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眉山:洪雅彭山多仁壽,丹棱東坡樂青神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中國人有詩意,看山看水,如詩如畫。當你看到眉山的名字,就可以感受它如美女般的氣質了。在這裡,無論行人去哪邊,哪邊都是“眉眼盈盈處”,讓人一飽眼福、眉開眼笑。

眉山的歷史名人,首推三蘇——蘇洵以《六國論》名垂青史,蘇軾以全才博學冠絕古今,蘇轍以政史文章聞名於世。“一門三父子,文章八大家。”縱觀歷史,這樣出名的家庭並不多見。

三蘇之影響,直達千年。直到今天,人們還反覆引用他們的思想。“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這段《六國論》中的名句,現在經常被網友拿來討論夫妻平等、家庭和睦的話題。“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三字經》裏的幾句話,勉勵了很多後人勤奮學習、大器晚成。而蘇轍,則被網民譽為“不是在救哥哥,就是在救哥哥的路上”。這一標簽,展示了中華文化中的“孝悌”概念,散發出“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文化芳香。至於蘇軾所受當代人關注的程度,就不用一一詳述了。

眉山市東坡區,以蘇軾的號為地名,三蘇祠就在這裡。三蘇祠是典型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相結合的景區,深刻體現了中國文化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這裡的園林,不遜於蘇州園林的典雅秀麗,所以成為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的外景地;這裡的文化,不愧於三蘇故里的歷史榮譽,始終吸引著整個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現在,三蘇祠每天都會有大量的遊人前來,領略湖光景色,熏陶精神氣韻。研學隊伍此來彼往,求學孩子天真爛漫。他們從這裡懂得中華文化,懂得家國天下,懂得忠孝仁義,懂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院子中有一口古井,相傳是當年蘇家所留。遊客們紛紛到這裡洗手洗臉,沾一沾蘇家的文學才氣。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首《水調歌頭》是蘇軾最膾炙人口的詞作之一。基於這樣的文化背景,眉山水街項目一推出就爆火。舞臺像是浮在河流水面的一輪滿月,給人以隨波盪漾的感覺,讓人想起“明月幾時有”;雕梁畫棟的亭臺樓閣,表現出天上街市的風情,讓人想起“把酒問青天”;演員在光影與音樂之間,傾灑出醉人心脾的淺吟輕唱,讓人想起“起舞弄清影”;明亮輝煌的絢麗燈光,富含著人間溫暖的底色,讓人想起“何似在人間”……漫步水街,悄然細品,發現千年宋詞的意境,發現穿越歷史的心情。

太和鎮永豐村,名好地好,江山如畫。一邊是車水馬龍的高速,一邊是風馳電掣的高鐵,中間是生長著希望的高品質農田。田裏因為農時不同,會換種不同的作物,但都會用綠色渲染好這幅壯美的國畫。這種描畫山河的風景,正是新時代美麗前程的純真寫照。

農田的對面是永豐村,充滿傳統文化韻味,充盈嶄新時代氣息。眼前的荷塘,引導人們想起蘇軾的名句“四面垂楊十里荷”;墻上的題詩,讓人們領略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淡泊豁達;村中的蔬菜,讓人們感悟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生活哲理……處處是詩,步步是理,傳統文化自然巧妙地融入遊客心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能讓人讀出眼淚的動人詩句,是蘇軾寫給妻子王弗的。王弗是蘇軾的初戀,也是他的結髮妻子。只可惜,“聞琴解珮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早逝的王弗留住了在蘇軾心中的美好,卻留不住塵世的一縷炊煙。為了紀念這樣美好的感情,王弗的故鄉青神縣打造了“東坡初戀地”主題的文旅品牌。

青神縣不只是蘇軾的初戀之地,也是他的求學之地。民間傳説,他在中岩寺求學時,為一個池塘取名“喚魚池”,老師王方很是喜歡。恰好王方愛女王弗也給該池起名“喚魚池”,遂成就一段佳話、一對姻緣、一闋名詞。青神縣計劃以三蘇文化為主題,做好文旅大文章,在二十多公里面積上推動相關文化項目,與東坡區三蘇文化資源聯合,形成更大的文旅品牌。

此外,青神縣還有一個天賜的文旅資源——螢火蟲。浪漫的文學典故、浪漫的少年愛情、浪漫的滿天螢火、浪漫的兩心青青,浪漫的青神縣,正在編織星光一樣的浪漫。月光與星子,玫瑰花瓣和雨絲;閃爍的螢火,愛情和纏綿的詩……

仁壽古稱陵州,也遺留著眾多的蘇軾痕跡。其在《蜀鹽説》中記載:“蜀去海遠,取鹽于井。陵州井最古,清井、富順監亦久矣。”這裡的三蘇文化建設,可以與東坡區、青神縣聯合舉行,進而形成一個區域性三蘇文化聯盟。再下一步,可以與成都合作,拓展文旅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更好地弘揚三蘇文化。

岷江南流,不捨日夜。浩瀚的江水到達彭山區江口鎮的時候,拐了一個灣,也留下了“江口沉銀”的歷史。近年來,彭山區加緊建設江口沉銀博物館,既是為了更好地再現歷史真實,也是為了更快地發展當地文旅。當地還計劃,聯合成都市一起打造岷江文旅水上項目,就像現在成都的錦江遊船一樣。讓名川大河活起來,讓兩地經濟熱起來,讓文旅體驗火起來,彭山此去無多路,一葉輕舟過成都。

但彭山最出名的文化品牌,還不是江口沉銀和岷江風光,而是彭祖文化。彭祖是歷史人物,傳説活了幾百年。彭祖及其女兒們為中華養生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被認為是長壽的象徵。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養生理念,打造文化項目,促進旅遊發展,這是彭山區文旅發展的重要方向。

瓦屋山位於洪雅縣境內,是一座神奇的“桌山”——山頂是平的。這裡不但是著名的風景名勝,也是著名的網議熱點。在社交平臺上,很多歷史、地理及神話愛好者紛紛發表觀點,認為瓦屋山可能就是傳説裏的“不週山”。這樣的討論引起了網友的極大興趣,也自然地提升了瓦屋山的知名度,培養出了很多潛在的遊覽者。在這樣的文化基礎上,有意識地設置興趣話題,打造集科學、神話、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于一體的研學遊項目,是前景可觀的。

洪雅是文旅名縣,除了瓦屋山還有七里坪、柳江古鎮、玉屏山等著名文旅資源。以更高的格局、更好的角度打造更有價值的新穎項目,是推動當地縣域文旅發展的首要前提。洪鐘秋水能傳頌,大雅春風不染塵。其名若君子,其地若寶盆。

深院塵稀書韻雅,明窗風靜墨梅香。丹棱縣大雅堂,正是這樣一個地方。杜甫寫詩,黃庭堅題字,楊素刻石碑,一座大雅堂留下3位歷史名人的佳話。這裡書寫著憂國憂民的情懷、俠之大者的風度;這裡題寫著推崇聖賢的精神、致敬先輩的風氣;這裡鐫刻著弘揚道德的使命、傳承文化的覺悟。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這段古文,來自丹棱名士彭端淑。這篇短文明示了志向與堅韌的重要,給人生留下重要啟發。人們應該明白,世界上沒有十足把握的事,不能準備完美了再出發。這就像是眉山文旅的發展,現在就是最好的推進時刻。

“粧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眉山描畫得是否美麗,是否合適,這個答案要全國遊客來給出。記者 劉海天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眉山:洪雅彭山多仁壽,丹棱東坡樂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