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如何挑選“合適的米”?
“民以食為天”的理念一直貫穿著中國文化,而主糧則是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90後、00後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人群,主糧消費也發生了不少變化,品質、健康、生活節奏等因素開始成為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關鍵因素。
主糧産量品質升級
年輕一代選擇更精細
我國主糧供給穩定向好,隨著數字化轉型和加工技術升級,主糧生産工業化、優質化更進一步。數字農業試點等項目穩步推進,帶動主糧産量穩步提升;光電精準識別、復配加擇優等加工舉措的應用,不僅讓生産效率大幅提升,同時還保護了糧食的活性組分和營養物質,間接帶動主糧品質升級。
主糧産量和品質的升級,也帶動新世代年輕人的主糧消費觀念發生轉變。CBNData發佈的報告顯示,在對主糧相關話題的關注度上,安全性、營養升級、口感升級排在前三位。而隨著上下游渠道升級迭代、主糧線上消費風起,人們也可以通過商品詳情、品牌手冊、直播帶貨等形式,便捷地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主糧。
TMIC數據顯示,線上上主糧消費品類中,食用油和大米佔比最高,其次是麵粉、玉米和雜糧,這印證了當下國民的主食偏好。從消費人群來看,雖然目前線上主糧消費人群以30歲以上和低線城市人群為主,但從人群構成上,居住在高線城市的30歲以下高消費人群佔比正在增長,他們正成為改變主糧消費結構不可忽視的力量。
健康理念盛行
雜糧大行其道
隨著生活品質提升,國人對大米有了更多期待。雖然當下精白米依然更受大眾偏愛,但口感更軟糯、營養成分更高的胚芽米也開始受到關注。調研顯示,營養成分成為胚芽米吸引95後的關鍵,而對90後而言,軟糯的口感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健康理念盛行下,消費者對米麵油的選擇也發生了轉變。TMIC數據顯示,主糧購買人數增速方面,雜糧比整體主糧高出不止一倍。營養配比的月子粥、控糖的雜糧粥、降低心血管負擔的糙米飯涌現,預示著雜糧需求愈發細分。雜糧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升糖指數低等方面相較其他主糧更有益於健康,線上消費增長更為突出;從搜索上看,消費者的需求也逐步細分,不僅是煮粥、做雜糧飲品,還會關注到雜糧的具體種類,以及孕婦等特殊人群的需求。
與此同時,除了泛麵粉品類詞外,聚焦麵粉具體穀物的關鍵詞正在受到關注,尤其是更加健康的全麥、蕎麥粉、玉米麵粉;90後、00後更容易被高纖低脂的優勢所吸引而去購買小麥粉、玉米粉、蕎麥粉。
在麵粉和食用油類目,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仍是食用油消費的主流,但稻米油、小茶油等新興油種依靠其獨特的營養元素吸引了更多年輕消費者。95後更看重它們和冷餐飲食習慣的適配度,而90後消費者更關注其帶來易消化、預防慢性病等功效型特質。
煮粥、炒飯各有專長
挑選“合適的米”做足功課
哪些産地、種類的大米分別更適合煮粥、炒飯、燜煲仔飯?年輕人對主糧的研究,拿出了研究化粧品成分時的勁頭。在挑選大米時,90後消費者做足了功課,黑龍江大米為代表的北方大米仍是多數人的第一選擇。但隨著對於大米消費需求的提升,他們對於不同産地種類大米的口感更加了解,會根據不同的烹飪需求進行選擇。
居家烘焙和烹飪面點成為當下年輕人群中流行的生活方式,熱衷烘焙和面點的年輕人,甚至推動了麵粉品類革新。蛋糕有奶油粉、蛋糕預拌粉、蓬鬆粉、麵包粉;中式面點有腸粉專用粉、豌豆粉涼粉、小酥肉專用粉、果蔬餃子粉等,更有産品直接將“合理配比”“輕鬆打發”等關鍵詞作為賣點,精準擊中年輕人喜好。
對於油類的選擇,超半數消費者會根據烹飪方式選擇油種,85後、90後和95後人群更為講究;熱烹調和冷食類的用油選擇差異最為顯著。
鮮食主糧成為品質選擇
即食米飯等創意
滿足快節奏生活
在主糧健康化、精細化大趨勢下,越來越多品牌推出創新産品,鮮米和鮮食玉米便是其中代表。得益於供應鏈和鎖鮮技術的革新,生産日期更近、存儲時間更短的鮮食主糧成了他們的品質選擇。
作為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每日主食,新鮮度是消費者在選購大米時的首要關注點,也是口感和健康的重要保障。調研顯示,絕大部分消費者通常會選擇購買生産日期三個月內的大米。有大米品牌推出了冰箱保鮮、一次一包、米卡等銷售形式,提供營養豐富、“現碾現吃”的鮮米。
鮮食玉米則是通過真空包裝等技術鎖定玉米剛摘下時的形態及口感,鎖住香氣、甜味與水分。年輕人被其優越的口感和新鮮度“打動”,使得這一品類近年來銷售額佔比逐年上升。
同時,新式包裝正逐漸擺脫消費者對主糧産品包裝“無聊、不好看”的固有偏見,通過實用性的主體形式加入IP跨域聯名或原創設計等創意設計,讓“送米”重新成為了年輕人之間的“禮尚往來”。而簡化了煮米過程的即食米飯,更符合年輕人的快節奏生活。
此外,作為現實版“開心農場”,“認養農場”這種模式契合了當代人想要體驗田園生活,享受種植和採摘樂趣,以及喜歡綠色有機食物的需求。在給予消費者樂趣與健康食品的同時,也能配合當地文旅産業,打造富有特色的體驗經濟。記者陳斯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年輕人如何挑選“合適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