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首家大運河考古與研學基地落戶滄州

日前,中國考古學會大運河考古和保護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大運河考古與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研討會在河北省滄州市召開,來自京津冀以及全國的8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首家中國大運河考古與研學基地落戶滄州。

會上,24位專家學者圍繞“大運河考古新發現和學術研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新成果新視野”“考古學與大運河的價值認知”“大運河保護傳承路徑研究”“滄州段大運河國家公園建設”等主題進行了研討。宣讀了《中國考古學會關於成立大運河考古和保護專業委員會的決定》,舉行了滄州市“中國大運河考古與研學基地”授牌儀式。

會議認為,專委會的成立對於整合全國各地大運河考古和保護的研究力量,進一步加強對大運河的內涵闡釋和價值傳播,為從事大運河考古和保護以及相關學術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學術合作平臺,促進大運河考古和保護事業深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在滄州採訪了解到,近年來,為更好地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大運河這一世界文化遺産,該市頒布了《滄州市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若干規定》,主要涉及滄州段大運河文化遺産的保護範圍、保護規劃、保護名錄、保護監測、修繕治理、綜合利用和法律責任,規範了大運河文化遺産的利用行為,明確了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加強了對大運河文化遺産的保護。

《規定》出臺後,滄州市統籌推進規劃編制、文化遺産保護、生態環境品質提升、項目建設、文化傳承利用等工作,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取得新成效。在大運河沿線謀劃了一批生態、旅遊、商貿、文化、運動休閒等新型産業項目。目前,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館、河北省園博園項目、南川樓商貿片區等項目已建成開放,吳橋中國大運河雜技博物館等項目有序推進,大運河文化遺産數字資源數據庫不斷完善,即將實現大運河文化遺産資源、保護、管理、展示資訊全覆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在持續推進。

未來,滄州將依託該基地加強與大運河考古和保護專業委員會及大運河沿線省市專家、學者的協力合作,全面提升滄州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水準,繼續拓展對大運河考古工作的挖掘、整理與闡釋,延伸歷史軸線、增強歷史信度、豐富歷史內涵、活化歷史場景,緊緊抓住京津冀三地人大立法協同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歷史機遇,把大運河考古發掘和保護利用推向新高度,讓大運河文化“活起來”“火起來”。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首家大運河考古與研學基地落戶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