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江源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指明瞭方向。2023年六五環境日的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未來五年,是建設現代化新青海的重要時期。從三江之源到河湟谷地,從柴達木盆地到祁連山南麓,全省各族幹部群眾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生態優先的價值追求,綠色發展之路行穩致遠,持續為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努力,貢獻智慧力量。記者 趙睿
黃河源頭人鶴情
5月29日,透過窗戶的陽光暖意融融,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黃河鄉生態管護站站長加羊多傑如往日一樣出門巡護,這項工作總是令他精神百倍。
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鄉生態管護站管護員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生態好不好,鳥兒最清楚。”當高原的春天翩然而至,成雙成對的黑頸鶴便在這裡棲息繁衍。作為生活在高原的唯一鶴類,黑頸鶴是當地具有代表性的野生鳥類物種,這也是人們檢視黃河源頭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的一面鏡子。
由車窗遠遠望去,眼前這片湖泊濕地是黑頸鶴的天然樂園。2023年,在黃河鄉全體生態管護員共同努力下,管護站轄區內的黑頸鶴人工巢新增了18個。“3年前,黃河鄉生態管護站開始為黑頸鶴築巢,目前共有63個人工巢,且都有黑頸鶴夫婦入住。” 加羊多傑欣然地告訴記者。
然而,隨著雨水增多,兩周前黑頸鶴活動較為集中的白瑪納村、熱曲村、塘格瑪村三地的湖泊濕地水位皆明顯上漲。眼下正是鶴蛋孵化階段,鶴巢和蛋都有被淹沒的風險。
為此,5月14日,黃河鄉生態管護站展開了一場搶救黑頸鶴巢的行動。
管護員將帶有黑頸鶴熟悉氣味的舊巢保留,並用青乾草鋪在下面墊高近80公分,再將之安置在新巢上。加羊多傑説:“這樣黑頸鶴才會安心地住進來。”
“這兩周以來,全鄉12個有被淹風險的鶴巢都已墊高加固。”加羊多傑説,黑頸鶴只在有水的地方築巢,在水較淺處築造人工鳥巢時,管護員僅需徒步淌水,而在水較深的湖泊等地帶則需騎馬涉水。在水溫只有幾度的天氣裏,築造一個鳥巢最快要40分鐘,對人體耐寒的挑戰幾乎達到極限。
加羊多傑描述了築巢的過程:管護員為黑頸鶴築巢時,它們會警惕地停留在20—30米距離外,起初發出聲音以示警告,當辨認出是熟悉的管護員時,便不再驚慌。
加羊多傑隔窗指向不遠處一個小湖泊中央新修的人工鳥巢,一對黑頸鶴佇立在水邊,時而抖動雙翅,時而翩翩起舞。
“現在人與動物能離得很近,我和黑頸鶴距離最近的一次僅有10米。”加羊多傑説,根據黃河鄉生態管護站觀察統計,目前全鄉境內共棲息黑頸鶴240多只,高於去年同期20%左右。
加羊多傑告訴記者,對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生態管護員來説,黑頸鶴不但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更是他們用真心、真情保護的“家人”。記者 石成硯
低碳生活新時尚
“請將垃圾正確分類,廚余垃圾扔綠桶,其他垃圾扔灰桶……”5月30日10時,家住西寧市城中區大同街9號院的居民王熙正在分類投放生活垃圾,身前嶄新的垃圾分類亭隨即響起人工智慧提示語。
前一日修剪綠植的殘枝落葉讓王熙犯了難。“落葉投哪?”“請投廚余垃圾。”十余秒的“問答式”人機對話後,垃圾被精準投入桶內。“這可真方便!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王熙笑著説。
“如今,垃圾分類工作更加精細化,對垃圾分類桶站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這款提示器採用太陽能用電管理系統,通過全自動人體感應引導群眾投放垃圾。”西寧市城中區垃圾分類推進辦公室主任李洪花説。
事實上,將垃圾分類投放做精細僅僅是把垃圾分類這個“關鍵小事”辦好的第一步,還需打通後續收運、利用、處理等各環節。
為助力生態環境保護,近年來西寧市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化建設,垃圾分類漸漸從“獨唱”變成政、企、民共同參與的“大合唱”,低碳生活、綠色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走進夏都家園小區(南區),智慧一體化廚余垃圾處理設備的機艙內正在進行一段20余小時的“變廢為寶”旅程。“這是西寧市首個設在居民區的智慧生活垃圾分類轉化基地。在這裡,綠色低碳生活可謂環環相扣。”站在設備前,李洪花算了一筆賬:夏都家園廚余垃圾日産量600公斤左右,經過就地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可産出有機肥60公斤,生物柴油基礎油6公斤,減排率達90%。小區綠化就用這種轉化後的有機肥,富餘的還可免費提供給居民。
“垃圾分類與咱們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僅能夠實現‘物盡其用’,改善生態環境,還可以為低碳生活增添色彩。” “養花達人”劉青有感而發。
從細微處入手,綠色低碳生活已然有跡可循。放眼如今的西寧,越來越多人正行動起來、參與進來,踐行低碳生活……
遵守規定,做好垃圾分類;少用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外出自帶購物袋;工作中減少紙張浪費;出行優先選擇新能源公共交通或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一個個力所能及的舉動不僅沒有降低群眾生活品質,反而讓生活更加文明健康,綠色低碳。
“低碳出行不僅能鍛鍊身體,釋放情緒,更重要的是這種綠色生活方式,對於保護自然環境、助力節能減排都有重要意義。”騎行愛好者解邦升説。
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有限,但大家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就能形成建設美麗城市、踐行低碳生活的強大合力。在青海聚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進程中,人們正在努力用多種方式擁抱綠色低碳的生活新風尚……記者 張慧慧
“生態導遊”述和諧
進入6月,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鎮湖東種羊場草場邊,不時出現覓食的普氏原羚,這讓當地牧民扎西德勒和同伴十分開心。
普氏原羚是沙化草原地帶代表物種,目前世界上僅分佈于青海湖地區,由於數量稀少,被稱為“奔跑在草原上的大熊貓”。作為青海湖國家公園生態文明青年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觀察普氏原羚的生活痕跡是扎西德勒和同伴的一項主要工作。
“我從小在草原長大,對‘灘黃羊’(普氏原羚俗名黃羊、灘黃羊)很熟悉,它們很膽小,一發現有人靠近就會逃走。”扎西德勒説,眼看7月進入普氏原羚孕期,懷了崽的母“灘黃羊”要單獨到山凹的高草叢和灌木叢等較僻靜的地方分娩,所以志願者會提醒遊客遠離普氏原羚棲息地。
自高中畢業,扎西德勒就成為了一名志願者。“冬天,普氏原羚缺乏食物,我們會小心翼翼進入棲息地,給它們送草料……”“之前,村子周邊垃圾污染嚴重,如今,政府修建了生活垃圾填埋場,大家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我們在周邊巡護已經很少見到垃圾了……”“我們的志願服務隊最早叫做牧區青年綠色橋梁,就是想大家都來保護家鄉的生態……”看著青海湖畔的垃圾越來越少,普氏原羚越來越多,扎西德勒覺得自己這些年的熱忱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變化帶來的不僅有喜悅也有遺憾。“我們這個志願服務隊由大家自願發起,有些人成家後,沒法全身心投入志願服務就離開了。”扎西德勒説。
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不斷涌現的新機遇讓扎西德勒有了創業的想法。“如今,來青海旅遊的遊客除了體驗美景,對這裡的生態故事也很感興趣,而且講故事比説教對指導他們保護環境更有效,於是我們就多了一個‘生態導遊’的身份。”
扎西德勒的創業想法得到了夥伴們的支援,2015年,他和朋友成立了共和縣吐蕃部落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採用“生態保護+文化傳播+生態可持續推動鄉村生態旅遊”的經營模式,通過開展“來青海湖畔當一天牧民”的生態文化遊學行,打造以青海湖國家公園為主的鄉村生態旅遊特色品牌。
“導遊的工作也讓我們的志願者多了一份收入,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開展生態環保服務。”扎西德勒説,他希望可以通過生態文化遊學行的方式,可以讓更多的志願者堅持他們的理想,助力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目前志願服務隊有志願者17名,我們有著共同的志向和目標:那就是要一直保護這裡的山山水水,讓更多的人了解良好生態環境背後的感人故事。”扎西德勒滿懷信心地説。記者 陳晨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