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

財政政策惠企利民見成效(宏觀政策看落實·財政篇)

實施系列稅費支援政策、加大涉農財政資金投入、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去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加大減負紓困力度,增強經營主體活力,保持適當支出強度推動國家重點項目和重大戰略落實,通過“政府過緊日子”把更多財政資源用於基層“三保”。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各地如何將“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這一要求落實落細?日前,記者跟隨財政部調研組,赴山東、湖北、四川進行專題採訪。

落實落細稅費支援政策,賦能經營主體

“去年,公司停業一個月,經營幾乎難以為繼。正籌劃裁員時,國家開始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我們及時向稅務部門提出申請,36.9萬元退稅款很快就打到了公司賬戶上。”山東觀唐盛世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王慶説,有了這筆錢,員工留住了,在建的“溫水鄉”項目保住了,“眼下消費已經回暖,節假日遊客達到2000多人,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2022年,我國實施了系列稅費支援政策。受訪企業普遍反映,各項政策落地及時,為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增添創新動能。目前,相關政策惠企效應還在持續釋放。

“6.4億元退稅款一次性到賬,使建設維護基站的資金壓力大為減輕。”中國鐵塔湖北分公司財務部負責人説,作為通信基礎設施企業,公司在湖北建成並負責維護的通信基站有8.8萬個,為國土、農林、地震、應急等40多個行業提供視頻監控、數據採集等服務。退稅資金及時到賬,不僅有力滿足了企業自身生産資金需求,還維護了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互惠生態,“我們按時支付合作夥伴建設資金,緩解了整個産業鏈的資金壓力。”

山東省濟南高新區對轄內企業的調查顯示,2022年將退稅資金主要用於支付工資、採購進貨、償還貸款和支付房租等日常運營的企業佔比接近50%,在小微企業中這一比例接近80%,政策堪比“及時雨”。湖北省稅務部門的相關調查顯示,企業普遍認為足額享受了留抵退稅、“六稅兩費”減免及稅費緩繳等優惠,提交留抵退稅申請後3日左右資金即可到賬。

紮根農業大省,山東三星集團的“長壽花”系列健康食品近年來迅速打響品牌。“2022年,我們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支援‘三農’政策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共計2327萬元,有更多流動資金用於科技研發和設備節能降耗改造,推出了零反式脂肪高養玉米油、甘油二酯食用油等多個新産品。”公司董事長王亞群説,新産品上市使得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收實現較快增長。

“去年5月的匯算清繳,我們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享受優惠稅額4.37億元,去年三季度又享受3.98億元。”山東省齊魯制藥財務總監丁偉表示,稅費優惠政策給企業真金白銀的支援,讓企業有底氣在2022年投入38.9億元用於研發,為創新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今年5月,公司吉非替尼片仿製藥已成功在美國上市銷售。

“隨著提高製造業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等優惠政策落地,企業科技創新氛圍更加濃厚,新興經濟增長喜人。”湖北省稅務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桂文智説,今年一季度,好勢頭延續,湖北省高技術製造業增速達9.3%,引領省內工業增長。

近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明確,將聚焦支援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居民就業、能源供應等重點領域延續和優化實施部分稅費優惠政策。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表示,這次延續和優化的6項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預計每年能為經營主體減負達4800多億元。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日前表示,預計2023年新增減稅降費1.2萬億元,加上留抵退稅全年減負超1.8萬億元。

好政策落實落細,財稅服務要同步提質增效。

山東省濟南市財政局黨組成員李玉誠表示,今年將聯合稅務部門,通過在資訊系統內嵌徵繳比例等方式,使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直兌直達”,“企業無需申請,零成本享受政策”。

湖北省財政廳法規稅政處處長夏晟臨介紹,湖北省將聚焦減稅降費落實情況、是否存在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提升稅費政策管理和執行的精準度,暢通政策紅利傳導機制。

財政投入增量提效,助力鄉村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資金投入是重要保障。各地持續加大涉農財政資金投入、統籌力度,並撬動更多金融、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

聚焦保障糧食安全,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

剛剛收完一季蔬菜,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永豐村的高標準農田在陽光下泛著水光,大型旋耕機已整理完土地,再過幾天就要插秧種水稻。

“地力提升了,水稻畝産從2018年的623公斤增長到2022年的700公斤,而且可以進行稻蔬輪作。”永豐村黨委書記李雪平告訴記者,在財政支援下,永豐村從2009年便開始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15年實現了耕、種、播、收的全程機械化。2022年12月,眉山市東坡區永豐片區“天府糧倉”核心區建設專項規劃正式發佈,永豐片區被定位為樣板區。目前,村裏的3340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的農田溝渠、田間道路建設已全面完成。

保障糧食安全,財政一手補“地力”,一手補“人力”。四川省通過調整優化種糧大戶補貼政策,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

由於地理條件不同,四川省各地農業發展的投入産出差異很大,為調動地方種糧積極性,2023年起,省財政探索實施“兩個差異化”補助辦法——一方面按照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務分類實行差異化補助,另一方面按照平原地區、丘陵地區、山地高原區域類型實行差異化補助。省財政每畝補助水準將提高至少200元,同時市、縣財政投入水準不降。四川省財政廳副廳長李世宏向記者介紹,年內四川將新建高標準農田230萬畝、改造提升195萬畝,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山東省財政廳農業農村處處長張紹生告訴記者,山東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財政補助標準2022年達到畝均1950元,支援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456.7萬畝,推動全省糧食産量連續9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

支援現代農業産業園、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發展,發揮農業龍頭産業帶動作用——

成都市財政設立了規模1.4億元的現代農業園區獎補專項資金,同時聚焦現代農業産業“建圈強鏈”,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推動農産品冷鏈物流設施等建設;涼山彝族自治州累計投入財政資金21.45億元,在全州3000人以上搬遷群眾集中安置點配套建成現代産業園12個;達州市通川區投入資金8億元,提升改造39個“一李兩莓”特色産業基地……在四川省,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加快集約化、現代化産業園建設。

張開文是四川省廣元市寶珠寺水電站庫區的農民,多年來,一直在四川省青川縣川珍實業有限公司的幫扶下種植木耳、羊肚菌。“川珍給我們提供菌種、技術指導,按高於市場價5%的價格跟我們簽訂合同收購産品,我一年純收入有七八萬元。”張開文説。

川珍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左萬軍説,在減稅降費、財政獎補、貸款貼息等政策支援下,公司2022年度實現銷售額超6億元,更好助力鄉村産業振興。

2023年,四川省財政將繼續增加投入,支援實施省級現代農業産業集群培育工程,新培育10個以上全産業鏈發展的現代農業産業集群;創建一批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新培育60個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産業強鎮。

根據今年的預算報告,2023年我國將進一步增加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安排1750億元、增加100億元,重點向鄉村振興底子差的地區傾斜。

健全機制,提高財政資金對金融和社會資本撬動能力——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健全政府投資與金融、社會投入聯動機制”“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更多投向農業農村”。採訪中,各地的創新實踐成果令人振奮。

位於成都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內的張河果園子社區,客棧商鋪、花海溪畔,遊客絡繹不絕。建設這個社區,共統籌各級鄉村振興轉移支付資金1900余萬元,吸引社會資本近10億元,盤活了社區周邊閒置多年的村集體建設用地,將原有村民閒置住宅開發為“共用民宿”,開辦鄉村旅遊,帶動村民獲得租金收入並實現就業。

“目前村集體實現年收入近100萬元,社區農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4萬元。”張河村第一書記朱玲説。

為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建設,四川省去年成立了首只省級農業産業政府引導基金,以市場化方式為涉農企業的生産配套、上市培育、並購重組等提供投融資支援。

“基金計劃規模100億元,其中財政出資20億元,撬動地方國資、金融資本和大型産業資本進入。”四川産業振興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劉鐵説,目前基金已儲備優質項目20余個,預計帶動社會資金33億元,2023年力爭完成12億元以上的資金投放。

推動財力下沉,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各級財政部門精打細算“過緊日子”,兜牢兜實“三保”底線。

去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做實縣級“三保”保障機制,建立基層保障更加有力的省以下財政體制。湖北省財政廳預算處副處長向雪峰表示,目前湖北省正研究制訂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相關方案,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

足額將“三保”支出編入預算,優先安排“三保”支出。湖北省麻城市財政局局長鮑斌告訴記者,今年麻城市嚴格按照國家和省“三保”保障清單編制預算,不留缺口,尤其是足額保障義務教育支出,“麻城市2023年‘三保’預算為41.6億元,佔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約48%。”

強化績效管理,嚴把“事前”關口、開展“事中”糾偏、嚴格“事後”評價。山東省慶雲縣建立部門評估和財政重點評估相結合的工作機制,2023年預算對所有超100萬元新增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實現“四本預算”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同時對預算執行進度進行動態監控,對執行結果進行績效評價及運用。

壓減一般性支出、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湖北省谷城縣財政局局長劉勇説,去年底縣財政累計收回結轉結余指標2.7億元,全部用於“三保”和重點民生項目支出。今年將繼續壓減單位經費類項目支出3800多萬元,壓減率17%。

科學決策,管好政府投資項目。“貪大求洋,不考慮財政承受能力的投資項目,是對財政資源的浪費。”湖北省通山縣財政局局長金漢南表示,管理好政府投資項目、遏制投資衝動,節省下來的財政資金也較可觀。為此,該縣針對村級建設制定了《通山縣村級權責清單30條》。

根據預算安排,2023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100625億元,增長3.6%,剔除一次性安排的支援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專項轉移支付後增長7.9%。其中,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增長8.7%,為落實好基層“三保”提供財力支撐。

“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盡全力為群眾謀好事、辦實事,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財政部部長劉昆説。記者 曲哲涵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財政政策惠企利民見成效(宏觀政策看落實·財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