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區

經開30年30事|國家級“海智基地”落戶經開:打造海外人才聚集“強磁場”

人之才者,國之重器。實現高品質發展須得“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立區三十年,西安經開區始終把人才作為支撐區域發展的“第一資源”。其紮實的産業底蘊也成為人才成長的沃土。

2021年11月,西安市首個國家級“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工作基地”(以下簡稱“海智基地”)落戶經開區。

平臺聚合力,人才強發展。海智基地的設立為經開區拓展人才引進渠道,招攬海外高端人才提供了平臺,進一步推動秦創原先進製造業提質增速,為經開區吸納高層次人才拓寬了渠道。

面向海外人才釋放“西引力”

為加強與海外華人科技團體的聯繫,發揮海外人才和智力優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35個海外科技團體共同發起了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簡稱“海智計劃”),為海外人才回國工作、為國服務搭建平臺。同時,在具備條件的各級科協、科技園區、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優先設立“海智基地”,將其作為實施承接海外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人才引進、項目落地的載體。

在2021年12月10日舉行的西安經開區重點項目簽約暨首批秦創原創新中心授牌儀式上,中國科協授予的西安經開區海智計劃工作基地正式揭牌。這是西安市第一個國家級 “海智基地”。

“對於經開區而言,基地建設肩負著三方面重要職能。”西安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是以“海智基地”為依託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形成海外人才和技術與開發區企業、科研院所全面融合的新格局,助力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再上新臺階;

二是鼓勵支援企業通過靶向招引、項目合作、引智推介等方式吸引海內外人才,實現先進技術引入,加速國際創新成果與西安市主導産業發展需求的高效對接;

三是發揮國家級經開區、自貿區、綜保區“三區優勢”,構建國際創新要素雙向流動、集聚發展的有效機制,助力西安創新驅動發展。

以企業為主體精準匹配資源

大醫集團是經開區內一家擁有近400項智慧財産權的高科技企業,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國産高端放療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替代進口,在專業領域已經站在國際先進技術前沿。

2022年,大醫被授予首批經開區海智工作站。

今年三月大醫集團的實時影像引導頭部伽瑪刀Galaxy Rti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上市許可。

經開區科創局負責人介紹,經開區將海智基地建設工作融入經開區人才工作大局,重點推進“西安經開區海智工作站”建設,形成了海智基地與工作站相互依託、良性互動的長效機制。

西部超導

廣聯達

經開區制定專項政策,出臺了《西安經開區海智計劃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建站標準,對建站單位給予每家30萬元經費補貼。目前,西部超導、廣聯達、大醫集團3家企業成為首批“西安經開區海智工作站”。

根據“以企業為聚才主體,承載人才項目引進;以研發創新需求為導向,匯集海外智力資源資訊”的發展思路,經開區計劃三年內在重點産業領域佈局總數不低於10個海智工作站,逐步提高海智工作陣地的覆蓋面、影響力和針對性,推動海智資源與實際需求的有效對接。

多元化引才促區域高品質發展

海智基地建設有效帶動了經開區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數據顯示,僅2022年,西安經開區新增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21名,依託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培養科研團隊7個、科研人員48名、開展國際項目合作17項,全區累計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達到61名。區內企業先後與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9個海外大學及機構開展技術交流、人才培養、校企合作。

截至目前,經開區共擁有省市區院士專家工作站19家,其中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3家,市級院士工作站14家,區級院士工作站2家。

砥礪前行三十年,奮進再啟新征程。當前,西安經開區開啟了世界一流産業創新發展區建設新目標。西安經開區管委會主任賈強近日表示,尊重産業創新發展規律,全方位做好要素服務保障。堅持高層次人才引領,深化國際合作,做優海智工作基地,引進一批國際一流科技創新人才。

據介紹,下一步經開區將進一步完善海智基地建設工作,以基地建設為紐帶,進一步拓寬多元化引才渠道,吸引全球人才技術為本地所用,推動國際技術轉移項目落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化技術提供針對海外人才的精準服務,加快建設院士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國際技術項目引進打牢根基、營造優良環境,強化經開區高品質發展的人力資源支撐。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經開30年30事|國家級“海智基地”落戶經開:打造海外人才聚集“強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