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昌吉市: 全域旅遊“動”感十足 蓄勢待發

“烏魯木齊往西30里呀,有一個地方叫昌吉,昌吉的回族尕妹子呀,大大的眼睛長辮子,乾乾淨淨的圍裙子呀,蓋碗茶斟那個情和意……”曾幾何時,一首有著濃郁鄉愁情結的歌曲《昌吉的拌面拉條子》響徹天山南北,而承載歌曲靈魂的昌吉市,也因給予八方遊客更多鄉愁的味道、鄉愁的畫卷和鄉愁的印記,逐漸走入遊客的視野。

美食品牌 香飄十里

味蕾始終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開始。昌吉市作為美食文化之都,“昌吉小吃”是一張名副其實的地域名片。

穿行在昌吉小吃街,油糕、涼粉、羊羔肉、夾沙、丸子、九碗三行子……眾多名小吃香氣四溢,搭乘“一帶一路”建設的快車,與中外賓客共用絲綢之路上的美食文化和中國味道。

今年以來,昌吉小吃街積極推進“餐飲+娛樂”的融合消費模式,設置商戶外擺攤位,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持續推出讓利促銷活動,發展夜間經濟,延長經營時間,通過一系列措施提升人氣,激發消費活力、增加商戶收入。

昌吉小吃街管委會主任俞卓告訴筆者,2021年11月,昌吉小吃街入選第一批自治區旅遊休閒街區。今年上半年累計接待遊客超160萬人次,銷售額突破2500萬元。目前小吃街有64家經營業主,主營小吃百餘種。

人氣爆棚的還有昌吉市和田夜市。色彩艷麗的民族裝修風格拉滿了氛圍感,在就餐大廳,來自和田地區的專業演員每天都會進行兩場民族歌舞表演,正宗的美食與專業的表演,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聽説這裡有個和田夜市,我特意帶朋友來品嘗一下特色美食。”烏魯木齊遊客紀光説,帶外地朋友就近體驗南疆風情,這裡是個好去處。

近年來,昌吉市持續加快餐飲業品牌化、規模化、産業化發展步伐。昌吉小吃街、花間集休閒街、長寧路美食街、樂活小鎮……當地形成了以餐飲業為主導的第三産業發展格局。數據顯示,目前,昌吉市在冊食品經營戶9520余家,11家餐飲企業被評為中華餐飲名店,270余道菜肴獲評“中華名小吃”和“新疆名小吃”稱號。

昌吉市商務和工業資訊化局黨組書記吳文慶介紹,今後,昌吉市還將主打美食牌,規劃打造一批集美食、遊玩、藝術、購物、住宿于一體的特色休閒街區,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帶動旅遊業發展。

鄉村畫卷 徐徐展開

走進昌吉市六工鎮十三戶村的千畝油菜花種植基地,映入眼簾的是金燦燦的一望無際的花海。進入盛花期的油菜花盡情綻放,花田裏芳香四溢,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

已經連續舉辦兩屆的油菜花鄉村旅遊節以花為媒,為遊客精心打造了一場“賞、遊、娛、食、購、學”要素齊全的鄉村旅遊盛會。

十三戶村是全國旅遊示範重點村,曾獲得全國最美村鎮生態獎。該村黨總支書記楚保金介紹,這幾年,十三戶村將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有機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助推鄉村特色産業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昌吉市堅持把旅遊業作為戰略支柱産業來培育,圍繞“東享文化盛宴、西住鄉村民宿、南尋西域劫國、北賞田園風情、中略文化古城”空間佈局,構築全域旅遊新格局,農家樂經營戶品牌創建及創先爭優意識不斷增強,按照“一鄉一品、一村一業、一戶(點)一特”的定位,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北有花田,南有峽谷。在昌吉市區西南40公里處,努爾加大峽谷南鄰S101風景道、北依南山伴行路,被人們稱為“天山地理風光走廊”。昌吉市南部山區景區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李亞翔介紹,以自然風光為主要旅遊資源的努爾加大峽谷,條件優越,在項目開發中,昌吉市依託努爾加水庫和3條特色各異且獨立的峽谷,設計徒步旅遊、峽谷探險、特色觀光、哈薩克族傳統文化體育競技項目等,特別是S101風景道開通後,為“旅遊+交通+産業+文化”奠定了基礎,昌吉市將在沿線建設昌吉市葡萄酒文化産業園、昌吉市現代畜牧産業園等。

如果説“鄉村+”是旅遊的輪廓,那麼“生態+”就是鄉愁的底色。

當車輛駛向頭屯河大橋,一條綠色的飄帶綿延數裏徐徐展開,橫亙于昌吉市的東大門,這裡的新生業態和草木一樣向陽生長。通過實施頭屯河沿岸綜合整治工程,不僅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基礎設施短板得到有效補齊,並且形成了區域經濟開發優勢。

“根據規劃,未來將重點圍繞頭屯河流域空間、交通、水系,統籌考慮植入新産業、新業態,以文化旅遊産業為主要內容,建設文化旅遊産業園,進一步激發沿岸經濟發展活力,力爭將頭屯河沿岸綜合整治工程打造成生態修復示範區、城市形象示範區、産業聚集發展示範區。”昌吉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劉磊説。

歷史印記 歷久彌新

昌吉市紅旗路歷史文化街區項目計劃總投資20.03億元,建設內容包括西域三十六國匯展區、盛唐文化區、清代文化區、遊客服務中心、智慧旅遊資訊系統、室外基礎設施工程等。

昌吉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項目科科長擺文忠介紹,項目的開發建設能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展示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魅力。

與紅旗路歷史文化街區渾然一體的寧邊古城、清代糧倉,隨著城市的擴容和發展,文化積澱也日漸篤厚。

清代糧倉負責人王建忠説:“2007年,昌吉清代糧倉和三十里大墩烽火臺成功獲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成為昌吉市一處人文景觀,年接待遊客10萬餘人。”

位於昌吉市三工鎮南麓的靈香山景區佔地面積8000畝,一期規劃建設的觀音文化園總投資1.39億元。靈香山景區二期規劃建設投資25億元,建成佔地2000畝的西域三十六國特色文化旅遊小鎮、西域佛教文化研究院、西域文化博物館、滑雪場等配套旅遊設施。

圍繞“觀音故里—聖源之旅”主題,昌吉市積極打造“觀音故里”品牌,開通“昌吉—遂寧—普陀”觀音文化旅遊線路,與遂寧、普陀互為目的地,互送旅客資源,打造觀音文化黃金旅遊線路。

夯實基礎、帶動項目、關聯産業……一系列組合拳,為昌吉市“旅遊+”注入強勁動力,昌吉市旅遊業呈現出勃勃生機。今年上半年,昌吉市景區景點、鄉村旅遊、文博場館和文旅特色街區累計接待遊客705.68萬人次、同比增長16.48%;實現旅遊收入38.01億元、同比增長9.7%。A級景區接待遊客超360萬人次、同比增長21.87%;實現旅遊收入突破2025萬元、同比增長34.66%。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今年,昌吉市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落實自治區旅發大會精神,聚焦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加快建設綠色生態、宜居宜業的首府商圈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昌吉篇章。”昌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麗説。

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昌吉市: 全域旅遊“動”感十足 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