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海東:零碳産業園 “牽引”工業園區綠色轉型

6月25日,記者從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獲悉,海東市以青海零碳産業園區建設為牽引,通過推動園區綠色低碳發展、助推園區産業轉型升級、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帶動園區實現綠色轉型高品質發展。

海東市重點打造鋰電池、風電、氫能等優勢互補産業鏈、零碳技術及試點示範項目,綜合園區零碳品牌和綠電優勢,發展動力、儲能鋰電池中游産業,製備正負極、電解液等材料,吸引省外龍頭企業落地;創新打造水電、風電、氫能消納産業試點,以“飛地經濟” 模式推進與海西等地能源合作項目建設,並鼓勵新能源和儲能裝備企業投資;積極與青南地區合作,引入農牧産品加工、民族手工藝、中藏藥開發、礦産資源精深加工等産業,延伸産業鏈條,進一步推進産銷及品牌建設;加快大數據中心建設步伐,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合、政務大數據平合,打造碳匯、大數據存儲應用、人工智慧、超算中心、碳交易和結算中心等優勢互補産業鏈。

同時,在鋰電池材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方面,引進培育一批特色優勢産業,實現園區新舊動能轉化與承接發達地區産業轉移,促進産業集群與融合相結合,通過引入新科技對原有傳統産業改造,實現園區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依託青海省大數據産業園建設,與中國(南京)軟體谷等資訊技術産業企業開展合作,以引進的項目為基礎,通過省外成熟技術、品牌優勢與園區優勢資源有效銜接,在物聯網、區塊鏈、數字經濟等領域推進轉型升級;推進中國(海東)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促進與青海曹家堡保稅物流中心(B型)協同聯動發展,全力服務物流企業落地,積極承接東部産業轉移,加大培育本土農畜産品加工、運輸、銷售為一體的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産品加工轉化增值。

據悉,海東市還將通過積極探索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新路徑,不斷拓展與各支援方在園區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服務等方面合作的廣度深度;積極承接西部發達地區原材料和綠電需求大、用電特性友好、適合青海零碳發展的非高載能産業,加快塑造零碳産業集聚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優化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加快宜居宜業宜遊現代化新區建設步伐。(記者 李慶玲 陳俊)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海東:零碳産業園 “牽引”工業園區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