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非遺保護與傳承:守護和擴大文化的光

6月10日,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又將如約而至,各種各樣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將於這場盛大的文化節日前後在全國各地展開,進一步提高公眾的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非遺:活著的文明

“非遺”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簡稱。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中解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指被社區、群體或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劃分為10大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

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伏羲氏觀天授時,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農氏親嘗百草,引出了中華文脈的源頭活水;在歷史長河中,古人的勤勞與智慧為我們留下了寶貴和豐富的文化遺産。

中華民族一直以來就有收集、保護這些文化遺産的優良傳統。孔子採集民風編成《詩經》,有了《詩經》,我們現在還可以讀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八月剝棗,十月獲稻”“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樣動人心魄的詩句。先輩們的生活場景和精神世界以《詩經》作為載體,為後世留下了綿延不絕的精神滋養。

對於我們而言,非遺是嵌入生命之中的一種文化身份、文化基因。保護非遺,就是守護中華文脈的清泓和全國各民族的文化基因。

進入新世紀後,國家加大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的投入,普查資源總量達87萬多項,使一批具有歷史價值、處於瀕危狀態的重要資料和珍貴實物得到搶救和保護。在此基礎上,國家還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産記錄工程,對代表性項目內容、表現形式、流變過程、核心技藝以及傳承實踐,進行全面、系統、專業記錄。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非遺的保護傳承也面臨著巨大挑戰:一些傳統的非遺項目無法跟上現代的審美,難以與現代生活相融相生;隨著傳承人的故去,一些非遺悄然消失在時代洪流中……古老的非遺如何在現代得到創新性地傳承和發展,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時代命題。

非遺保護和傳承

成為全社會共識

2022年底,“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第一”的背後,離不開長期以來國家對非遺保護和傳承的政策支援。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已頒布和實施了多部涉及非遺保護的法律法規,建立了包括調查記錄、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區域性整體保護、傳承體驗設施、理論研究在內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並結合不同門類項目的保護傳承規律,制定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作為“非遺大省”,四川在非遺保護傳承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努力。前不久,四川公佈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07項、擴展項目名錄127項,334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加以系統保護傳承。目前,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達到1132項,位居全國前列。

四川大學教授李錦認為,四川非遺在保護和傳承工作上有不少創新嘗試,“比如,‘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節’(國際非遺節)的舉辦。”她説,“國際非遺節為全世界非遺進行展演和保護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

她還談到了成都將非遺項目和社區建設結合起來的做法,“把非遺傳承人、非遺項目與社區的文化空間建設、文化活動結合起來,變成了‘非遺在社區’。這是四川對於非遺保護非常重要的貢獻之一。”

位於成都市青羊區的清源社區自2017年成立以來,以“展、演、傳、教、創”等方式,強化培育非遺社群基礎,刺繡中心、龍門茶藝、同音琴社等5個非遺品牌項目應運而生,社區居民在家門口便可深度體驗非遺項目。相關數據顯示,社區每年開設蜀繡、古琴、長嘴壺入門等公益課程,年均受益群眾近2000人次。

四川還通過舉辦“非遺購物節”讓非遺融入現代人的生活。“非遺購物節”既是非遺産品的集中展銷活動,也是非遺文化的集中展示,打通了非遺産品從生産到銷售的“最後一公里”。從2020年起,四川連續舉辦了3屆四川非遺購物節,累計吸引了4.56億人次參與。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期間,第四屆四川非遺購物節又將盛大舉辦。

非遺傳承,關鍵在人

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數據,截至目前我國有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057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非遺的傳承,要靠活著的人世世代代進行傳承,只有形成代際傳承才能不被中斷,延續其生命力。

北京的常開心是一位年僅10歲的非遺傳承人。常開心如今已是“葡萄常”的第7代傳承人,她的奶奶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葡萄常”第5代傳承人常弘。“葡萄常”是用玻璃製成的倣真葡萄,要經過吹珠、灌珠、上色、上蠟、柔霜等15道工序。做好的“葡萄”不僅外形逼真,捏起來還有一種緊實的肉質感,透過燈光能看到裏面若隱若現的“葡萄籽”。

在奶奶手把手的傳授下,常開心逐漸掌握了“葡萄常”的製作技法,目前已經可以熟練地給葡萄珠“上霜”。“我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傳下來。”常開心説。儘管年紀尚小,但她已經感受到了“葡萄常”這個頭銜所帶來的責任。

一張小方桌、一台紅漆木架、幾堆彩色面泥,再加上細竹籤、油瓶、小竹刀,這是“成都面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熊家全所有的“家當”。

熊家全是面塑手藝人“風花雪(藝名)”的第三代弟子。自5歲記事起,熊家全便開始學藝,時至今日從事面塑已有四十多年,五顏六色的麵糰,經他之手後都變得靈性十足。

熊家全説,同門八個師兄中有人轉行、有人離世,現在只有他一人仍在堅持。“一直放不下這門手藝。”對熊家全來説,如何把面塑技藝傳承下去是他最關心的事情。“成都民間面塑工藝複雜,如今潛心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

為了解決傳承問題,近幾年,熊家全在泡桐樹小學、茶店子小學等學校給學生上課,週末兩天在成都市青少年宮教學。“希望孩子們能在課堂上享受到面塑的魅力,願意主動地去了解、學習這門技藝。”熊家全説,“只要讓成都的這門技藝不至於在幾十年後被人們遺忘,就足夠了!”

在眾多非遺項目的背後,是一大批非遺傳承人對非遺的質樸深情。他們以傳承技藝為使命,對非遺的持久傳承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遺尋找“新活法”

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認為非遺項目都是一些“老古董”。在他們看來,非遺“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只能束之高閣慢慢地湮沒在今後的歷史中。隨著近年來對非遺的認識加深,人們逐漸發現一個事實:只要稍加留意,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非遺的身影。在我們生活的現代社會,非遺正在嘗試突破固有邊界,以一種全新的、更有趣的方式融入大眾生活。

去年7月,“四川非遺”抖音號發佈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流傳千年的彝族漆器髹飾技藝》短視頻。這則視頻聚焦彝族漆器髹飾技藝,結合“絲滑”轉場音樂,以“絲滑的不是音樂,是千錘百煉的技藝”為文案,展現了彝族漆器畫師的繪製技藝。視頻一經發佈,播放量迅速突破千萬,直接帶動賬號粉絲增長超4萬人。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指出,網際網路平臺可以使非遺傳播的內容更豐富、場景更多元。“短視頻平臺上面活躍的相當一部分人是非遺傳承人。他們通過這些渠道讓社會各界認識非遺、了解非遺。”

非遺的創新也離不開數字技術的運用。“利用新一代數字技術推動非遺數字化進程,是非遺發展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南京圖書館參考諮詢部主任劉忠斌表示,“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與非遺的深度融合、實現非遺數字化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

非遺文化的普及正在努力跟上時代潮流。不少傳承人巧借新媒體平台啟動豐富多樣的線上活動,包括非遺線上展覽、主題短視頻發佈、相關知識問答等,拉近非遺項目與大眾的距離。同時,借助微信、抖音APP等多個新媒體平臺形成多渠道傳播,擴大了非遺的“朋友圈”。

成都的蜀菁館是一家致力於蜀錦蜀繡的傳承與創新的文化公司,走出了一條“AI新錦繡”的創新之路。

AI新錦繡是在錦繡結合專利基礎上首創的一種新工藝形式,即用圖片(手機、相機)經AI處理形成類畫,由此織成蜀錦,再由繡工在蜀錦上刺繡。通過AI製圖的方式大大縮短了紋樣繪製的時間,而且使得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公司創始人鐘明表示,借助AI技術,蜀錦蜀繡擺脫了傳統花鳥蟲魚等內容、主題的局限,不但契合當代人的審美和品位,更贏得了追求個性的青年群體的青睞。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非遺,讓非遺裝點生活。”此前,鐘明團隊已與郝淑萍、孟德芝兩位蜀繡國家級非遺大師合作了AI錦繡花卉和錦繡人物的繪製。

另外,動漫化改編也是活化非遺的有效方式。“喲,活起來了!”6月3日,世界首部磚雕動畫《囍廂記》在《非遺裏的中國》中亮相。磚雕又稱磚刻,俗稱“花活”,是我國傳統雕刻藝術“三雕”之一。《囍廂記》依託于中國傳統建築磚雕藝術,將靜止的、硬質的磚雕形象轉換成動態的、有生命的動畫角色,令嘉賓嘖嘖稱奇。

“表面上,現代技術造成了很多不利於民間文化生存的條件,但實際上也為它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涵蓋面。”德國民俗學家辛格爾説。他認為,借助於網際網路和現代通訊技術的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不僅可以推動非遺展示、展演創新,還會在更深層次上推動非遺內容保護、生産、消費一體化,促進非遺創新性的發展。

中國社科院大學特邀教授馬盛德認為,用青少年喜歡的動畫動漫形式作創新表達,是面向青少年普及和傳播非遺的很好方式,“我們鼓勵積極探索非遺的現代傳播方式,讓年輕一代通過現代科技和傳播方式更多地了解非遺、認識非遺,從而達到傳承與保護的目的。”

在王曉峰看來,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應該成為一種“活態傳承”的方式。“非遺起于千家萬戶,源於百業千行,是百姓的煙火,是文化的自覺,也是一定要回歸到千家萬戶,回饋到百業千行的日常。”記者 吳雅婷

來源:成都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非遺保護與傳承:守護和擴大文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