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東塔寺:在“快”“慢”間觀文品史追尋詩意

6月29日,“美麗新寧夏 黃河千里行”採訪小分隊一行,走進吳忠市利通區東塔寺鄉,品鑒村落風貌,體驗“一院一景一特色”文旅、農旅、産旅深度融合發展。

82歲的王懷是記者遇到的第一位村民。彼時,他正閒坐在白寺灘村碧玉廣場的涼亭裏,和鄉親們天南海北地聊天。

白寺灘村,給人的第一印像是碧玉廣場恬靜愜意,鄉間小路整潔通暢,民居風格古樸素雅,設施溫棚裏蔬菜生機盎然。民宿墻外層的稻草泥,還原年代色彩。墻面上取之於麻草的草編,沿用至今。院落裏的蘆葦紮根鄉土,隨風擺動。

白寺灘村的鄉村遊,有一個無法抗拒的吸引力,就是採摘地道的龍二大青葡萄。炎炎夏日,正是吃葡萄的好時節。“葡萄基地旁邊就是苦水河,龍二大青葡萄從小‘喝’著黃河水長大。我們以感恩之心疏果,犧牲數量保品質。”東塔寺鄉副鄉長魏娜娜站在葡萄架下説。

從農旅到文旅,白寺灘村始終保持黃河民居一步一景的設計風格。

在一家名為“向野花園”的民宿院落裏,濃密的樹蔭遮住夏日的炎熱,變換的光線透過枝葉和果實,散落在濕潤的草坪上。靜坐于陰涼下的鞦韆,可以看到果實漸熟的樣子、聞到青草修剪後的清香、聽到風吹葉子沙沙響、深呼吸自然的氧氣……在廣闊天地間,氣息漸漸平穩,找到自己的頻率,與自然相融,讓萬物治愈。

在這裡,只要用心,聽風聽雨的詩意也終會落在一方庭院裏。

“我們的民宿主打的就是黃河文化。”白寺灘村通過佈局、色調,情景再現黃河流域沿岸農居、草編、水車等文化因子。改變雲朵、清風、樹木與院落的關係,以既傳承又創新的設計,吸引更多人融入鄉村,打造高品質鄉村遊。

白寺灘民宿集群,配套庭院涼亭、陽光露臺、露天泳池、時光咖啡吧、親子採摘園、獨立廚房、戶外拓展基地等融合業態。將現代度假生活方式植入古村落生態和建築風格。“院子裏還有大青葡萄、桃子、杏子、李子、蘋果等新鮮時令採摘水果,從枝頭到餐桌,有看頭,有耍頭,有吃頭,有摘頭。”魏娜娜説。

八隊農戶楊洪喜和柴自香老兩口種植大青葡萄30餘年,兩個兒子和兒媳婦也在種植大青葡萄。他家溫棚裏種植的大青葡萄,比正常季節的大青葡萄提前約1個月上市。

在這裡,鄉土發展的是本土特色,鄉村紮根的是鄉土風情。

“遊客在共用菜園裏,可以體驗田間勞作的樂趣。”東塔寺鄉挂職黨委副書記、幹飯渠村書記馬千惠説,“現在大家更願意吃綠色、健康的果蔬。家裏沒有菜園的,可以到我們村租地,有時間過來打理。蔬菜熟了以後就可以在自己的地裏採摘品嘗了。”

午後陽光正曬,投放的3000條鯉魚潛在水底。3000平方米的休閒垂釣池裏,靜靜流淌著黃河水,閃著點點金光。黃河沿岸常見的草簾搭蓋涼亭,環水池四週,與天幕帳篷相鄰。銀西高鐵由南向北穿村而過,頗有你坐在高鐵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村裏看你的詩境。

“2020年我剛到村裏,看到荒廢多年的牡丹園裏的草長得和人差不多高,想起一句:我在這頭,你看不到我在那頭。”馬千惠説。後來,幹飯渠村通過“土地流轉、示範引導、能人帶動、典型引路”的發展模式,整合盤活150余畝廢棄土地,將無人問津的荒園“養”成致富産業園,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由6萬元增長到78萬元。

和白寺灘村同為東塔寺鄉民宿(民俗)建設項目首批主打村的,還有石佛寺村。記者到達該村八組時,陽光灑滿坐北朝南的四合院。

利通區初心館是一座集展示交流、學習教育、黨性教育、旅遊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展館。抬頭見序廳頂部,有一條蜿蜒盤旋的河流,貫穿整個場館,指引前行。“寧夏境內的黃河水流平緩,少有改道。”館內講解員任玉琴介紹,“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寓意,代表了當地群眾對黃河母親的崇敬和感恩。

長河浩蕩,流潤千古。吳忠市利通區作為寧夏引黃灌溉的菁華之地,自古便是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碰撞交融的前沿地帶,是多民族互聯互通、共生共榮的融合區域,也是中華文明聯結歐亞文明“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

“百年碧玉出東塔,地肥水美聚菁華”。東塔寺鄉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理、歷史、文化優勢,讓旅遊從“看山看水看風景”轉向“觀文品史,體驗生活”的新階段。

文化的滋養需要時間浸潤,旅遊的發展需要時間驗證。東塔寺鄉借助毗鄰市區的城郊優勢,以黨建為引領,既滿足遊客行程的“快時間”,又將文化、旅遊的“慢時間”內化于景觀載體之上。在“快”“慢”間,將文化資源接入旅遊消費市場,提升了旅遊的文化內涵。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蘇峰 李濤 杜曉星 何耐江 王沛瑤 楊玉瑛 何婉蓉)

來源:寧夏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東塔寺:在“快”“慢”間觀文品史追尋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