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補丁”上開出的“花”

當一輪紅日躍出乾坤灣,當延水關的大棗紅了一季又一季,當路遙的著作歷經時光打磨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記……人們都無法避免地談到一片土地,那就是延川。

創作靈活、意象生動的布堆畫,就産生於此。作為布堆畫的産生和發展之地,延川見證了布堆畫由婦女手下的“補丁”演變為藝術並成為非遺、進入公眾視野的歷程。

延川布堆畫是以棉布層層堆貼、拼接、縫合,並加上少許刺繡的一種藝術形式,發展至今,依然保留著較多的原生態藝術特質,散發出自成一派的樸拙魅力。近日,延川布堆畫入選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吸引著記者再次踏入延川,探訪這一民間藝術。

■ 用黃河文化來表現黃河

説起延川布堆畫,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馮山雲。

馮山雲是版畫家、油畫家,同時也是延川布堆畫的挖掘者。他的多幅美術作品在國內外獲獎,布堆畫作品《黃河》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因為《黃河》,馮山雲曾被人譽為“東方畢加索”。

布堆畫《黃河》以一條紅橙黃色的生命之河貫穿整幅畫面。

作品中,最上邊一條巨龍騰空而起。覺醒的東方雄獅眼睛炯炯有神,雄踞右下角。正中抬頭挺胸、高舉雙手、呼天喚地的,是中華民族的保護神,象徵母親。緊靠母親右邊的是淳樸善良、勤勞理智的父親。右下角,三口之家緊靠黃牛,代表累了、睏了的人們。河中,三位船工搏擊巨浪,河左上角,黃牛和人正在勞作,旁邊,駱駝與人負重前行。從右向左奮飛的鳥,象徵祖國發展蒸蒸日上。天空中,不同表現形式的太陽代表不同時代。深藍的底色上鋸齒形的線條呈現不規則運動,表現了在土地上時時有艱難險阻,時時需要人們拼搏奮鬥。

“表現黃河不是憑一時一事的認識,而是靠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的認識、理解和感悟。想感知生活的真諦,就先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勞動者。因為勞動創造了人類,也創造了藝術。”馮山雲曾説,布堆畫《黃河》是他創作理念的集中體現。

馮山雲自小生長在黃河邊,目之所及的事物都成為他後來的創作素材。他認為,人們對黃河的感受不同,表現的方法也不同,但都必須用黃河文化來表現黃河。

延川布堆畫,正是體現黃河文化的一種代表性藝術。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延川布堆畫,由婦女們給孩子衣服打補丁演變而來,是人們將美術和生活結合的一種産物,長期在民間流傳,但不成體系。

20世紀80年代,身為縣裏文化幹部的馮山雲率先蒐集、整理了民間廣為流傳的布堆畫,並不斷挖掘研究,在民間布堆畫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完成了《黃河》等精美的藝術品。他的努力,讓這朵生根民間、隱居野外的“奇葩”大放光彩。

為了延續布堆畫的藝術生命,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靳之林的啟發下,馮山雲開始進行民間剪紙、布堆畫創作的輔導工作,先後在永坪文化館、延川文化館和土崗鄉小程村等地辦剪紙、布堆畫學習班32期,培養學員近100人。

如今,許多民間布堆畫的優秀創作者,都曾是馮山雲剪紙、布堆畫學習班的學員。由於學員們大多沒有受過專業的藝術培訓和學習,所創作的布堆畫依然保留著較多的原生態藝術特質,彰顯最多的還是鄉土和民間色彩。

■ “布堆畫是剪紙的昇華”

“延川布堆畫比較原生態。它的造型、色彩、線條、佈局,不會脫離傳統的‘補丁上的藝術’。”延川布堆畫代表性傳承人、陜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郭如林説。

5月2日,記者走進郭如林位於延安市寶塔區紅街的工作室時,他正在進行布堆畫《生肖狗》的創作。

臨街的工作室兼具創作、展示功能,在這裡能看到郭如林的一些布堆畫代表作,如《山韻》《回娘家》等。郭如林曾獲第四屆、第五屆國際剪紙藝術展金獎,代表作有《生命樹》《信天遊的大地》《龍的故鄉是黃河》等。

郭如林介紹,延川布堆畫與延川剪紙都是剪刀下的藝術,無論是在造型、題材還是表現手法上,都有著許多相似之處。由於有著相同的生成發展背景和相同的創作群體,這兩種藝術從古至今都相互作用,共同發展。

“剪紙是布堆畫的基礎,布堆畫是剪紙的昇華。”作為一名在布堆畫、剪紙領域均有成就的工藝美術大師,郭如林這樣解釋了布堆畫與剪紙之間的關係。

他介紹,延川布堆畫製作工藝的精髓體現在一個“堆”字——以各色布剪出圖形,層層堆疊出圖案,使其呈現立體感和浮雕效果,有的細節部位會堆疊十層之多。對於自己的布堆畫代表作“十二生肖”系列,郭如林一直在不斷修改動物造型以尋求新突破。以《生肖狗》為例,郭如林在今年初完成了最新一版《生肖狗》的創作,目前還在進行細節上的修改。

“作品中除了兩隻小狗的造型外,我還添加了元寶的圖案和牡丹花造型,豐富作品元素。”郭如林説。

布堆畫作品中的許多造型基礎都來源於剪紙。但因為製作材料不同、剪刻鏤花工藝難度不同,所以,布堆畫雖在造型上與剪紙作品有些相似,但卻沒有剪紙作品那樣精細、完整。可正因為這大刀闊斧的造型方式,使得延川布堆畫擁有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目前,延川布堆畫題材廣泛,有各種民間故事傳説、傳統戲劇人物、民俗風情、花鳥禽獸等。若是婚嫁喜事用,布堆畫創作還講究使用“魚戲蓮花”“蛇盤兔”之類的圖案,圖個吉祥寓意。

■ “媽媽文化”的接力傳承

在以前的傳統社會分工中,家務活由婦女操持。婦女將自己的情感傾注于家,家庭幸福的美好願望成為她們生命的重要支撐。在陜北,家庭婦女將補丁進行圖案化和藝術化處理,代表著她們最樸實的情感,是對家庭美滿和美好生活嚮往的一種物化詮釋。

由此成長起來的布堆畫藝術,被非遺傳承人劉潔瓊看作是炕頭上的“媽媽文化”。

劉潔瓊的母親高鳳蓮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其多幅剪紙、布堆畫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母親講,陜北文化就是男人的镢頭與山頭的歌聲、女人的剪子和炕頭上的漫遊。”劉潔瓊説,自幼受母親的影響,她憑著自身的藝術天賦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大膽創新,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她的布堆畫作品《大河之魂》《沃土靈花》等得到了廣泛肯定。

“心裏有花,手中出花,下剪生花。”在位於延川縣城關小學的傳習基地內,劉潔瓊常和學員們聚在一起,交流佈堆畫創作的心得。“我們常給學員講的不是具體創作技巧,而是生活、是做人。我們告訴學員,心裏怎麼想,手下就怎麼剪。”劉潔瓊説,每個婦女心中的花是不一樣的,剪出的故事也不一樣,這正是延川布堆畫的魅力所在。

與劉潔瓊的理解相似,馮山雲曾經的學員王彩萍説,布堆畫的創作靈感全部來自自己的生活。她從生活中獲取靈感所創作的作品《射日》《人頭像》等曾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被民間藝術機構收藏。

4月8日,記者走進延川缺之美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王彩萍正在緊鑼密鼓地完成一組以春耕為主題的新作品。這組作品中,她以童年記憶裏的農耕場景為靈感,用不同畫面展示陜北春耕季節的不同場景。婦女挑著送飯的擔子進山、青年揚起鞭子趕耕牛、一對夫妻在地裏揮著鋤頭……這些都是對她記憶裏農業生産畫面的復刻。

“我跟彩萍老師相識于縣裏組織的布堆畫培訓班,後來我邀請她加入了我的合作社。有了她的加入,我們可以一起推出更多作品,讓大家了解、喜歡布堆畫藝術。”延川缺之美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二濤説。

如今,延川縣域內的各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在積極探索,設計以布堆畫為元素的挂件、抱枕、挎包等各類旅遊文創産品,將延川布堆畫非遺資源轉化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産品。

“近年來,為了做好布堆畫的傳承推廣工作,我們成立了延川缺之美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延川華彩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兩個省級非遺就業工坊,建成6個傳習基地,同時積極開展延川布堆畫進校園活動,讓非物質文化遺産走進群眾生活,煥發出更多時代活力。”延川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服務中心主任馬向軍説。記者 王姿頤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補丁”上開出的“花”)