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科學家齊聚新疆共商綠色絲路發展
7月8日,2023絲綢之路生態與資源可持續發展國際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烏魯木齊市舉行,來自絲綢之路沿線3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名代表(包括210名青年科學家、10余位中國兩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對“一帶一路”沿線科技合作提出建議,共同助力綠色絲路發展。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論壇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肖文交、中國工程院院士鄧銘江、烏茲別克共和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科米爾瓊·托吉巴耶夫、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汽運中心主任周煒、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岑浩璋分別以《中亞增生造山過程與成礦作用》《低碳綠色流域構建與大尺度生態調度》《天山——國際植物學研究的平臺》《構建低碳高效交通體系 賦能經濟高品質發展》《模擬細胞》為題作了專題報告。
此外,論壇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中國首條“綠色電氣化公路”暨新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項目科技合作簽約、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創新基地、科技外交官之家授牌儀式。其中,中國首條“綠色電氣化公路”暨新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項目以新能源電力代替化石能源,通過架空電網為列車供電作為動力源,減少石油依賴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運效和運力,節約運輸成本,可實現綠色、智慧、高效低成本物流和倉儲,並帶動交通物流裝備製造、智慧交通等産業發展。
當天下午,與會者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圍繞乾旱區生態屏障與生態安全、鹹海流域可持續發展與創新技術的應用、乾旱區生物資源保育與可持續利用、能源礦産資源綠色勘探、中亞首條“綠色電氣化公路”及新型交通運輸項目啟動開展專題交流和研討。同時,圍繞科技外交服務可持續發展、中亞區域經濟合作(CAREC)地域的包容性數字化和數字鴻溝舉辦兩場圓桌會議。
大會召集人、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執行秘書長王猛説,短短兩個月時間來自全球的300余名代表報名參加此次論壇,吸引他們的正是中國新疆豐富的資源、獨特的區位。中國新疆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場,希望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關注新疆,關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生態與資源可持續發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此次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承辦,得到國內外近30家單位的共同支援。
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多國科學家齊聚新疆共商綠色絲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