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災”到“小病”都可賠 農業保險保障水準不斷提升
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都在理賠範圍內,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病蟲草鼠害,容易導致農作物産出的降低和品質的損壞;二是自然災害,包括暴雨、洪水、內澇、風災、雹災、旱災、凍災、地震等,覆蓋了我國絕大多數自然災害;三是意外事故,比如泥石流、山體滑坡、火災等。
小暑已至。廣西、湖南、河北等多地正在搶抓農時,為今年糧食豐收打好基礎。
農業生産離不開農業保險的保駕護航。從水稻小麥等主糧作物,到柑橘花椒等特色農産品;從暴雨洪災,到病蟲鼠害……在國家推進農業保險高品質發展的進程下,農業保險的覆蓋面、保障度不斷提升,持續為農業生産中面臨的“大災小病”解憂紓難。
創新擴圍 農業保險保障水準提升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逐步擴大稻穀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
保險行業正馬不停蹄落實上述要求。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獲悉,今年以來,在金融監管總局部署、各銀保監局指導下,各地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糧食作物保障水準進一步提升。以今年遭遇雨水災害的河南安陽為例,過去當地實施傳統農業保險,保額為447元,今年當地實施完全成本保險,保額為1000元。業內專家介紹,與傳統農業保險僅對農作物自身受災損失進行補償不同,完全成本保險還考慮了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勞動力、農藥肥料等成本,所以保障範圍和保障額度都更高。
四川銀保監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2023年1至5月,四川省農業保險經辦機構為300.15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195.39億元。其中,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已全面覆蓋四川省76個産量大縣。
今年4月,原銀保監會在部署銀行業保險業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時提出,要因地制宜創新地方優勢特色農産品保險。
記者了解到,各地正在根據當地特色農産品特點,因地制宜創新農業保險産品。以四川為例,當地開辦地方優勢特色農業保險險種557個,制定牦牛養殖保險和“川菜”“川果”種植保險等11個行業示範條款,遂寧、樂山、德陽等地區還設立了大豆、柑橘、花椒等地方特色産業農業保險。
應對自然災害 農業保險為農戶保駕護航
近期,全國各地輪番出現持續高溫天氣,給農戶種植、養殖帶來隱患。“這次高溫災害真的是讓我們農戶損失慘重。”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蓮州鎮從事養殖業的吳先生説,其養殖的600多畝蝦因持續高溫出現大面積死亡。他剛從保險公司拿到207萬元賠款。
隨著保障水準的提高,農業保險的理賠範圍正在擴大,從“大災”到“小病”,農業保險都可賠。
業內專家介紹,基本上,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都在理賠範圍內,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病蟲草鼠害,容易導致農作物産出的降低和品質的損壞;二是自然災害,包括暴雨、洪水、內澇、風災、雹災、旱災、凍災、地震等,覆蓋了我國絕大多數自然災害;三是意外事故,比如泥石流、山體滑坡、火災等。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多部門分析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時表示,上半年,我國自然災害形勢總體平穩,以洪澇、風雹、乾旱、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農作物受災面積4724.7千公頃。以我國西南地區為例,上半年,西南地區發生冬春連旱,四川銀保監局相關人士表示,2023年1至5月,四川農業保險已向62.81萬戶次農戶支付賠款14.41億元。
而病蟲鼠害等農作物“天敵”帶來的損害也不可小覷。農業農村部近日在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相關會議上指出,當前中晚稻區病蟲害發生率明顯高於上年,水稻“兩遷”害蟲已發生8970萬畝次。
業內人士介紹,如果病蟲害導致糧食嚴重減産,觸發理賠條件後,農業保險會對受災農戶進行賠償。同時,保險公司將聯合農業技術機構向農戶提供無 人機殺蟲等病蟲害防治服務。
6月底,由人保財險與農業科技公司聯合建立的東莞農業保險防災減損服務中心暨水稻生産防災中心正式掛牌,該中心為農戶提供種植服務、防災減災、農機服務等綜合服務。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從“大災”到“小病”都可賠 農業保險保障水準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