之前,我和孩子一起上網查了資料,不過講解員講得更好。”在交河故城,記者遇到了一家旅行社組織的研學團。來自烏魯木齊的遊客陳小峰帶著上初中的孩子正在拍照。他説,孩子對歷史很感興趣,這次來交河故城,對新疆歷史更加了解了,不虛此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交河故城時指出,中華文明是幾千年來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我們要把它梳理清楚,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吐魯番學研究院副院長陳愛峰説,“總書記對交河故城的關心,激勵著我們每一位文物文史工作者。盛世修史、明時修志。我們研究院將不斷加強對文物古跡、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和研究考證。”

陳愛峰説:“史書中的交河充滿神秘,現實中的研究則揭開了這層神秘的面紗。交河故城遺址中出土的漢五銖、漢星雲紋銅鏡、漢文書以及體現中原文化印記的絹、漆器等,為研究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傳播提供了珍貴資料,更是‘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區’的有力見證。交河故城對研究新疆歷史、中國文化史、世界文明史具有重要意義。”

臨近黃昏,在交河故城登高望遠,遠方阡陌縱橫,天際盡頭是繁華的現代都市。“多年來,黨和國家對交河故城遺址保護利用工作高度重視,從資金、人才、政策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援,交河故城遺址的知名度、美譽度日益提升,受到國內外普遍讚譽。我們將繼續加大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力度,增強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王建東説。

“國家強大了,文物遺址才能得到良好保護,文史研究才能有物質基礎。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取得更多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為吐魯番市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高品質發展添磚加瓦。”陳愛峰説,“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的那樣,做一個中國人那是了不起的事情,我們不僅有輝煌歷史,未來也會更加光明。”

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交河故城: 講好交河故事 讓故城“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