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西安碑林:“135”基層治理繪就社區“幸福底色”

社區是為民服務的主要陣地、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近年來,西安市碑林區創新“135”基層治理新模式(即深入一線問需、推進三治融合、凝聚“五社”力量),有效延伸了基層治理“觸角”,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釐米”,促進了基層治理水準和服務群眾效能“雙提升”。

圖片5

深入一線問 當好居民貼心人

為進一步拓寬社情民意收集渠道,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碑林區充分發揮區級部門、街道黨工委、社區兩委的頭雁作用,依託“社區工作日”,深入基層一線廣泛詢問徵求群眾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和需求,形成為民辦實事清單,採取“民政搭臺、部門認領、幹群參與”的方式,明確解決路徑、時效和責任,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答覆。

深入一線問需形成了“政務窗口前移+部門協調聯動”的為民辦事新模式,有效延伸了基層政務服務的觸角,做到遇事有人管、政策有人講、困難有人幫,讓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居民特別是困難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和溫暖。從今年年初至5月,碑林區通過一線問需收集群眾訴求5869件,聽取建議3117條,當場答覆交辦3912條,架起了百姓和政府之間的“連心橋”,讓社區治理更加高效,服務居民更加精準,居民生活更有溫度。

圖片6

推進三治融合 激活治理新動能

自治,激發動能。通過“板凳議事會”“居民會客廳”“民主議政日”等形式,建立社區居民公開議事協商制度,激發居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截至5月,全區通過居民自治累計解決基礎設施、物業管理、環境美化、公共服務、小區改造等5類1568件民生“關鍵小事”,讓居民群眾從“觀眾”變為了參與決策的“主角”。

法治,助力和諧。積極推行“基層法律服務+人民調解”預防化解矛盾糾紛模式,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進社區活動,提高群眾的依法維權意識;加強社區“兩委”幹部法治教育,增強基層幹部依法辦事意識和依法治理能力,提升為民服務本領,建設和諧美好社區。

德治,春風化雨。依託黨群服務中心、社工室,大力開展理論宣講、文藝表演等活動,建好文化陣地,涵養德治土壤;常態化開展“創建和諧文明社區”“弘揚雷鋒精神”等社區公益服務,提升居民公德意識;深入挖掘道德模範及最美家庭,充分發揮榜樣作用,營造向上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治融合,匯聚了人民智慧,強化了法律保障,構築了文明社風,為基層治理激活了全新動能。

圖片7

凝聚“五社”力量 服務水準再提升

通過提升能力、優化結構、完善薪酬等方式,不斷激發社區工作者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使基層治理充滿活力;動員引導養老服務、兒童服務、健康服務等領域社會組織主動融入社區便民利民服務網路,為社區居民提供多種形式的生活服務;建立健全區-街-社區三級社會工作服務體系,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專業的社會工作服務;培育發展社區志願者隊伍,常態化開展扶弱濟困、環境整治、便民利民等志願服務;以“慈善幸福家園”創建為契機,鼓勵、支援和引導社會慈善力量在一老一小、社會救助等領域廣泛開展慈善幫扶。

截至目前,碑林區共註冊社會組織260個,建成區級社工總站1個、街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8個、社區社工室75個,培育社區志願者隊伍731支、開展“五社聯動”為民服務活動2493場,誕生了“小葵花計劃”“五社聯動公益集市”“萌娃的七十二變”等為民服務品牌……實現了資源有效統籌、需求有效對接、服務有效落地,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圖片8

下一步,碑林區將持續探索社區治理新途徑,用實際行動編織出一張服務人民的“網”,讓居民從看得見、摸得著的“微服務”中體會到“微幸福”,繪好基層治理“錦繡畫卷”。(西安市碑林區)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