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商業化難題 正被多維度破解
“創新不創收”成為當下我國創新藥發展的困局之一。無論是上月宣佈對旗下丙肝産品有關存貨及無形資産進行減值準備的歌禮制藥,還是近日傳出優化低業績人員消息的信達生物,都面臨著核心産品上市後銷售不及預期的困境。如何破解商業化難題,是創新藥企集體面臨的生存挑戰。
不過,隨著近期政策密集出臺、釋放積極信號,創新藥的商業化難題正加速破解。
醫保作為我國醫療市場的最大買單方,其支付規則的調整關乎創新藥發展。7月4日,醫保局發佈《談判藥品續約規則》及《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多項規則被認為利好創新藥的發展。
例如,在《談判藥品續約規則》所提及的簡易續約規則中,針對2022年通過重新談判或補充協議方式增加適應症的藥品,在今年計算續約降幅時,將把上次已發生的降幅扣減。在此之前,藥企的品種新增適應症,要重新談判降價,隨著銷售量的增長,産品的降價幅度會超過前次談判。此次規則調整,有望降低企業續約或者重新談判時的降價負擔。
此外,醫保基金支出預算從2025年續約開始不再按照銷售金額的65%計算,而是以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的藥品費用計算,考慮到參照標準的變化,醫保支付節點金額也相應調增,現在的2億元、10億元、20億元、40億元自2025年開始相應調增為3億元、15億元、30億元、60億元。分析人士指出,醫保支付節點金額相應調增,有助於提高創新藥銷售峰值。
醫保支援創新是以“保障基本”為前提,並非所有的創新藥都會納入醫保,創新藥商業化需要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支援,在此背景下,商業保險也被寄予厚望。
6月份,國家醫療保障局起草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推進商業健康保險資訊平臺與國家醫療保障資訊平臺資訊共用的協議(徵求意見稿)》,具體包括通過基本醫保和商業健康保險歷史數據匯總分析的資訊共用,支援商業健康保險針對特定地區、特定人群開發産品,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等。
當下,已有創新藥進入商保體系,但數量有限。例如一次治療費用超百萬元的國産CAR-T産品未進入國家醫保,而復星凱特的CAR-T産品——阿基侖賽注射液納入了2022版“滬惠保”並有償付案例。商業健康保險資訊平臺與國家醫療保障資訊平臺資訊共用,有助於未來商業保險納入更多的創新藥産品,而這無疑將增加創新藥的可及性及商業化空間。
新藥研發投入大週期長風險高,沒有足夠的回報機制,行業很難獲得可持續發展。上述政策的調整向市場不斷釋放出暖意,創新藥商業化路徑有望進一步多元化。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中國的創新藥仍處於早期階段,隨著規則的日趨完善,中國創新藥市場仍然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創新藥商業化難題 正被多維度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