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飛針走線 錦繡河山

神州大地上,孕育了風格迥異的刺繡品類。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名繡”蜚聲海外,北京京繡、溫州甌繡、河南汴繡等刺繡流派久負盛名,苗繡、彝繡、羌繡等民族刺繡瑰麗多姿。刺繡藝術不僅是中國傳統手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絢麗多彩的一部分。

十指春風,一繡千年。時光流轉,古老手藝如何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國刺繡用一針一線“繡”出自己的答案。

“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刺繡,又稱針繡,是一種繡針引線,在織物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的古老手工藝。

延傳至今,中國刺繡已有兩三千年曆史。

傳承:培養新“繡才”

兩指拈起繡針,輕輕地在繡繃上一挑一撈,彩線如魚躍蝶舞般起落,針針細密、線線柔順。刺繡,一場針與線的相逢。

在中國,刺繡藝術流派眾多、變化萬千。據了解,在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中,與刺繡有關的項目就有77項。不同的針法依題材而變、隨物賦形。

“中國的刺繡世界可謂繁花似錦,蘇繡溫婉典雅、湘繡生動逼真、蜀繡清秀細膩、粵繡裝飾性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刺繡藝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唐利群説,“千年刺繡技藝,不僅包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積累的審美觀念、造物智慧,更蘊藏著濃厚的民族特色與中華民族文化底蘊。”

近年來,社會凝聚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廣泛共識。隨著《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等文件陸續出臺,刺繡藝術得到有力的保護和傳承。

開設刺繡專業,成立刺繡學院,建立大師工作室……刺繡手藝人打破過去以家庭傳承、師徒相授為主的方式,積極探索新型傳承模式。湘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愛雲在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成立工作室,校企共建湘繡藝術學院,將傳統師徒相授與現代學院教育體系相結合,培養出一大批有文化、有素養的新“繡才”。

刺繡更以多元的方式走進學校、社區,播撒文化傳承種子。“拉鏈繡的特點是什麼?”在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麻柳小學,非遺傳承人在講臺上講授具有川北文化特質的麻柳刺繡。從開發校本課程《麻柳刺繡》,到設立刺繡社團,麻柳小學立足濃郁的地方特色,將非遺帶進課堂,讓孩子感受刺繡魅力。

共融:突破舊範式

用絨線、絲線、毛線等替代金線、銀線、真絲線等傳統材料;用皮革、紙質、塑膠代替棉麻絲毛做成底布……“繡隨時代”,刺繡技藝的創新,源於材質的更新迭代,更在刺繡從業者的人文情懷和文化底蘊。

綿長而深厚的傳統文化,為刺繡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靈感來源。敦煌與蘇州,相距3000余公里,卻因刺繡而緊密相連。在敦煌精美的壁畫與塑像藝術的影響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鄒英姿突破了蘇繡傳統題材,以綿密的針腳,繡出了《敦煌莫高窟第四十五窟系列》等蘇繡精品,再現了敦煌厚重而滄桑的文化風韻。國家工藝美術大師楊德全不但收集大量蜀繡紋樣、完整蜀繡譜係、鑽研蜀繡傳統精粹,更是將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融合成都市花芙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與歷史積澱的蜀繡精品。

“刺繡作品上的圖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以前有表達延年益壽的傳統松鶴圖案,如今有寓意民族團結的石榴籽紋樣。”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刺繡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宏復説,“圖案的流變,也反映出社會的變化。”

從業者主動“破圈”,也為刺繡融入時代創造更多機會。為打開蘇繡更廣闊的可能性,蘇繡名家梁雪芳在40歲時進入清華大學求學。知識的積累與眼界的開闊,不僅讓梁雪芳將現代藝術理念嫁接到傳統蘇繡之中,而且更讓她從纖維藝術的角度重新認識、改良蘇繡。刺繡不僅要放大傳統的藝術價值,更要與現代生活和合共生,折射出當代生活之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姚惠芬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跨界合作,將現代審美融入傳統刺繡,探索刺繡寫實又寫意的新路徑。

跨界:延長産業鏈

走進蘇繡小鎮,“家家有繃架,戶戶有繡娘”的舊光景,已變為刺繡藝術館、繡品街、刺繡文創店等密布的新場景。江蘇蘇州鎮湖蘇繡小鎮,已經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特色小鎮50強。在這裡,不僅有刺繡研學課程,還開設了繡莊、刺繡工作室,探索“刺繡+”的新渠道。一條涵蓋了設計、生産、人才等産業要素的刺繡産業鏈在蘇州成形。

蘇繡小鎮的蓬勃生機,是我國刺繡行業不斷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刺繡已不只是一門古老的手藝,而與百行千業彼此交融、互相輝映,越來越“年輕”。

古老刺繡,可以很時尚。恭王府博物館多次舉辦“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服飾秀”,將不同地區、各具特色的傳統刺繡藝術融入一件件霓裳華服,傳統優雅與現代時尚融合。“刺繡不再單純追求以往寫實、逼真的藝術手法,而趨向於藝術化、時尚化,更加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觀念。”李宏復説。

不止于傳統的守望者,傳統刺繡深耕品牌化、智慧化,積極打造“刺繡+”的行業新生態。

日月山下,一根根繡花針翻飛出了一個個文創産品;青海湖畔,30多萬名繡娘用指尖的躍動繡出了美好生活。青海省通過成立青繡協會等方式,打造青海非遺文化的亮麗新名片。高校院所與刺繡大師,共同研發智慧機器臂,在保證提升繡品美觀度的同時,也極大釋放了産能。“‘刺繡+’模式會催生整個刺繡産業的改變,與其他不同行業領域碰撞,産生共贏共存。”唐利群説。

如何把握好刺繡的守與變,讓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有機結合?萬千繡娘用一針一線“繡”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也“繡”出産業發展的美麗新畫卷。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飛針走線 錦繡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