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走進福建雲淡 海上龍舟文化之鄉“曬”節俗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6月20日至23日,“我們的節日·2023福建寧德(雲淡)端午海上龍舟文化節”在寧德蕉城區雲淡村舉辦。活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等聯合承辦。
端午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國端午節”于2009年9月30日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是中國首個入選該名錄的節日。目前,中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清單中與端午節有關的項目共計15項,包括福建、湖北、湖南、江蘇、上海、黑龍江等地的端午文化節俗均位列其中。各地區、各民族的端午節俗既富有地域特徵,又包含著多元一體的精神內涵。
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李倩表示,一直以來,中國民協以“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為抓手,大力倡導崇德向善的文明之風,引導人們擯棄陋習、激濁揚清,讓傳統節日真正成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舉辦雲淡端午文化節活動,是為傳統節日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傳承中華文化、凝聚價值共識的一次實踐。
雲淡島,地處霍童溪與三都澳海域交匯,有著約9公里長的海岸線,且多泥岸和灘塗,因此島上居民向海而生的同時也圍墾種田,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生産生活方式。雲淡端午平安龍舟競渡習俗相傳源於當地民眾紀念明代抗倭的戚家軍將士,2011年,該習俗被列入福建省級非遺名錄。2017年,雲淡村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海上龍舟文化之鄉”。
雲淡端午平安龍舟競渡習俗包含農曆五月初四、初五的母船巡海洗港和龍舟競渡活動兩大部分,以巡海洗港、幡桿巡庥、亮船、搶竹枝為主要程式,承載民眾對出海順遂、生命健康、國泰民安的美好期待和追尋。文化節期間,受邀的專家學者調研了龍舟母船下水儀式及巡港、海上龍舟賽等端午節俗,觀摩了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如圖)、南音、柯派高甲戲、霍童線獅表演等非遺項目展示,深入考察雲淡地方特色鮮明的傳統村落和居民生産生活方式,近距離感受當地端午節俗蘊含的由紀念抗倭英雄演變、塑造、充實而成的精神信仰和價值觀念,體悟傳統節日所輻射的情感認同力量。
基於參觀考察情況,受邀專家和代表以“傳承中華端午習俗,促進節日文化發展”為主題開展端午文化座談會。來自中山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南民族大學、溫州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與寧德市有關單位代表、地方文史專家,圍繞民間節俗的歷史源流、傳承機制、創新發展及其背後所承載的圖騰崇拜、自然信仰、身份認同、國民性格、家國情懷等方面交流觀點,建言獻策。
“希望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引領民眾在傳統節日中感悟中華民族人文精神之美好,汲取中華傳統美德之精華,將傳統文化中積聚的內在力量和自信,轉化為現實生産生活的動力,不辜負文化遺産的豐厚饋贈。” 福建省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王來文表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走進福建雲淡 海上龍舟文化之鄉“曬”節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