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性更強 新型毒品愛偽裝成食品和化粧品
近年來,各種各樣的新型毒品通過“喬裝打扮”,讓人防不勝防。6月26日第36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奮戰在禁毒一線的民警,為重慶日報記者“剝開”了新型毒品披著的隱蔽外衣。
巧克力裏藏“惡魔” 新型毒品試圖偽裝成食品入境
“近年來,跨境走私毒品案件中,新型毒品的佔比在上升。”提到新型毒品,重慶海關緝私局查私處一科民警暴宇盛説。
去年8月,重慶海關在一次日常的快遞包裹進境查驗時,發現了異常。“其中有一個快遞包裹裏面裝了許多食品,有餅乾、糖果、巧克力等。”暴宇盛説,他們發現,這個快遞包裹裏的兩盒巧克力,質地有些不均勻。
按照暴宇盛的經驗,質地不均勻很可能是後期加工所致,因此這兩盒巧克力存在夾藏的嫌疑。
切開巧克力後,民警發現巧克力內顏色各異。經鑒定,內含毒品苯丙胺成分、毒品賽洛新成分與毒品麥角二乙胺成分等。
“這些成分有的屬於我國列管的物質,有的屬於非列管物質。”暴宇盛説,這些毒品都剛在市面上出現不久。
“我們查獲的走私新型毒品,大都偽裝成食品和化粧品。”重慶海關緝私局查私處一科副科長陶嘉林告訴記者,近年來重慶海關查獲的新型毒品中,液體類的諸如羥基丁酸(俗稱“迷姦水”),大多偽裝成化粧品報關試圖入境,而固體類則大多夾藏在食品裏試圖報關入境。
化學合成公式相近 新型毒品主要由人工化學合成
新型毒品,並非只是外觀新,其“內在”也可能是全新的。
今年4月,梁平區公安局禁毒支隊就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類案件,查獲氟胺酮1200多克、尼美西泮80多克。
“氯胺酮俗稱‘K粉’,氟胺酮其實就是氯胺酮的‘變種’,它們有著相近的化學公式。”該禁毒支隊副支隊長夏太國告訴記者,氟胺酮與氯胺酮一樣,都呈白色粉末狀,“但僅僅一字之差,給我們的禁毒工作卻平添不少麻煩。”
“新型毒品這個概念,其實是相對於鴉片、海洛因等傳統毒品而言的,新型毒品主要是指人工化學合成的致幻劑、興奮劑類毒品。”市公安局禁毒總隊郝警官介紹説,最常見的新型毒品莫過於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其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極強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強烈。
隱蔽性更強 新型毒品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新型毒品外觀新,更善於偽裝。”郝警官説,所謂外觀新,即普通人很難一眼辨別出是不是毒品。常見外觀新的毒品有“果凍”“曲奇餅乾”“快樂丸減肥藥”“小樹枝”“可樂粉”“咔哇飲料”等,這些毒品在外觀上與普通商品無異。
“新型毒品對人體的傷害尤為巨大。”郝警官説,新型毒品主要是化學合成,過量使用可致意識喪失甚至心臟驟停,引起器官衰竭並最終死亡,也不乏吸毒者産生幻覺從而自殺的案例。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要深刻認識毒品特別是新型毒品的危害,拒絕陌生人遞來的食物飲料,自覺地遠離毒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郭肖
(原標題:危害更大 隱蔽性更強 新型毒品愛偽裝成食品和化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